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理念下,生本课堂的构建与研究
发表日期:2022/5/13 14:54:10 出处: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 作者:刘迎华 有1082位读者读过
健康教育理念下,生本课堂的构建与研究
——横溪小学语文组青年教师教学研讨活动
一、研讨背景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我们把构建“生本”课堂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努力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以生为本”的良好局面。结合我校“健康教育”理念,在低年段教研组中开展“健康教育理念下,生本课堂的构建与研究”
二、教师沙龙
横溪中心小学低语教研组于2022年5月12日围绕“健康教育理念下,生本课堂的构建与研究”开展了听、评、研讨活动。全体低语教师在二(2)班共同聆听了朱玉兰老师执教的《雷雨》。
雷雨是夏日的精灵,是人们身边熟悉的一种自然景象。《雷雨》一课,用精练的文字,精美的插图,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瑰丽景象。夏日炎炎,一阵雷雨,为人们送来一阵清凉,迎来清新的空气,美丽的彩虹高挂天空,蛙声阵阵,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乐呵呵地在水中嬉戏。雷雨为孩子们的生活增添多少乐趣啊!本节课,朱老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结合课本资源,创设了生动、形象的课文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研讨实录:
在研讨环节中,朱老师先进行了简单的说课,交流了自己的课后反思和心得体会。
随后我们组内成员抓住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各抒己见,充分肯定了课堂的优点,也真诚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春阳:朱老师在导入时播放了一首儿歌——《夏天的雷雨》,让学生边听边猜歌名,学生听得仔细,借助欢快的歌词学生很快就猜出了歌名,从而自然地引入了课题,学生对雷雨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让儿童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习也是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
王莉:我认为健康的教育首先要给予孩子真实的教育。教学材料和题材都是围绕现实生活开展的,而不是虚构的,运用生活经验和经历来学习语文也可以更好地帮孩子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朱老师在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段落的划分上鼓励孩子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把老师的想法强加给学生。
霍宣伶:朱老师教学的《雷雨》这课,新颖独特,设计大胆,注重朗读,整节课学生表现积极活泼,而老师亲切的态度和宽容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自信,这也符合健康教育的理念。
高鸿雁: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实际,尤其是对知识储备不足的二年级学生,只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他们的知识储备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教学“压、垂”等字时,朱老师启发学生回忆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平台。朱老师鼓励的微笑,激励性的评价更是使学生畅所欲言,敢于表达,乐于表达,不着痕迹中语言训练,扎实到位。
四、结论与思考
生本观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此为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实现高效课堂的建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争辩的意识亟待加强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缺乏自信和独到的见解。
五、本次研讨活动存在的困惑
教师总是受教学进度的制约,采取哪些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构建生本课堂。
六、教后反思
《雷雨》该课属于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字优美、生活感强,同学们能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到雷雨将要到来的压抑、下雨的酣畅淋漓,雨过天晴的清新。
最初我的设计是只讲第一部分雷雨前,老师们在听过我的课之后提出建议:首先,简单的字可以换组词这种方式识记。其次,只讲雷雨前的部分,太过单薄。第三,这样一篇文章,文字扎实优美,为什么不学完呢?最后,把生字落实到最开始,同时把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落实到读。
于是我把这节课重新设计,生字的识记依旧还是重点,书写生字指导方面“雷、垂。”“垂”字横画、竖画为主笔,横画之间间距相当。在指导朗读方面,我主要抓住了“雷雨前的压抑”“雷雨中的酣畅”“雷雨后的美丽”让同学们反复读,反复感受,首先借助图片感受大雨将至的担忧、害怕,先说说自己的感受,再把这种感受读出来。雷雨下下来的急且大通过“哗、哗、哗”有节奏的停顿读出来。雨过天晴的美丽景色先欣赏一组图片,同学们再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投入进去读。
通过这次讲课,我认为读落实到每一次理解和表达中要更加简洁,把语文简单到“读”和“写”,读是我更容易忽视的一一个版块,所以能够让学生把文字真正读出文字的韵味才是当下低年级的教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