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校本研修>>阅览文章

基于真实情境的“表达与交流”课堂观察

发表日期:2024/11/8 9:32:13 出处: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 作者:刘迎华 有267位读者读过

基于真实情境的“表达与交流”课堂观察

--屏山片小学语文教研活动

秋渐远冬已至。20241112日,横溪中心小学承办了以“基于真实情境的表达与交流课堂观察”为主题的江宁区屏山片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我们以真实情境为依托,以语文新课标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展开了生动有趣的教研

D:\用户目录\Documents\Tencent Files\519333342\FileRecv\MobileFile\Image_107342208048112.jpg

第一节课是由横溪中心小学朱玉兰老师执教《秋天》。老师的《秋天》一课准备充分,教学环节设计巧妙,课堂风格生动活泼、循循善诱。围绕“自然”这一主题,设计了争当“四季收藏家”的大情境,以制作和收藏“秋季明信片”贯穿全课。通过播放秋季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秋季都有哪些特有的景物,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生字教学方面朱老师采用了字理识字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并和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真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掌握了生字,课文也能达到初步背诵。

D:\用户目录\Documents\Tencent Files\519333342\FileRecv\MobileFile\Collage_20241112_222646.jpg

第二节课和第三节课同课异构,分别由横溪中心小学的龚淑芳老师翠屏山学校的申老师为大家呈现《坐井观天》的优秀课例这篇课文主要由小鸟和青蛙的三组对话构成对话的朗读是教学的重点寓意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两位教师都能抓住本课的重难点进行教学,课件的呈现十分生动有趣教学中抓住本课的语言特点,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在活动设计上以实物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龚老师通过故事的讲述开始课堂用直观形象的版画及课件理解井沿”,并让学生张贴小鸟在井上的位置从而明确井沿的具体位置。课的最后龚老师对课文进行了反转,角色互换,小鸟在笼子里,青蛙在外面会怎么样?全班交流,学生兴致很高涨,在充分的表达与交流之后创编对话,再进行分角色朗读。

申老师导入环节的设计很有趣,她让学生把书本卷起来,放在眼睛上透过圆孔观察教室里的人和事物,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让学生将书本展开,然后环顾教室,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为下文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教学做铺垫。然后老师抓住课题中的“观”字揭示课题。在教学的环节设计上以任务驱动,条理清晰。在理解“一百多里”时,出示学校操场,把它代还成围绕学校操场走的圈数,小鸟绕操场要飞250圈。在写字环节出示“沿、答、话、喝”引导学生观察口的位置,并让学生说说的细微变化,然后再进行细致的写和笔画的指导。

D:\用户目录\Documents\Tencent Files\519333342\FileRecv\MobileFile\Image\ZP6YF9E3{_OKE%[MHRFG4X4.png

节课是杨洁老师带来的《搭船的鸟》。法国文学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课堂上老师紧扣观察先引导孩子们从视觉回顾作者对翠鸟的外形描写,知道作者通过由整体到局部的方法写出了翠鸟的外形美。而后,通过学习第一和第三自然段,学习到了眼看,耳听,心想三种描写方法,调动多种感官去仔细观察。老师引导学生发现翠鸟捕鱼时的动作词和时间词,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连续性动词也可以让观察更细致,突出翠鸟捕鱼的敏捷。抓住关键动词“吞”展开讨论,就一个吞咽的动作为什么要写得那么清楚?在交流中学生们体会到翠鸟捕鱼时的动作敏捷、干净利落。接着播放翠鸟捕鱼时的视频,学生对翠鸟动作的敏捷了更深刻的体会。

“研”途花开,同行致远。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的机会,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在浓厚的教研氛围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研能力,本次活动助力一批青年教师拔节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