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生态课堂 展现教师风采
发表日期:2024/4/8 12:15:09 出处: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 作者:刘迎华 有587位读者读过
聚焦生态课堂 展现教师风采
——江宁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教学”教研活动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才能走的很远”,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整个集体的研讨,分享。为了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2024年4月3日上午,在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举办了一场以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教学”为主题的区级教研活动。
第一节课由横溪小学的徐艺霖老师执教三下的《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徐老师历经多次试上后,不断打磨教学设计,完美呈现了一节精彩的课堂展示,让听课的老师不禁连连称赞,受益颇多。徐老师在执教本课时,围绕“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这个核心问题展开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对比贯穿,能有效辨析教学重点,成功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多次“对比”中逐步深化对“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认识。三次对比不停地冲击着学生的心理预期,学生由特殊推及一般,水到渠成地完成对“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认识。这样的处理,既突出了学习重点,又显得一气呵成,成功地凸显知识本质。
第二节课是由横溪小学的赵蕾老师执教四下的《确定位置》。赵老师教学思路、流程清晰、明了。教师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并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设计教学时能从身边的数学“座位”引入,正投学生之所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给整节课起了个好头。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发挥小组合作的实效性,使孩子们各尽所能。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游戏环节把学生从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未知的迫切欲望。
第三节课是由横溪小学的业梅老师执教五下的《圆的认识》。业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引导学生用皮筋和毛线比赛画圆进行对比,从而引出用圆规和尺子画圆需要做到定点、定长,并且有目的、有意识安排学生用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合作探究圆心、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用眼观看,动脑思索,动口参与争论,用耳去辨析同学们的答案,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的全过程,经历观察、操作类比,归纳等过程,让学生感受到了圆的“完善”。这一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详细、直观的操作中发现了半径、直径的本质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但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分散了教学难点,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整个环节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与合作沟通中感悟、体验、熟悉圆的各方面学问。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他们变被动的操作为主动的探究,不是在学数学,而是在“做数学”和“数学的思索”。教师作为指导者与参加者,自然的引导学生将活动过程上升为数学概念来熟悉。
第四节课是由谷里小学的孙子丰老师执教二下的《角的初步认识》。本节课孙老师重点放在帮助孩子建立起“角”的正确表象,初步感知角是有大小的,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连贯、流畅、自然,给老师们呈现了一节非常精彩的课。 整节课的流程非常清楚,脉络清晰,环环相扣:首先通过指一指活动,初步感知角的形状;并通过找一找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角”中抽象出“数学角”,认识角的形状和各部分名称;再利用活动角道具,和学生玩变变变的游戏,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以及感悟角的大小和变化特点,着重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和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跟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孙老师的这节课能紧密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汲取了新知,而且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向上发展,是一堂扎实有效而又不失快乐的数学课。
活动最后,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杜厚娴老师和戴厚祥老师分别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都对本次四位老师的课堂给予了肯定,也赞扬了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很扎实。杜老师也再次强调了生态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教学评一致划。指导教师们平时教学一定要多挖掘教材,把握课堂教学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指出生态课堂教学的发展,需要教师深度理解课标理念,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戴老师则指出教学要遵循六字原则,即“实、深、细、融、清、评”。做到课堂要真实、充实、扎实、丰实;要有深度思维去理解数学的概念;并且关注细节,细节处理到位,这堂课才能出彩。注重跨学科融合,课堂目标要清晰,环节清晰,口令指令清晰,最后做到嵌入式评价。
时间在老师们的成长中悄悄溜走,江宁区的教研活动为教师创造了互观互学、交流研讨机会,特别是给青年教师在教学领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范例,从而真正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