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蝴蝶谷》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15/7/7 15:01:33 出处:本站 作者:阮 弘 有870位读者读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蝴蝶谷”名字的由来,凭借课文想象蝴蝶谷迷人的景象,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3、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重难点:
在读中感悟蝴蝶谷的美丽景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蝴蝶头饰。
教学过程:
一、变换角色,导入本课。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到台湾的蝴蝶谷去旅游好吗?
2、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哦:老师从小就有个愿望,想当一个“导游”,今天就让我实现一下,好吗?(生:好!)好!谢谢你们,各位游客,我们的“阳光号”台湾蝴蝶谷之旅现在开始啦!
3、在出发前,导游有问题考考各位游客,看你们对台湾的蝴蝶谷了解了多少——只有通过这一关,我们的“阳光号”才能顺利地到达!害怕吗?——你们知道台湾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课件出示:口头填空)
因为祖国的宝岛(),气候(),水源(),花草( ),所以是( )生长的好地方。
4、难不倒大家呀!来,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蝴蝶聚会,用词精确。
师述:(各位游客:我们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温暖的气候,充足的水源和茂盛的花草,的确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经过一路的“跋山涉水”我们终于达到了目的地。下面就跟着我去蝴蝶谷瞧瞧吧!)
(设计意图:生动的语言,仿佛把孩子们带到了“真正”的蝴蝶谷)
1、演示多媒体课件(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聚会的动画图)
2、各位游客,你们看到了什么?
3、蝴蝶真多啊,你会用哪个词来说?(一群群)
师:这些蝴蝶的颜色可真多,真美呀!瞧瞧它们有哪些颜色?
生:有红的,有白的,有蓝的,有紫的,还有绿的,等等。
师:你们看得真仔细呀!好,导游小姐又有题目考你们喽!——谁能用一个词语来说出它们的颜色多和美?
生:五彩斑斓。
生:五彩缤纷。
生:五颜六色。
相机出示: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
哇!我的游客可真聪明!一下子想出这么多词语!(把这些词语送给你们!)
4、谁能把刚才看到的情景说给大家听听?能说出来就更了不起了!(点击课件出示句子: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了不起!
5、你们知道蝴蝶们在什么时候来到蝴蝶谷的吗?它们又是怎么赶来的?(相机出示:飞过、穿过、越过——在这些词下加点,板书)其实这儿都可以用飞过,那为什么要说穿过、越过呢?请各位游客再欣赏一遍,(播放课件)看你明白了吗?
6、对呀,每当春天来到的时候,蝴蝶谷里百花盛开,争奇斗艳,色彩斑斓的蝴蝶们也好象不服气似的,想要和这些花儿比比谁美,所以——(边表演边引读:一群群……)
这么多美丽的蝴蝶来到了这儿,怪不得人们就把这样的山谷叫做——(生接)蝴蝶谷。
三、游览品读,回味无穷。
1、下面就跟着我一起到几个“奇特”的蝴蝶谷去“一饱眼福”吧!来,跟我走,别掉队呦!
(播放课件)请问各位游客:你看到了什么?
(1)生: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出示句子)
你觉得哪里最美?再请你读!当学生读到“十分壮观”时,教师将学生视线引向大屏幕:瞧,许多黄色的蝴蝶停在花间休息,当阳光照在他们身上时,他们个个都会——“金光灿灿”,原来是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的!平时你们还见过什么东西也是金光灿灿的?
生:一大片盛开的油菜花,金子,珠宝……(读好“金光灿灿”——送好词)
师:它们怎么会这么美?
生:因为这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而且有阳光的照耀。
师:我们一起来再好好地欣赏欣赏这样的美景。(多媒体播放黄蝴蝶飞舞的景象,师述)你看,这些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金光灿灿,多么壮观啊!
