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校本研修>>阅览文章

低年级童话故事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发表日期:2023/5/19 16:00:54 出处: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 作者:刘迎华 有778位读者读过

低年级童话故事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横溪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研活动

一、研讨背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把童话放在首位,从而确立了童话在第一学段语文阅读材料中的首席地位。通过统计,也发现童话在小学低段课文中占很大的比例。因此,我们低语教研组针对童话教学的现状和童话教材的特点,对童话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初步思考与探索。

二、教师沙龙

横溪中心小学低语教研组于2023年5月18日组织了以“低年级童话故事阅读教学策略初探”为主题的教研组听、评、研讨活动。全体低语教师共同聆听了唐婷婷老师执教的《大象的耳朵》、霍宣伶老师执教的《蜘蛛开店》。

C:\Users\hp\Documents\Tencent Files\519333342\FileRecv\MobileFile\IMG_20230516_103412.jpg

C:\Users\hp\Documents\Tencent Files\519333342\FileRecv\MobileFile\IMG_20230601_171206.jpg

C:\Users\hp\Documents\Tencent Files\519333342\Image\C2C\E3922C5FE4BD819B8CE5A4FA2CC68F63.jpg

《蜘蛛开店》是一篇童话故事,蜘蛛因为寂寞、它开了三次店,最后以失败而告终。霍老师围绕蜘蛛为什么要开店?它开了什么店?卖什么?卖给谁?最后成功了没有?区分顾客的不同。故事一波三折,针对三个顾客:嘴巴最大的河马,脖子最长的长颈鹿,还有脚最多的蜈蚣,让他吓跑了。文中有三次蜘蛛的直接想法,注意因果倒置,强调结果。霍老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比较三次招牌的内容。本课教学高老师充分考虑童话载体的特点,细化落实“讲故事”和“编故事”。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反复结构的特点,为讲述故事做好准备。最后,应该引导蜘蛛改变经营方式,展开想象,从买什么——写招牌——顾客来了——结局如何?霍老师精心设计的板书不仅美观,而且条理清晰,利用板书引导学生讲好故事。

C:\Users\hp\Documents\Tencent Files\519333342\FileRecv\MobileFile\IMG_20230516_104930.jpg

《大象的耳朵》这篇课文趣味十足,贴近儿童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情感世界。唐老师的教学也是扎实朴实实,感情充沛、设计科学合理,符合二年级孩子的认知、记忆规律。

三、研讨实录:

在研讨环节中,唐老师和霍老师先进行了简单的说课,重点讲述了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随后我们组内成员抓住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各抒己见,充分肯定了课堂的优点,也真诚地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想法。

李春阳:教学童话故事可以利用音乐或画面渲染气氛,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等。

朱玉兰:学习童话故事读很重要,首先是教师的范读,教师以生动活泼、饱含情感、富有儿童色彩的语言为学生读童话,充分展现文学的语言美及其蕴含在语言之中的情感美。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以真情牵引情感,以情感激发想象。其次,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读那些语言有趣、情感丰富的段落。

吴文玥:教师可以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练习讲童话。比如,可以先从复述入手,指导他们先学会合理的展开故事情节,进而融入情感,加入表情色彩。在此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情节去续讲童话,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独立编(讲或写)童话。

王莉:“演童话”不失为童话教学的一种好方法,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无限广阔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演”会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去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充分感受到童话文学的形象美,同时又在特有的情境之中进行了生动的言语训练。

……

四、结论与思考

教材文本仅仅只是一个范例,对童话的阅读不应随着课堂的结束而停止,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了启发,得到了引领。作为语文教师,应及时将学生对童话的阅读热情延伸至课外,提供与课文相关的童话阅读资料。

五、本次研讨活动存在的困惑:

童话故事故事也分为很多类别,针对不同类别的童话故事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还应该深入研究和探讨。

六、教后反思

蜘蛛开店教学反思

                                    霍宣伶

《蜘蛛开店》是一篇童话故事,本课的重点在于借助示意图讲故事,因此我将学会借助示意图讲故事作为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但由于设计的提问有一定的难读,对于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他们在讲故事这一活动的参与度就很低,也没有很好的掌握这一学习重点。

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长期任务。本次教学通过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自由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由于时间的把控不到位,没有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具体的指导,让学生们的朗读有一点流于形式。

《大象的耳朵》教学反思

唐婷婷

本节课的教学,是围绕课后习题进行设计,教学重点是:针对课文中的对话指导朗读,读好文中的问句;了解大象的想法变化过程;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含义。

本节课创设了故事情境:大象在慢悠悠地散步,他在散步途中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从而引出小动物之间的对话。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角色说话时的语气和想法,比如“咦”“生来”“竖着”和“一定”,感受到小兔子从惊讶到肯定的心理变化,而大象面对疑问时毫不在意的态度,为了解大象的想法变化过程做好铺垫。在小兔子未能劝说大象的情况下,引出下面的动物——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先通过对比小羊和小兔子提出的相似问题,再让学生发挥想象,试着说一说小鹿等动物说的话,从而让学生思考疑问从哪里而来,指导学生把小动物们各自的疑问读出来。

通过前面的学习,孩子们已经能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大象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人家是人家,我是我”。在教学时,我没有直接让学生思考这句话的内涵,而是创设大象又遇到这些小动物的情境,在情境中理解体会“人家是人家,我是我”。如果情境之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说说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可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