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校本研修>>阅览文章

化蝶班读书汇报(三)

发表日期:2019/11/4 9:21:33 出处: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 作者:业梅 有1574位读者读过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溪中心小学  马洁

201911月1

IMG_6544_副本_副本.jpg

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我读了于永正老师写的一本书名字叫《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对于永正老师不陌生,下面我介绍一下于老师:于永正,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1962年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下面是他取得的成就和写的书我就不详细介绍了。

《我的为师之道》是于老师的“封笔之作”,是从教半个世纪的一次全方位的总结。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于老师不仅在儿童的心理特征、心理需求、认知规律、思维特点、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思考,还对什么是语文、什么是小学语文、学语文的规律是什么、怎么教小学语文不间断地进行思索与实践,并把自己的心得形诸于文字。在实践中,他认识到老师素养的重要性,从而坚持学习,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一章一章用心地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书中字字皆有情, 章章皆有意。下面我和大家分享我从这本书中得到的感悟,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用温厚润童心,童心未泯

(二)、用真情换真情,情真意切

(三)、用影响和激励促进儿童成长

(一)、用温厚润童心,童心未泯 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 做“性温”、“味甘”的甘草

2. 从没忘记自己曾是孩子

1. 做“性温”、“味甘”的甘草

那么为什么说于老师像甘草呢?朱有明老师说:“于永正具备甘草的品格。这是他与同事之所以相处得好,学生之所以喜欢他的原因之一。”朱老师还说:“永正像甘草一样温和——确切说是温厚。一个对学生如此温和和宽厚的人,学生能不喜欢吗?”

于老师如甘草般善解人意。面对学生的错误,于老师总是用微笑和幽默代替批评。一天,于老师讲《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看到一个孩子在课本上画金鱼,画了很多条,于老师把这个孩子的笔摁住,当时那个孩子慌忙地用手捂着满是金鱼的课本,惊恐地望着于老师。于老师微笑着说:“你把课文好好读,为课文插幅图,怎么样?”多么令人感动的笑啊,多么令人难忘的笑啊!

于老师如甘草般宽容大度。朱有明老师说:“甘草能与所有草药为伍,不但能“解百药毒”,还能提高其他药物的疗效。甘草有很强的包容性。”他还说:“包容就是宽容、大度,有气量,不计较。”有学生迟到,于老师从不批评,几块饼干给予关怀备至,换来学生内心的感动。

于老师如甘草般善于调和。甘草是伟大的中庸之道的守望者。于老师之所以赢得学生的喜爱,是因为他“深谙中庸之道”,懂得做事要把握好“度”。说得形象一点儿,就是“打了一巴掌,别忘了及时揉一揉”。在于老师眼中,中庸不是“知识”,不是“道理”,而是素养。

于老师在书中提到:作为老师,要和蔼亲切,温文尔雅,但一味地“温”是不行的,还必须“严”;但一味地严也是不行的,它会让教育变得更糟糕!同样的道理,“威”与“猛”、“恭”与“安”都要有“度”,切不可只执其一端。比如学生挨了老师一顿严厉的批评,一定会感到沮丧,甚至怨恨于老师,以至于产生抵触情绪。面对这种情况,于老师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第二天或第三天找一个恰当的理由,在班里郑重地表扬他。一次不行,至少两次。

  1. 从没忘记自己曾是孩子

教学《爱如茉莉》,为了帮助学生走进母女二人的内心,理解母亲“一愣”、“微红了脸”的内涵以及“嗔怪”的意思,体悟女儿想问又难以启齿的复杂心理。于老师在和学生分角色朗读时,竟然扮演女儿,没想到于老师能把女儿演的惟妙惟肖。男演女,大人演小孩,这种表演者与所饰角色的巨大反差,往往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收到特殊的艺术效果。这样的课结束后,学生会围着于老师,说于老师是他们的“大朋友”;听课老师们说他是个“老顽童”,也有说他“没长大”的。

于老师说认为小学老师最好“没长大”,“没长大”就是童心未泯

童心未泯的四个标志:

