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习作沃土,共育妙笔新苗
发表日期:2025/5/15 8:26:23 出处: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 作者:刘迎华 有152位读者读过
深耕习作沃土,共育妙笔新苗
——记横溪小学承办江宁区第三届习作教学骨干研修班研修活动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语文教研好比是无涯之海,而行者无疆,唯有积跬步,方能致远。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一步探索习作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更好地落实习作教学研究,吴勇特级教师带领第三届习作骨干研修班来到横溪中心小学开展了“基于真实学情的习作指导探索”为主题的区教研活动。
第一节课《蛋壳的故事》是由横溪小学的陈传敏老师执教的。陈老师以绘本创作为情境导入,通过“四要素提炼”引导学生抓住时间、人物、地点、事件,把图片中的内容说清楚,接下来运用“想象三步法”启发学生补充图画外情节。课堂采用分层任务单,既有基础句式训练,又设创意续写挑战。在写话评改大会上,学生继续补充故事内容,最终合作完成立体绘本。该课例通过搭建“观察-想象-表达”三级思维支架,通过可视化工具与过程性评价,让不同层次学生获得写话能力的提高。
来自实验小学的韩宇尘老师带着学生们回忆成长路上学会的技能本领,以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我学会了——”为题展示了一场精彩的课堂。韩老师以自身经历学会包饺子为模版,引导学生列小标题,然后让学生选取其中最困难的部分进行描写,并发现学生的问题,以写促教、以练促学。随后展示了范文,让学生明白写文章要一波三折(动作变化、结果变化、心情变化)才能更精彩生动。最后注重当堂的作文点评,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以评促教。
横溪小学的蔡梦婷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多次搭建了习作的支架。首先,用电影图片调动素材库。蔡老师开课就用《三体》等电影海报唤醒已知科幻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科幻故事,说说自己对此类科幻小说的感受。其次,用作业单将情境和任务相连接。蔡老师引导学生使用小标题形式,为解决困难所使用的科技神器取名,与所遇困难整合成习作片段进行练写。最后,范文引路,重心突出,感悟科幻。蔡老师使用范文突出了习作指导中的重点,分解了写科幻故事的难点,引导学生从科技神奇的运用和运用后的神奇景象两方面叙写,真正起到了“支架”的作用。
省特级教师刘须锦老师的习作教学紧跟教育发展趋势,善用技术工具提升效率。他以AI技术应用为例,现场演示如何通过“豆包”完成习作“我的自画像”,借AI之力,使学生习得写作方法,让习作课堂活力满满,开启了教学新征程,充分展现了AI在语文教学中的巨大潜力,为学生打开了创意写作的新大门。学生们通过新大门完成习作后,刘老师又启动AI好帮手点评学生作文,最后刘老师回归学生,让学生自评。
南京市潭桥小学的陈贵老师以“人工智能背景下习作指导的智能化转型”为主题进行了讲座。陈老师结合自己的习作教学经验,从人工智在习作教学中横向维度和纵向维度两方面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展开讲述。他指出横向维度主要是人工智能对学生写作能力的结构化培养,纵向维度主要是人工智能在教学决策的系统化支持。陈老师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充分肯定了人工智能在习作教学中的作用。
最后,吴勇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和总结。吴特充分肯定了几位老师的习作课堂都契合“基于学情,精准评价,有效指导”的教研主题。他指出习作教学教师不仅要知道怎么教,还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和评价,在评价中为学生的习作指明方向。基于人工智能的背景下,吴特提出我们要紧跟科技的发展,利用人工智能,服务于我们的习作教学。但是,教师应该明确AI只是助手,不能代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此次区习作教研活动,为横溪小学语文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让大家在观摩、实践与研讨中对习作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相信在专家的引领和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横溪小学学生的写作能力将得到更好的发展。未来,学校语文组将继续深耕习作教学,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不懈努力,书写语文教学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