看到这样美丽的蝴蝶谷,有的游客都情不自禁地喊起来了:(引读——有的……)
(2)看过了这个蝴蝶谷,我们要到下一个蝴蝶谷去瞧瞧了!不过,在还没到另外一个蝴蝶谷的路上,先听我介绍一下:
师: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出示句子)
师:五彩缤纷的蝴蝶上下翻飞,就像花瓣那样随风飘舞,蝴蝶和花瓣哪里像呢?
生:五彩缤纷、上下飞舞、像花瓣那样飘来飘去。
生:它们都是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
生:蝴蝶上下飞舞和花瓣随风飘舞很像。
师:哦,原来是这样啊!想再看看吗?(多媒体放映一段蝴蝶飞舞的景象。然后练习朗读,读出这句话的迷人。)
(设计意图:《标准》指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是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的起点不同,兴趣不同,所以应重在让学生感悟、体验。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验,教师引导“花瓣和蝴蝶”的相似之处,旨在让孩子们自己能够体会,珍视了他们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孩子们从文本到自己感悟再到多媒体展示真切的蝴蝶谷——那一只只灵动的蝴蝶轻盈飞舞的画面仿佛把学生带入一种意境,使孩子们的思维和声音跟着蝴蝶一起愉快地轻舞飞扬,让孩子们不由自主地陶醉于其中,发出由衷的赞叹:蝴蝶谷真美啊!)
师:原来这些是蝴蝶呀,我还以为是仙女们从天上撒下的花瓣呢,五颜六色,纷纷扬扬。来,把眼前的美景读出来。这么美的地方,我们可不能独自享受,要介绍给别人,读给别人听,让一个从没到过那里的人一听,马上说:这地方真美啊!在哪呢?快带我去!谁愿意试一试?
(激励性的语言,能使孩子们自信地去读,使他们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
2、师:刚才我带着你们游玩了这样两个蝴蝶谷,说说看,这两个蝴蝶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导说话——蝴蝶谷里的景象()。可惜呀,这么迷人的蝴蝶谷还没有名字呢!各位游客,帮这两个蝴蝶谷起个好听的名字,好吗?(黄蝶谷、彩蝶谷)是呀,好美的名字!
(设计意图:“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个环节的设置,让孩子们更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3、各位游客:我们台湾的蝴蝶谷可不止这两个,还有更多、更迷人的地方,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请你们自己去欣赏其他的蝴蝶谷,好吗?九点零五分在这儿集合!(回来时,要把你们见到的蝴蝶谷介绍给别人听哦!配上音乐)
小组推荐一人介绍自己发现的“蝴蝶谷”。
生:(戴上自己做的蝴蝶头饰,练习说话)
生:“还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红颜色的蝴蝶,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灿烂的朝霞。”(能把以前课文中学到的优美的词句运用起来了,真正地达到了“活学活用”。)
生:“还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白颜色的蝴蝶,就像朵朵雪花,漫天飞舞。”(孩子们的想象真的令人惊叹!孩子们的用词有时也令我拍案叫绝!“漫天飞舞”,多美妙的词语!)
四、幻化成蝶,热情招待。
1、你们发现了这么多漂亮的蝴蝶谷,收获可真大呀!怪不得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出示第四节)当游客们来到蝴蝶谷,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指导朗读:团团围住翩翩起舞——送好词)
2、面对这么多色彩斑斓的蝴蝶,围着你翩翩起舞,你们似乎都变成什么了?(蝴蝶)
今天,我们的蝴蝶谷里来了这么多中外游客,作为蝴蝶谷的小主人,我们应该怎么做?(热情招待)让我们这些漂亮的蝴蝶小精灵们都来当“蝴蝶小导游”,热情地为游客们介绍我们“迷人的蝴蝶谷”行吗?
