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校本研修>>阅览文章

基于新课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发表日期:2022/11/18 14:58:43 出处: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 作者:刘迎华 有897位读者读过

基于新课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屏山片小学语文教研活动

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的理解、领会新课标,促进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最终提升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20221110日,横溪中心小学承办了以“基于新课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为主题的江宁区屏山小学语文教研活动

C:\Users\hp\Desktop\新建文件夹\5821BE3CAC11B41843B00D173EEDBB35.png

第一节课是由横溪中心小学陈传敏老师执教的《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主要由小鸟和青蛙的三组对话构成对话的朗读是教学的重点寓意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本课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十分生动有趣以实物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故事的讲述开始课堂用直观形象的版画及课件理解井沿”,并让学生张贴小鸟在井的什么位置从而明确井沿的具体位置。老师在教学中抓住本课的语言特点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在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C:\Users\hp\Desktop\新建文件夹\91390B33DE011879C1166B9242894D11.png

第二节课是由横溪中心小学许玉飞老师执教的《少年闰土》。老师围绕四件趣事,引领学生步步走进少年闰土的世界。同时,老师紧紧抓住“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这一问题主线品读四件趣事抓住对话,层层深入,引领学生走入文本。

C:\Users\hp\Desktop\新建文件夹\90A4A5AD37648DF055FCFD19720B963C.png

第三节课是由丹阳小学陈书悦老师执教的《司马光》。《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在教学过程中,以读代讲,读中促悟,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的朗读训练。老师亲自读,学生反复跟读,采用指名展示读、感受节奏美读、去掉标点练读、竖版排列激趣读,巧妙地将文言文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朗读闯关”的设计更是精妙,不仅调动了学生读文的积极性,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

C:\Users\hp\Desktop\新建文件夹\IMG_20221110_112740.jpg

第四节课是由谷里小学陈露老师执教的《伯牙鼓琴》。无朗读,语文。对于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文言文注重朗读也是不可或缺,从读中理解语义,在读中体会情感。课堂上,老师读、学生自读、划分节奏读指名读,陈老师紧紧抓住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借助注释、结合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学生们便能流畅说出文章大意,再次训练朗读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C:\Users\hp\Desktop\新建文件夹\D8778B8318D188A7697782ED4D56261D.png

针对四节课,翠屏山片片长、区学代陈健老师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和建议,如寓言故事对于低年级学生应着重理解文本,理解和揣摩故事主角的内心想法,才能提升学生的感悟,从而促进学生的朗读。小古文的教学,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教师的读应在前,给予学生以示范的作用。注释的出示,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应着重介绍注释的作用。小古文的学习可以借助插图,适当展开想象。小说的学习中背景资料适时、适当的补充,有利于加深对于文本的理解。

C:\Users\hp\Documents\Tencent Files\519333342\Image\C2C\73A351F65824F35424D501E79A832735.png

活动最后邵主任呼吁全体横小的语文教师们继续围绕本次教研活动主题,结合聆听的四节优质课继续讨论学习。

C:\Users\hp\Documents\Tencent Files\519333342\FileRecv\MobileFile\Collage_20221111_145835.jpg

教研活动让老师们乘教研之风,博采众山之石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教师们成长。在今后的教学中,新课标的理念必将耕植于每位教师的心田,语文老师们将会不断运用新理论和新实践充实自己,推动语文教学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