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美玲《识字五》教学设计及上课反思
发表日期:2015/5/5 15:42:08 出处:本站 作者:阮 弘 有690位读者读过
《识字5》教案设计
横溪小学 邱美玲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新词,认识1个新偏旁。
2、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观察、说话的能力。
3、激发学生认识字的兴趣,认识夏天常见的动植物。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字词义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导入:小朋友,我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春天) 对啊,春天来了。
(出示小黑板)
2、是啊,春天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校园里更是春意盎然。但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春天马上就会过去,我们又将迎来什么季节呢?(夏天)对啊,据说夏天啊她是一位姐姐,她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二、初读韵文,读准字音。
1、【出示:夏天姐姐的信:】
一(1)班的小朋友:
你们好!你们想了解我吗?我到底是怎样的呢?我把答案都藏到你们语文书里去了,请你快去读一读识字5吧!你一定要把每一个字音读准了才有可能真正了解我哦!
祝你们尽快找到答案!
你们的朋友:夏天姐姐
201 5 年4月14日
2、把书打开到74页,轻轻地捧好,准备好了吗?开始读吧!
3、小朋友们快看:这里有好几个词语宝宝,谁来读准它?
出示词语 台风 青蛙
梅子 蝈蝈
葵花 茉莉
西瓜 知了
4、评价:你真了不起,把这个多音字都读准了!当它表示明白、结束的时候读作liao,它还有一个读音是le,谁来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了 liao 明了 了解 了不起 了不得
le 走了 飞了 少了 好了
5、小朋友,夏姐姐的要求大家把识字5读准确了,你做到了吗?我们一起来读给夏天姐姐听听吧!
三、学习词语 1、学习“夏天”、“台风”、“雷雨”
(1)师导读夏天来了,天气变幻莫测,经常会刮(台风),经常会下(雷雨)。
(2)出示词语卡片“台风”“雷雨”,师领读,生跟读,注意“风”是后鼻音。 生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台风和雷雨吗?他们是两种天气现象。 师:前阵子,我们就和雷雨见过面吧?那天下午,小朋友们正在教室里上课,外面突然一片漆黑,乌云密布,闪电雷鸣,倾盆大雨直泻而下。那样一种天气,就叫雷阵雨。可能大风也会随即而来,把树木、房屋吹倒,那个就刮台风了。我们小朋友得赶紧躲回家,不可以出来了,要不然就会给台风吹走的。
(播放雷雨的声音)夏天的气候真是变化无常啊,一起读读吧!
2、学习桃子、梅子、西瓜
(1)是啊,夏天经常会有坏天气,可能是夏姐姐心情不好吧,但夏姐姐心肠可不坏,她会给小朋友带类许多好吃的水果。小朋友,快快看图,小朋友和奶奶正在吃什么水果呀?(桃子、梅子、西瓜) 谁能说得比他好?他们在吃什么样的西瓜,西瓜的果肉是怎样的?(又大又圆的西瓜 ,鲜红鲜红的果肉)师点评:说得真好,会用“又大又圆”“鲜红鲜红”这些我们刚刚学会的新类型词语,真不错!让我们大家跟着她说一遍。
你喜欢吃西瓜吗?
随文识字:
(1) 古时候的人呀,也喜欢吃瓜,你看,古时候的瓜字是这样的。高高的藤上结着一个圆圆的瓜。
(2) 书空:瓜怎样写?
(3) 看老师把瓜字送到田字格里去吧,聪明的小手一定会静静地跟着老师写的,对吗?(师范写)
(4) 师故意少写一点:哎呀,马大哈偷吃了半个瓜!小朋友写的时候可别让马大哈偷吃你的瓜呦!
3你喜欢吃 ( )的西瓜
4说的真好!相信你也能读好!(指名读)
5喜欢吃西瓜的小朋友起立,我们一起读好这个词。
齐天大圣孙悟空最喜欢吃什么呀?(桃子)谁能来做孙悟空,读好他最爱吃的果子。 梅子,我们平时也称它为“杨梅”。味道酸酸的。出示杨梅实物。读得好的同学,赏他吃一粒梅子,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3种香甜可口的水果吧!生齐读!
(3)这些水果你们爱吃吗?(爱)那除了书上这些水果,你们还吃过夏天的哪些水果呢?(葡萄、哈密瓜,注意区分秋天的果实和蔬菜等)
(4)但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啊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个季节的水果了。水果可真多,特别是夏天的水果更多
出示句式:夏天的水果可真多啊,有 ————————————,有 ———————— 还有 —————————————— 。
3、学习 蝈蝈、青蛙、知了
过渡:在夏天的夜晚,坐在庭院中吃着甜美的水果,耳边传来了“呱呱呱”什么的叫声?( 青蛙 )
(1)出示青蛙的词语卡片 齐读,个别读,开火车读。
(2)青蛙它是庄稼的保护神,专门吃害虫的。大家快瞧,它披着绿衣裳,鼓着大眼睛,呱呱呱地走来了。
今天我还带了他的两个好朋友(出示图片),它叫蝈蝈,它叫知了。你们认识我们了吗?