始终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

孩子气

理解和体谅学生

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想做

下面我重点讲一下理解和体谅学生:这里提到了后进生,于老师说:最考验我的是后进生,最最考验我的是既学习不好,又调皮捣蛋的学生。教育之所以会成为一门科学,成为一门艺术,就是因为学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没有差异,教育的价值大概就失去了大半。对于特别会转化后进生的老师,应当授予“教育艺术家”的称号。每当我要灰心时,甚至要选择放弃的时候,我便会默念这句话: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差异是永远存在的。差异是可以缩小的,但不能消灭。每个学生都渴望老师关注他、关心他,希望老师能亲切地对他一笑,亲切地和他说话,后进生尤甚。

于老师让后进生读两书:他说:一本叫“无字之书”,这本书就是我。我会努力让他们从我这本书里读出尊重、宽容、开朗、乐观、关心、耐心、一丝不苟。另一本书——有字之书,是我让后进生读的最重要的书。只有读书,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一个人。后进生一旦喜欢读书,且会读书,就会踏上实现彻底改变的快车道。至少在做人上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于老师还告诉我们和后进生家长交流沟通的诀窍,家长说:“孩子让您操心了”。于老师会说:“这一段时间没让老师操心”,接着他会说没让他操心的事例。当着家长和学生的面,于老师一般不谈学生的问题,尽量不让学生感到在教育他,这样学生会感到难堪。于老师还会和孩子说:“今后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对老师有什么要求,尽管对老师说,你也可以对妈妈讲,让妈妈转告我。”于老师还会悄声对家长说:“孩子在家里会说真话,只要听到对老师有什么不满的地方,您尽管对我说。”从于老师那里感受到他对孩子的理解和体谅,我想作为孩子的家长也能体会到,老师没有放弃他家的孩子,老师在关心他家的孩子。

于老师认为:只有童心未泯,才能体谅、善待后进生。于永正老师说:教了50多年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虽年过古稀,仍童心未泯,始终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对于新鲜事物总要去细细探寻。于老师从没忘记自己曾是一个孩子,那份源自内心的爱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会转化信念和意志,让教学充满智慧,充满情意。

(二)、用真情换真情,情真意切

于老师说,教育有一种最重要或者说最根本的力量——情。

  1. 让每一个学生感觉到老师喜欢他

  2. 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做

  1. 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老师喜欢他主要包括五点:一是做“样子”。二是用手来表达“喜欢”的意思。三是发挥“掌声”的赞赏与肯定作用。四是从来不吝啬“表扬”。五是授予学生“大王”称号。

一是做“样子”。不强求你喜欢每个学生,但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于老师经常这样做:讲课时,他“眼观六路”,会用亲切的目光看着每个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时,他会以专注、期待、鼓励的目光看着发言的人;他会把一些较易回答的问题请有困难的学生回答,或请他们读读课文中的某一段话。对学困生他会随机耐心辅导,尤其不能忘记学习有困难、性格内向的女生,因为她们不善于甚至羞于表达自己的诉求。学生的红领巾歪到一边去了,他会为他扶正;课外活动时,他会加入学生跳绳的行列;课间,他会找调皮男生掰手腕,并让他两只手!……“伴随这些‘样子’的,是于老师的微笑。微笑已经成为他的一张名片。脸上有笑,学生就有亲切感,而无惧怕感。”当然,微笑有时也会从脸上消失,但,于老师会很快找回它。

二是用手来表达“喜欢”的意思。用手摸摸学生的小脑袋;用手轻拍一下学生的肩;向学生跷起大拇指;做些提示性动作……类似的情况,可以说堂堂课都有,随处都有。

三是发挥“掌声”的赞赏与肯定作用。学生终于想出了正确的答案,终于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了,终于写出了一篇好作文,或者终于有一天默字没有一个错别字了,“于老师都要为其鼓掌。”因为“‘终于’的背后是学生的付出与艰辛,不容易啊!哪怕只取得些许进步,也应当为之鼓掌。

四是从来不吝啬“表扬”。“表扬”,最能让学生“感到”老师喜欢他。于老师经常这样表扬孩子:你的作文,语言通顺多了,这与你重视朗读有很大关系。”“你有很大的潜力。照这样下去,一年之后,你的作文会让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你说卞强朗读水平高,别人难以望其项背?不对?你好好练,准能超过他!”  ......于老师觉得相信和期待,也是表达对学生关爱的一种方式。

五是授予学生“大王”称号。于老师的班里有各种各样的“大王”,如故事大王、作文大王、读书大王、书法大王、数学大王、跳远大王、跳高大王、热心大王、动脑筋大王,等等,多数是根据条件评选的,也有个别的是于老师“封”的。凡评上的,都有奖状和奖品,奖品是于老师买的书。为了表示郑重,每本书都有老师的题词和签名,并盖有老师的印章。“我深知奖状的巨大的激励作用。”于老师说。

