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教研组>>英语组>>阅览文章

听课反思(六)

发表日期:2015/5/22 11:28:38 出处:本站 作者:业 梅 有803位读者读过

五下Unit7 Chinese Festivals 听课反思

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 周利平

听了郭雨雯老师五年级第七单元Chinese Festivals这节课。老师以Look and say看图说词形式导入新课,以旧知带新知。该老师运用月份歌导入月份,让学生初识月份。老师复述课文导出中国传统节日和食品单词。之后以第一段为便教学生如何学习,利用what,when,what do,what eat,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很多练习让学生说月份、食物、活动等。最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课文。在学习过程中,以红包奖励学生,大大激发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最后让学生打开红包,运用所学的词语,句型描述。老师扎实的口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郭一叶

2015520下午,在五年级四班的教室我有幸听了一堂郭雨雯老师的校内公开课的英语课。这节课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现就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1. 口语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交际的平台,从而真正地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这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经常思考的问题。郭老师的课在这一点上对我启发很大。能熟练运用口语及时组织课堂教学,提问问题能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听他的课感觉自己像是在听老外上课一样。课中,两位老师还把chant改编成play形式让学生表演出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本节课的重点句型。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而且还使学生在学习了新句型后,灵活运用于不同的情景中,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2.恰当使用多媒体。现代化英语教学中,黑板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黑板了。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的加入,使得黑板的内涵更加丰富。此次活动,老师们都运用了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3.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听课中我发现几位老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1、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孩子对课程的理解,才能保真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2、善于利用多媒体,演唱,画画等各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的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4、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

通过听课,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虽然各个老师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这次听课,让我开阔了眼界,明白了努力方向。同时,在看别人上课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也同样存在于我的课堂上,但以前没意识到。通过学习,我可以更加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另外,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样让孩子更喜欢上英语课?怎样培养孩子的能力?相信通过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于秋芬

听了老师的课,有一点小的想法。一、英语教学尽量要做到词不离句。在生活中语言的呈现往往不是以单个词的形式呈现的,先教单词后教句子的教学方式在必要时可以运用,但是我觉得只要是能够和句子有机结合运用的还应训练强化。毕竟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运用。二、情景呈现更综合化。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为了教一个单词而设置一种情景,或为了呈现一个句子而创设一种情景,如果要教的单词和句子很多,那往往会很麻烦。因为教师要绞尽脑汁脑汁的想象各种比较新颖的有效的情景。其实我感觉教师们一直在用一种罗列情景的方式呈现教学目标。这样的方式有很多弊端。一是简单的教学复杂化了,二是教师花费的精力更多了,三是把最自然的生活情景给打破了。

业梅

本课是对话教学,如何在对话教学中进行“指导——自主学习”呢?

老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听课文中的对话,让学生模仿标准的语音语调,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对照生词表等方式弄懂对话的意思。接着还要求学生认真听出对话中的语气,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不但做到单词读准确,还要求学生把正确的语气读出来。在学生会朗读课文对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不看书地表演对话,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学生的眼睛离开了书本,那么他们的注意力将更加集中到“说”上,开始时由于对课文内容不熟悉学生说得不好,但多练习几遍之后学生就能自如地对话了,此时他们是真正地用英语在“说”而不是“读”。

本课生词较多,句子较长,在一个课时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时间较紧,在本课的教学中郭老师在对话教学这一块所用的时间不够充足,其他方面强调不够。在拓展环节自编对话时,留给学生准备的时间不够充分,以至于只有少部分程度较好的学生能够完成。今后碰到这种情况可以适当的对课时安排进行调整,例如可以把本课时变为两个课时来教学,这样教与学两方面的时间都能保证,教学效果将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