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汉字文化活泼泼地长在儿童心里
发表日期:2021/5/10 10:25:12 出处: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 作者:刘迎华 有986位读者读过
2021年5月7日下午,江宁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团队在宋萍校长的带领下,在横溪小学献了两节课,并进行了两场微型讲座。
王鑫老师教学有方,浓浓的古韵气息萦绕在整个课堂中,让在场的师生眼前为之一亮,受益匪浅。王老师所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小古文《杨氏之子》,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要求学生“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小古文的特点是言简意赅,在简短的语言文字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尤其是本篇小古文中风趣的语言表达。在本课教学中,王老师注重对学生的朗读训练,采用了开火车读、指读和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出小古文的韵味,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印象。结合学生之前学过的了解小古文意思的方法,让学生自由说一说意思,让学生在互动中知晓意思。对于文章重点句意的理解,如“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分析中,了解到人物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达,抓住了杨氏之子拿姓氏做文章的行为,感受杨氏之子思维敏捷的特点。王老师还列举了一个“黄”姓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应答之道,发散了学生思维,让学生对于人物风趣语言表达加深了印象。
周琴老师执教四年级《巨人的花园》一课,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无限的想象力,整个课堂氛围轻松愉快,真正让语文课“有趣、有情、有理”。周老师在课堂初始,就让学生观察屏幕上的图片,猜出图中的童话故事,学生们积极踊跃,让一位陌生的老师迅速与孩子们拉近了距离。接着顺势揭示本课《巨人的花园》,也是让学生观察图片,思考:你想象一下,这是一位怎样的巨人?学生答案不一,也为接下来学习课文内容奠定了一定的兴趣和动力。对于教材文本,首先教师要钻研透,知道要让学生把握什么。纵观整个课堂,周琴老师的教学设计和理念,无不体现着语文课的本质——综合性和实践性。周老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给予了充分表达和展示的机会,尤其是板书,让学生表达完继而板书在黑板上,这一做法也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去学习和实施。对于文本,周老师也是钻研透彻,这也使整个课堂的结构更加严谨和完整,自读完课文,让学生围绕“有孩子的花园和没孩子的花园”两个方面找到相关的段落,重点品析。
中年段学生的朗读还处于易培养的阶段,在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中,朗读也是教学的重点。周老师很有耐心,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也是采用了多样化的形式,并且通过教师范读交给了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让学生进步很大。印象颇深的是,周老师在识字教学方面更是别出心裁,如“啸”,为什么有一个长长的竖?因为声音尖而长。“惩”如何快速记住它?用你的心征服别人,让人家心服口服。“牌”跟“脾”进行对比教学,形象又具体,方便学生记忆,也让汉字文化更加有趣!
紧接着,齐武路小学的朱海林校长和滨河实验小学的宋萍校长为我们进行了两场微型讲座,朱海林校长的讲座主题为识字教学与写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朱校指出识字是低年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要让学生喜欢上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欲望。朱校也提出了几点提高识字效率的方法,比如依据字理学习汉字,激发识字兴趣,在识字中渗透汉字文化。写字是识字的基础,夯实写字基础,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是小学阶段识字教学的重中之重。这也为我们的识字教学指引了方向。
第二场微型讲座由滨河小学的宋萍校长主讲,宋校长的讲座主题是“让汉字文化活泼泼的长在儿童心里”。宋校引用了徐艳老师的一句话“汉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语文是金子,汉字是宝珠,我们不能做买椟还珠的事,那样的话,事倍功半。让汉字长在课堂,会让汉字教学更有情、有趣、有理。同时,宋校列举了几位老师公开课上的识字教学的例子,例如《山居秋暝》的“暝”,《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的“熨帖”一词,“辩、辨、辫”三个字的形近字教学,在这位老师的课堂上,实景演示,让同学扎了个辫子,让学生对汉字有最直观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入情、入景、入画。
二位校长的讲座让我们收获颇多,为我们的识字教学指引了方向。我们横溪小学的老师们也觉得醍醐灌顶。汉字是语文教学的根,作为语文教师要让汉字文化长在学生的心中,汉字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应该贯穿课堂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