(3)师出示词语卡片“蝈蝈”“知了”。生领读,小组读,齐读。
(4)小青蛙悄悄溜走了,把它的俩好朋友给落下了,谁能来把他俩送回家。生贴图,对照词语读。
4、夏天真热闹,蝈蝈在草丛里叫,青蛙在池塘里跳舞,知了在树上唱歌,像是在演奏交响乐呢。美妙的音乐把花儿们给吸引来了,快快看,哪些花儿跑来了。
(1) 出示葵花、茉莉和荷花
(2) 请小朋友自己先读一读。
(3) 小朋友,你们知道葵花它又叫什么?(向日葵),为什么叫它向日葵呢?喜欢脸 蛋朝着太阳。真是一种特别的花。小朋友快看,老师这里还有一种特别的花。
(4) 歌曲播放: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亚,又香又白人 人夸”歌里唱得是哪种花呀?(茉莉)齐读,个别读,
(5) 读得真不错,最后还有一种美丽的花儿,是什么呀?(荷花)荷花又称什么?我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就与莲花有关,是什么呀?(采莲)你们还会背吗?一起来背一背。
(6) 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三种花儿的字有什么共同点吗?小眼睛可 真尖,带有草字头的字大多都与花草有关。
(7) 这些花儿漂亮吗?(漂亮)你们喜欢吗?(喜欢)那请你读出你的喜欢之情。请 个别小朋友读,读得好的小朋友,奖励各类花图。
四、总结
(1) 夏天如此美丽,夏天如此好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请小朋友打开语文书翻到识字5,把课文美美地读好它。
(2) 小朋友,你们喜欢夏天吗?
那你能用课文里的一行或几行词语来说说你 喜欢的夏天吗?你可以用这样的句式: 夏天来了 ——————————————————————。
五、指导书写 红颜色的字都今天我们要学的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夏天姐姐,和她做了好朋友。可我们还不会写她的名字呢,要是真心喜欢她,就来学学“夏”这个字。
1、出示“夏”。
(1)说来说说你打算分几个部分来记住这个字?
(2)这三个部分在田字格里怎么摆才好看呢?
(3)师范写:会学习的小朋友,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
(4)哪个火眼金睛的小朋友来说说看,夏这个字哪个部分最容易出错?
(5) 学生习字册上描红。
(6)反馈。
2、你还会记哪些生字呢?(根据孩子的回答再学)
《识字5》教学反思
邱美玲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看图读韵文识字,描写的是关于“夏天”的气象、水果、动物和花卉。识字5的教材看起来很简单,但留给我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我觉得这是积累词语,练习说话的好机会。识字教学不像课文教学,没有一个固定、稳定的故事情节,但在教学时给这些词串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就能使变得学习不枯燥,同时帮助记忆。我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授课的,在上这堂课时,有许多成功的方面,同时也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教学本课时由于还没有到夏天,学生对于夏天的印象可能仅限于“炎热”上。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多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感知夏天的情景,了解夏天的水果、动物和花卉。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道:“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说、写都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指导学生朗读为主,通过朗读表达出他所感受到的夏天;其次,还应注重对学生口语的训练。“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以言语作品为中介展开的一次情感交流的对话,感悟过程。”在特定语言情境中领略文章的景、情、人物,体会作者的思想。
于是,在课堂上,我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阅读主体情绪化的“情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兴趣盎然,深有体会。引导学生进入描写的情境,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因而,教学一开始我就播放夏天台风雷雨的视频,让台风、雷雨的景象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调动学生对夏天的感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除了这些,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如在教学第一组词:夏天、台风、雷雨,我问学生:“你印象中的夏天是什么样的?”学生纷纷回答:“我印象中的夏天是炎热的。”在教学第二组词:桃子、梅子、西瓜,我又让学生说说是这是怎样的水果?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这是又甜又大的桃子,”有的说:“这是酸溜溜的梅子,”还有的说:“这是好吃的西瓜。”再出示第四组词:葵花、茉莉、荷花,我问他们:“看见这些花,你觉得怎样的花?”学生说出了:“金灿灿的葵花,清香的茉莉,粉红的荷花。”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另外,在教学中,我将课本插图用在学完课文的一个说话练习上,一方面使文本价值得以更多张显;另一个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在教学生字时,我采用编儿歌进行识字。如:学习“夏”时,学生书空,老师边写边讲述:(这个“夏”可是位洋气的小姐姐,她呀,总是戴着宽宽的帽子,穿着条纹的上衣,夏姐姐还爱穿裙子,瞧,风儿一吹,小裙子飘起来了。撇、捺要舒展。)(与“处”的折文不同)。
但是现在想起来,这堂课也有许多遗憾之处,如过于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使得学生的朗读还没指导到位,有个别学生字音没有读准,不能很好的将感情融入进朗读里头等。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细节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改进。反思是痛苦的,因为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解剖;反思也是快乐的,因为在反思中我收获着,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