于老师认为:教育没有纯方法、技巧的东西,方法、技巧的背后有一个“情”字在做支撑;即便是对不喜欢的学生,一旦这样做了,也不会是冷冰冰的。他说:“我从教整整半个世纪了,很想找一些‘大’事来写,但没找到——其实是没有。……有的只是一些平平凡凡的小事。……但是,就是这么一堆近乎琐碎的‘喜欢学生的行为’,却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喜爱。”

  1. 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做

于老师说:“我从不认为我只是教语文的,我是教师,要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的方方面面。”他总是想儿童之所想,做儿童之所做,尊重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将培养儿童语文能力与精神成长融为一体。

他总是不遗余力地为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钓鱼、钓虾;认识苹果;走进军营;参观飞机、坦克;划船;参观王杰烈士纪念馆;拔草、捉虫;到农村朋友家作客;野炊......

他总是千方百计把“玩”的文章做足,让“玩”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垂钓活动,慰问五保老人和军属;军营一日,身着迷彩服挎着冲锋枪照相;认识苹果,举办展览,写说明,当讲解员,写通讯报道;学生毕业时,邀请同桌合影留念......

这些活动的细节会给学生留下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情!

(三)、用影响和激励促进儿童成长

1. “无言之教”影响深远

2. 激励是教育的伟大法宝

1. “无言之教”影响深远

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身教的力量和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于永正老师认为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行无言之教,老师必须有三大看家本领——写字、朗读、写作文,具备这三大本领,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首先,当老师的(尤其是语文老师),能写一手好字。

于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很高,练字是备课的重要内容,每课要求学生写的字,必先照着字帖练;要板书的词语,也要练,力求让板书的字成为学生的“字帖”。要琢磨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看准每笔的起笔、落笔,不练好每个字,不会善罢甘休。如:左,横短撇起笔高一些;右,横长,撇起笔稍低一些。班,中间的竖撇起笔高。奉,春字头的撇捺宁长勿短。凤,“又”要写得狭长,里面的空隙基本填满。这些可能在我们的课堂被忽视的细节,于老师关注他了,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班的孩子们。

于老师特别推崇张颂的《朗读学》一书。他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十分重视朗读。备课必先备朗读,上课必定朗读。朗读既是学语言,又是用语言。把课文朗读好了,什么语言呀,理解呀,情感呀,语感呀,表达呀......都有了。

朗读的关键是一个“情”字——因情用气,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于老师具有“见文生情”的功力。

于老师是叶圣陶先生倡导的“写下水文”的忠实践行者。他认为,“写下水文”是最好的作文备课。要求学生写的作文,他都要先“下水”。“下水”,便知“水”的深浅,便取得了指导学生的发言权。

“下水”的目的何在——示范、激励。

2. 激励是教育的伟大法宝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如果说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那么,它的第二个名字便叫“激励”。于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小学生上课时偷看一本刚买来的小说,被老师没收了,并叫他回家把家长请来。这个孩子想:请爸?爸厉害,会打我。请妈?妈和爸一个鼻孔出气,把此事告诉爸,还免不了挨打。请外婆?对,外婆好。于是他来到外婆家,把此事告诉了外婆。外婆到学校去了,很长很长时间才回来。这个孩子害怕地问:“外婆,老师说什么了”外婆说“嘿!老师夸你呢。他说你从小喜欢看书,

说不定长大了能成为作家。这不,老师叫我把书给你带回来了。”这个孩子深受感动,也深受鼓舞,从此更喜欢读书了。孩子长大后,他果然成了作家。一天,师生聚会,老师对这位作家说:“我对不住你呀!上小学时不该没收你的书,更不该叫你请家长到学校来,现在,我把这本书还给你......”原来外婆的那本书是她跑到书店买的,这个作家在心里说道:“外婆不懂教育,但她懂得关爱和激励。”

