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教研组>>低语组>>阅览文章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及上课反思

发表日期:2015/7/7 15:09:14 出处:本站 作者:阮 弘 有680位读者读过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横溪小学 谢铁梅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1、学习生字新词,能正解书写4个生字。
    2、正确读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要求:
   1、认读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2、认识1个偏旁,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粮、汗、由、冬”。
   3、读通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勾画生字词。
   2、教师准备词语卡片、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交待教学目的。
   1、师导: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字,是在电视节目《人与自然》中认识的,看看,谁会读?(引导学生看板书:“蚂蚁”、“蝈蝈”)
   2、指导读准词语:“蚂蚁”“蝈蝈”。
     指名读--齐读(借助拼音读准三声音调、轻声)
   3、提问:观察这几个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用彩色粉笔填涂虫字旁)
     猜猜为什么它们都是虫字旁?
     (贴动物图片)
   4、引出课题,交待教学目的:今天就让咱们走进蚂蚁和蝈蝈的王国,看看这两只小昆虫凑在了一块儿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板书:和),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一)初读课文。
   1、打开语文书,翻到113页,借助拼音,先试着读读课文,再读读课文后边的生字娃娃,注意读准字音。
   2、读完第一遍的孩子起立我看看,捧着书再把这个故事读一读,这遍读呀,遇到难读的字词句可要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顺。
  (二)学习生字。(展示课件)
   A、学习8个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1、指名读。
      师导:生字娃娃迫不及待地要和大家见面了。(点击鼠标,出示8个要求会认会写生字的画面)谁来读?
    2、小老师教读。(拼拼音教读,齐声跟读三遍)
    3、带拼音齐读三遍。
    4、打乱顺序读。(指名读、分大组读、分男女生读)
      师导:大家读得可真带劲!老师打乱顺序随便点击,不拼拼音,能一口读准它们吗?
   B、学习7个只识不写的字:
    1、指名读。
      师导:课文后边两根绿线条内的生字可难了,你认识吗?
      (点击鼠标,出示7个要求只读不字生字的画面)
    2、带拼音齐读三遍。
   C、同桌互相抽读。
     师导:和课文中所有的生字娃娃交上朋友了吗?打开语文书114页,课文后边两根绿线条内的生字和田字格里的生字,同桌两个孩子互相抽一抽,考一考。如果读得好,像刚才老师那样,竖起大拇指夸夸他。
  (三)学习词语。(出示卡片)
   1、开双人小火车轮读。
    师导:看到孩子们这么能干,生字娃娃也忍不住叫来了它们的好伙伴词语宝宝,想和它们交朋友吧?开双人火车,准备好了吗?
    (注意“粮食、洞里、呼呼地”读轻声。)
   2、打乱顺序齐读。
    师导:词语宝宝变魔术,调换位置还能读吗?大家一起来。
    (表扬:自己夸夸自己)
  四、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小声读文。
     师导:看到孩子们这么能干,生字娃娃和词语宝宝决定带咱们到它们的家里去做做客,它们的家在哪儿?就在咱们的课文中。看着书,自己小声地把课文读一读,读正确、通顺。特别要注意我们刚才学习的生字词语的读音。
   2、分段指名读,指导评议。
     师导: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你认为哪个自然段自己读得是最棒的,举起小手,自我推荐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余孩子捧好书专心听,听他们的声音是否洪亮,字音、句子是否读正确、通顺了。
     师引导评议。
   3、师生齐读。
     师导:孩子们说得很好,只要注意刚才评价时所提到的几个地方,认真细心些,老师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想试一试吗?
   4、带着问题自己读。
     师导:两只小昆虫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带着小问号,自己放开嗓子再读一读。读完后,在四人小组内给小伙伴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5、引导交流。(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反馈)
   6、指导贴词卡,理解课文内容。(“満头大汗”“自由自在”)
     师导:老师这里有两个词卡,认识吗?读一读。......下面我们来做个词语卡片对号入坐的游戏,帮老师把它们贴在黑板相应的位置上。
   7、指导了解第一段大意。
    (1)展示课件。
      师导:夏天真热,小小的蚂蚁背拉着又大又重的粮食,个个累得满头大汗!
    (2)指名读句子,评议。(1名)
      “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师评:这个小朋友把“満头大汗”读得比较慢比较重,好像自己就是这群勤劳的小蚂蚁中的一员,正卖力地干着活。.....这个孩子在读的时候,皱着眉头,老师知道他一定是体会到了干活的艰辛。
    (3)自由练读。
      师导:带上表情甚至可以加上动作,自己试着读读!
    (4)指名有感情地读句子。(2-3名)
    (5)齐读。
   8、指导了解第二段大意。
    (1)根据课文内容,出示课件,相机提问。
       师导:看到小蚂蚁卖力地干活,蝈蝈们都在干什么呀?......
    (2)指名读句子,评议。(2-3名)
       “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师评:这个孩子读句子时抬起了小脑袋,读得特别轻松,不错!......带上了得意的表情,读得真棒!
    (3)男女赛读句子。
   9、指导了解第三段大意。
    (1)出示课件。
       师导:到了冬天,又发生了什么?看看课文,你还知道些什么?
    (2)根据课文内容,指名回答。
    (3)齐读第三自然段。
    (4)看板书小结:在炎热的夏天,小蚂蚁搬运粮食満头大汗,绿蝈蝈只图享受,自由自在。到了冬天,勤劳的蚂蚁躺上装満粮食的洞里安然过冬,懒惰的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五、书写生字“粮、汗、由、冬”。
   1、导语:小朋友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故事的大意,学得很不错!课文里的生字娃娃请出来,还认识吗?请看......(在黑板上贴字卡“粮、汗、由、冬”)
   2、齐读生字。
   3、引导用猜字谜法学习“由”字。
    (1)师导:老师这儿有个有趣的字谜,谜底就在这四个字中,考考哪些孩子最聪明?.......听仔细了!“田里长棵草!”打一个字。
    (2)指名回答,表扬。
    (3)指导书写:生边书空边说笔画名称,师范写。
      师导:由字很简单,笔画比较少,可是粗心大意笔顺就容易弄错,哪个孩子愿意当老师教教大家由字怎样写?......看明白了吗?
    (4)学生描红。
   4、学生自由选择生字记忆字形,并相机指导书写。
    导语:刚才我们用猜字谜的方法学会了“由”字,除了猜字谜呀,我知道聪明的小朋友们还有许多识字的好方法:换偏旁、加偏旁、编儿歌......看一看,其余的几个生字,你认为哪一个最难,动动脑筋,你将用什么巧方法记住它,说给大伙听一听。
   “粮”:
    a、认识新部首“米”字旁。
     (板书:米字旁。)
     师导:结合生活实际认识了这个字。“粮”字的右边是我们要学习的新偏旁,叫做......(齐读)米字做偏旁怎样写,拿起小手一起来书空,注意第六笔是一点。
    b、分析字形,示范书写。
     师导:左边米字旁,第六笔是一点,注意结构左窄右宽。
    c、引导学生书空,再在书上描红一个。
   “汗”:
    a、指名交流多种识字方法。
      师导:左右结构的字除了粮,还有谁?......这个字怎么记?
    b、分析字形,老师范写。
    c、学生试着描红。
    d、学生在书上描红一个。
   “冬”:
    a、请生交流记字方法。
    b、老师范写。
     师导:上边折文三笔写成,下边两笔是右点,两点写在同一条竖中线上。
    c、学生在书上描红一个。
  5、完成习字册。
   (1)学生独立写字。
   (2)老师指导,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蚂蚁和蝈蝈》教学反思

