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反思(五)
发表日期:2015/4/24 12:27:05 出处:本站 作者:28867 有730位读者读过
《Unit 5 A party》story time听课反思
横溪小学 柏斯震
今天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伊始,
(二)、自主互助与合作互学相结合。
本课的内容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浅显易懂,所以周老师力争放手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摆好自己的位置。(1)当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时,会想到什么呢?提示学生用What、When Where、Who、Why ....提出心中所想,四人一小组,合作互学,激励学生多说。(2)在学生说的句中,选出三个与本课相关的问题板书并让学生齐读:?Who are they going to have a party ??When are they going to have a party ??Where are they going to have a party ?这三个问题一目了然,所以在学生观看完story time视频后,周老师让学生自主互助,独立完成表格前三行。(3)What are the children going to bring to the party?这个问题是这一课的主干,但答案是学生能在小组交流中能够完成的,所以周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中完成。
(三)、展示激学,树立自信。
本课的脉络非常的清晰,新词集中在第二部分,如何不破坏语境的整体性,又能让学生解决掉新词呢?在学习第二部分的时候,周老师让学生带着上面没有解决掉的问题:What is Liu Tao going to bring to the party ?进入到第二部分,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先标出新词,当学生说出:clown、appear 时,以Who is a clown ?设问,自然引出Liu Tao 以及 Liu Tao作为a clown 的语言:I’m Liu Tao .Here are some balloons for you .此处不仅解决了新词balloon,还回答了本部分灵魂的主线:What is Liu Tao going to bring to the party ?
(四)、提升领学,发散思维。
本课的教学中
(五)、板书设计中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周老师们区英语教研的一项任务,它的直观性非常强,不仅美观,而且对全文有很好的总结作用,所以本课中周老师利用了思维导图,学生能很醒目的知道周老师们这节课主要是围绕着四个人物来阐述的,在任务后面的分支中出示每个任务的Activities,效果很好。
邵月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我听了本校
1、教师以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date is it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May Day?开启教学,学生既熟悉句型又能快速进入英语学习环境。
2、周老师用游戏link and link来复习各种节日的活动并导入课题Unit
3、新课导入环节,周老师用导学案中的统计表格,让学生分别对聚会的时间、地点、人物、物品来进行归纳总结,快速理解课文内容。
4、教学过程中,周老师充分运用导学案的作用,学生从跟录音读,跟老师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各种方式来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充分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
郭一叶
在小学的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时往往为了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经常会利用游戏,因为游戏受到学生的喜爱。课堂上唱唱跳跳,说说演演,形式花哨,十分热闹,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但时间一久,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原有的最初的学习热情急剧下降,原始的兴趣正逐渐地不复存在,他们会因为有些游戏的重复,而显得无精打采。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课前教师不遗余力的精心设计游戏组织来吸引学生兴趣;课上学生走来走去,又是叫又是跑,甚是热闹,这样的教学次序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往往一堂课后,学生懵懵懂懂,一知半解;长此以往,学生捧着课本迷惑地望着你,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学习和掌握书上的哪些内容。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课堂环节安排不合理,所学的知识没及时巩固,知识没能螺旋上升,直接导致教学的畸形,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大家都不满意。面对如此频频告急的教学危机,这不能不引发我们的反思。
我个人认为,激发学生对学科兴趣的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课堂表面的“活”,“乐”,“玩”中。我们更要注重学科本身,从学得后产生的成功体验来不断滋长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 面向全体,分层教学
在游戏教学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如何对待优中差生。我们设计的游戏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难度适中,让大家都参与。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性格特点,记忆力反应速度等,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以求最有效的激励机制促学生不断上进。
二、组织得法,严谨有序
做好游戏的组织工作,做到有条不紊,活而不乱。小学生天性爱游戏,争强好胜,有些学生做起来容易忘乎所以,甚至在课堂上,有时会情不自禁地高声喊,因此,首先,有开始游戏之前讲清规则。纪律要求,评分标准,防患未然。在游戏过程中即使还出现一些混乱,要能理解学生的心理,不一味批评,而是积极讲清楚,在集体活动中,大家应该遵守规则。
三、 适时适度
我认为不能力求面面俱到,游戏过多,而忽略了主要教学内容的讲授和训练,喧宾夺主,把英语课上成游戏娱乐课,那就适得其反了。课堂游戏应该为课堂教学服务,当他成为一种摆设,或者是为游戏而游戏的时候,课堂游戏就失去了他的魅力了。
郭雨雯
今天听了
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一开始,free talk中问What day is it today?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老师说May Day is coming.慢慢揭示课题。学习文本内容时,设计的教学活动由易到难,一步步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理解课文。
游戏活动很吸引学生注意力,在业余时间,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比较喜欢玩游戏,而老师将教学内容融合到游戏中,会很有意思,学生感兴趣。那要比纯粹地读练新的教学内容,效果好很多。本课的游戏是连连看,让学生把festival和相关的节日活动搭配起来。发现学生很积极地参与。
另外,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能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于秋芬
今天听了我校周老师的一节课,周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了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展示出了关爱学生,循循善诱等方面的教学特点。在这节课上我也发现我们英语教学中必须要抓实的一下两点。
一、英语教学尽量要做到词不离句。在生活中语言的呈现往往不是以单个词的形式呈现的,先教单词后教句子的教学方式在必要时可以运用,但是我觉得只要是能够和句子有机结合运用的还应训练强化。毕竟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运用。
二、情景呈现更综合化。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为了教一个单词而设置一种情景,或为了呈现一个句子而创设一种情景,如果要教的单词和句子很多,那往往会很麻烦。因为教师要绞尽脑汁脑汁的想象各种比较新颖的有效的情景。其实我感觉教师们一直在用一种罗列情景的方式呈现教学目标。这样的方式有很多弊端。一是简单的教学复杂化了,二是教师花费的精力更多了,三是把最自然的生活情景给打破了。我觉得这节课主要运用的系动词的动物和人物还是相对要多一些,但是其他的应用也应或多或少的设置。这样经常正在这样的更加真实、综合而丰富的情景中渗透,学生适应英语和综合运用英语能力会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