夸美纽斯说:“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周弘先生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压根儿不把学生当回事,也就谈不上尊重和赏识,激励也就无从说起。老师每接一个新班,就学生的外表而言,让他喜欢的不多,但不到一个月,他就会觉得每个学生都很美。这就应了罗丹的一句话:“不是因为美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相处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可爱的地方,因此也就觉得他们都美,不是有人说的那样,是因为“看惯了”。当于老师感到每个学生都很美——至少让他看得顺眼——的时候,激励的法宝他会运用得更加纯熟而自然。他的班级就会进入一种非常融洽、和谐的境界。“文革”期间,社会动乱,但于老师教的每一个班都能井然有序、按部就班地上课、搞活动。为什么?原因之一,是因为他尊重学生,喜欢学生,于老师会激励他们。尊重,是民主对话的基础;爱,是赏识、激励的前提。但,激励是大有讲究的。于老师归纳了激励五条“原则”:

1.针对性原则;

2.实指性原则;

3.引领性原则;

4.及时与重复性原则;

5.鼓动性原则。

下面分别说说。

1.针对性原则。所谓“针对性原则”,就是说激励要有的放矢。第一个“的”,是针对所有学生的特长(尤其是后进生的特长),加以“放大”,使特长更长,使每个学生都有信心,脸上都有阳光。第二个“的”,是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放大”该环节随时出现的“闪光点”,使其日渐长进。

学生李明一直为数学成绩不好而沮丧。一天,又在为一次数学测验不及格而抹眼泪。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也是这样的,没有十全十美的。就拿李明来说吧,虽然数学成绩不理想,但画画水平很高。”说到这里,他指着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李明画的插图说:“看,黑板报的插图多美呀!咱班在绘画方面能与李明比肩的不多吧?”顿了顿,于老师一字一顿地说:“李明李明,画画最行!”李明脸上逐渐有了阳光,眼睛明亮起来。中学读完之后,他通过自学,取得了美术大专文凭,成了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师。

在于老师的激励下,后进生们的“亮点”,越来越亮,他们的脸色也越来越阳光。

朱飞飞对标点符号似乎不敏感,丢三落四的。特别是写人物对话时,常常不点引号,有时顾前不顾后——前引号点了,后引号没了。“后引号呢?飞了?”于老师把“飞”说得很重,他笑了。于是,于老师让他天天抄一句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只抄一句,不准抄错标点符号。两个星期下来,丢三落四的毛病改了。于老师让他在班里介绍经验,并给他戴了一顶“进步飞快”的“高帽子”。于老师说:“朱飞飞作文中的引号再也不飞了。”全班小朋友会心地笑了。

许多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都是在于老师这样不断的激励中逐渐改观的。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自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一个学生一个样。于老师每接一个班,至少得用一个学期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掌握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励才会做到“有针对性”。

2.实指性原则。“实指性”指的是表扬要实事求是。首先,表扬得有事实,有事实,表扬才站得住,学生才信服。其次,表扬的话要恰如其分,不能空泛。大而空的表扬,朦胧诗似的评价,学生听不懂,不得要领,更不能把“预设”好的评价语,在课上硬套。即使“套话”勉强说得过去,但激励的作用也不会太大,因为它不是发自老师本人的内心。有的老师听于老师的课时,专门记他表扬、评价学生的话。有一位老师因为有一句话没记下来,下课后,专门跑来问于老师,那句话是怎么说的。他说:“对不起,忘了。”老师上课的评价语更应是自然的流露!一个尊重学生、欣赏学生、思维较为敏捷的老师会应付自如地说出得体的评价语。

“你真棒”、“你真好”之类的话可以说,但总是这么说,就空了。“棒”在哪里?“好”在何处?这样说就有“实指性”了:

——你写的字真棒!有点柳体的味道。

——你朗读得真好!正确、流利,一点错误都没有。

——我很欣赏你朗读的语气,就像说话那么自然!

——你居然会正确地使用分号,说明你头脑很清晰!

——你的手风琴独奏《打虎上山》节奏很好,轻重快慢处理得好。

——你妈妈说,你在家里很能干,房间都是自己整理。

实指性越强,学生越听得明白,激励性就越大。

于老师为什么主张批改作文多眉批、少总批?就是因为眉批的实指性强,总批往往流于空泛。

3.引领性原则。顾名思义,所谓“引领性”,就是激励的话要对学生起引领、导向的作用。

例如,于老师想让学生在说话、习作中学会“引用”这种修辞方法,于是,他先运用例文,告诉学生什么叫“引用”以及“引用”的作用;然后提示大家在课外阅读中关注“引用”,并搜集例句、例段;接下来找时间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引用”的表达作用,以及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引用”的;进而,倡导学生在习作中尝试“引用”。在习作中,凡是“引用”恰当的,一一表扬。这种表扬,就有引领、导向的作用。一个学期下来,多数学生掌握了“引用”这种修辞方法。