谢铁梅

    《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为此,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要读书,这是实施教学的首要目标。朗读是语言训练,陶冶情操,体会感情,积淀语感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机会,采用范读,品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引读,分组读、表演读等各种朗读形式,通过反复诵读,细心品位,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词句理解,感受了蚂蚁搬粮食的辛苦,蝈蝈的悠闲自得,再把理解到的意思和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喜爱阅读的情感,对学生的朗读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着那份“读”的热情和渴望。。

  一、挖掘教材资源,适度拓展,想象说话。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在教学中,我利用教材中的想象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如课文中“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只是一语带过,没有具体描述,我启发学生通过想象,适度拓展,说说蚂蚁们有的(),有的( )。并加上动作。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又大大调动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二、前后衔接,注重积累。

  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几处强调,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课堂上,本人注重成语的积累。在看夏天图时,我补充了“骄阳似火、烈日炎炎”,学习完童话故事,总结时我结合《练习七》教学了几条成语,“有备无患,防患未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利用故事情节,学生轻松地懂得了成语的意思,也加深了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三、重新解读文本,实现人文关怀,教书育人。

  本课篇幅短小却富有教育意义。课堂上,我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蚂蚁的勤劳,同时注意创设情境实现人文关怀,改变了以往将蝈蝈当成反面典型的教学模式,将蝈蝈当成是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引导学生明白,犯了错误没关系,只要认识到错误,并决心改正,就是好孩子。这样不仅教了书还育了人。

  总之,在教学中本人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谜语激趣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形式来学习,重视朗读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使学生喜欢阅读,获得学习的快乐,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