(学生下去找老师介绍)
五、结束行程,拓宽视野。
各位游客:我们的“阳光号”台湾蝴蝶谷之旅到此结束了!台湾是闻名世界的“蝴蝶王国”,它还有很多风景名胜呢。欢迎各位下次光临台湾,到时再带你们去另外几个地方看看。(上网搜索并点击出示日月潭等风景名胜图片)
《台湾的蝴蝶谷》教学反思
横溪小学 刘莉丽
“台湾的蝴蝶谷”这篇课文运用优美语言介绍了我国宝岛台湾的“蝴蝶谷”。这篇课文具有“课文长”、“用词美”、“想象点多”等特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力求做到引导学生入境,让学生身在蝴蝶谷中,切身感受到蝴蝶谷的奇妙景象。
“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中“飞过、穿过、越过”的使用,既能使学生仿佛看到蝴蝶们飞越千山万水来到蝴蝶谷时的景象,又能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读课文,问问学生通过读课文看到什么了,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他所看到的小蝴蝶旅程中的样子时,引导学生闭上眼想象,并通过做动作体会“飞、穿、跃”这几个词使用的准确性。在学生脑中有所感悟后再通过图片进行验证。
“聚会”一词体现出小蝴蝶赶往蝴蝶谷时着急的心情,怎样才能帮助学生体会呢?我采用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参加聚会前着急盼望的心情,去体会小蝴蝶们也是这样,进而指导学生读出小蝴蝶着急的心情。
课文通过描写黄蝴蝶谷和彩蝴蝶谷两个山谷来说明蝴蝶谷的景象迷人。描写黄蝴蝶谷时使用了几个词语“成千上万”“金光灿灿”“十分壮观”,这几个词都是我要抓的,利用它们帮助学生想象和理解。在理解“成千上万”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叫成千上万,想象一下成千上万只蝴蝶什么样。然后播放成千上万只蝴蝶的录像,由于录像的内容远远超出了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意外的同时很容易的看到了成千上万只蝴蝶的场面。并指导学生读出“成千上万”。“金光灿灿”主要抓学生看到耀眼东西时的一种感觉。通过“成千上万”和“金光灿灿”使学生初步理解“壮观”。
通过这次讲课,我还有几点感受很深。第一,教学准备要充分,不光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第二,教学设计要精,不能含糊。第三,重难点要做到心中有数,时间分配要合理,做到主次分明。下面我针对这三点作详细说明。
在教学设计中,不光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教材是我们老师对教材的理解,详细分析教材的知识点、重难点等内容,我们会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设计出一条教学思路,为了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采用了一系列教学方法。那么这些教学手段到底运用得合适不合适呢?这就要看备学生了。教学手段运用得合适不合适?1、学生会不会对此感兴趣?如果学生感兴趣我怎么办?如果学生不感兴趣我怎么办?2、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会怎么回答?学生达到哪个层次我要说什么?如果学生不会回答怎么办?3、这个方法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能怎么办?如果不能我要继续采用哪些方法?在课堂上,能令我们始料不及的往往就是学生。可是如果在教学设计环节我们能做到在每个问题的设计上都这样仔细推敲的话,课堂上老师可能会更有把握。
教学设计要做到环环相扣,环环精致。通过本次讲课,我学习到了一堂好课也像一个精彩的故事,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是由上一个问题引出的,环环相扣,做到每一步都给人感觉自然流畅。除了环环相扣外,还要做到步步精致。老师在设计时不能只考虑到大体环节,存在在课堂上再发挥的心理。而要在课前每个问题,每一步都考虑周详了,课堂上的发挥也应该是老师在课前考虑到的。
第三,重难点要做到心中有数,时间分配要合理。这次讲课,我虽然对重难点能做到心中有数,但是由于课前没有把时间做到严格的合理分配,而允许自己在课上出现了非重点占大块时间的情况。由于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当时我在这耗费了大量时间,而造成了第三自然段重点段用时不够,仓促进行的情况。受到了这次教训,我记住了在今后的教学中严把时间关,做到课堂上分配时间要合理。同时,我觉得这次讲课造成这种情况还有上面两个原因。如果课前设计周全了,就能考虑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如果课前备好学生,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该怎么办老师心中也会有数。
这次讲课使我真正理解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老师要想在课堂上更有底气,就得做到更精心的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