激励要着眼于育人:“虽然朱雷的发言是反驳李挺的,但李挺一直在平静地听,有君子之风。”“虽然这次刘卓薇落选了,有人还对她说是老师偏向才使她没评上优秀学生,可是她——大家看她的表情——始终是微笑着的。她的名字改为‘刘卓微笑’更合适!”这样的激励语言,对全班学生都是一种引领——引领学生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正确对待学习教育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一切都在细枝末节里。正是这些细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引导着学生。

京剧界流行这样一句话:“越细越有戏。”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当老师的。

4.及时与重复性原则。表扬、激励要及时,事情过去很久了,再去赞扬就失去了意义。如果说别的事可以拖一拖,那么赞扬不能拖。对突出的事迹、表现,还要重复赞美,而且要当众赞美。这样,会增强被赞美学生的荣誉感,对其他学生的示范、引领效果会更明显。

即时表扬最便当。

写字课上,遇到写得好的字——哪怕只有一个——于老师也会举起来让大家欣赏,并指出好在哪里。现在有了多媒体,把字放大,投映在大屏幕上让大家欣赏,效果更佳。

学生写作文时,一旦发现写得精彩的——哪怕准确、生动地运用了一个词语——于老师会立刻读给大家听。有时只是点名:“某某的开头太新颖了。”“某某的语言描写太生动了。”

这样的话,既有激励作用,又有鼓动、引领的作用。

还有一种重复性的赞美叫“赞不绝口”——经常说,反复说。

——安路,下午放学回家还为奶奶拉手风琴吗?孝顺啊!

——张明最近画什么了?你送我的那幅油画谁看了都说好!

——蔡苏,钢琴弹得怎么样了?争取过五级、六级!

类似的话,于老师几乎是挂在嘴边上的。

美国的伍尔本在《黄金阶梯:人生最重要的20件事》一书中写道,肯定别人是我们所能拥有的一个最有价值的技巧。肯定别人是容易的、有趣的,又会得到美好的结果。我们愈肯定别人,愈会从中得到益处。我们肯定学生的哪怕一点点的进步与长处,都会收获“美好的结果”。

5.鼓动性原则。所谓“鼓动性”,就是说表扬、赞美要真诚、动情。轻描淡写、面无表情的鼓励与肯定,学生会不以为然,甚至不领情。什么是真诚的表扬,什么是随意说说,学生能听出来。于老师从来不敢把小学生当作小孩看待。

读三年级了,张斌的作文只能写三四行,相当于二年级的“写话”。有一次,虽然文章写得仍很短,但竟没出现一个错别字!这对他来说,已属不易。于是,于老师在班里表扬了他,说:“如果下次作文,张斌还没有错别字,全班同学为他唱一首歌。至于唱什么歌,由张斌来点。”学生们热烈鼓掌,张斌激动不已。下课了,他还坐在椅子上埋头写。写完了,他把草稿递给于老师,说:“于老师,您看有错别字吗?”经过于老师“审查”和指点过的作文,不但无错别字,而且内容也充实得多了!评讲时,于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咱们要言而有信,为张斌唱一首歌。张斌,你点吧!”全班同学拍着手,动情地为他唱了一首歌。从此,张斌每次作文都力求消灭错别字,并力求写得具体一点,通顺一点。

鼓动性的大小、强弱,取决于老师的情——是否真情、动情、热情。老师夸赞的话固然重要,但倘若无情,那话就是苍白的、冷冰冰的了。同样说“你真棒”,面无表情地说、冷漠地说和微笑着说、热情地说,给学生的感觉是迥然不同的。学生不但在乎老师说什么,更在乎老师说话的表情、语气。

人生是花,语文是根。我知道,于老师已将知识、理论融入肌体与灵魂,并能转化为行为,并成为生命的自觉与自然。他的文化品格,他的学识修养,他对教育的态度,他对语文的情感,他对学生的关爱,就是一种“范本”,不仅给我们树立榜样,更是提醒我们要反躬自问,以善修德,以积极的态度去尊重规律,滋养天性,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他自己,让每一个孩子真实善良、快乐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