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校成为优美的花园、心灵的乐园、和谐的家园
发表日期:2008/1/25 9:29:27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166位读者读过
让学校成为优美的花园、心灵的乐园、和谐的家园
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 宋萍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提升学校文化内涵的需要,是提高育人水平的需要。我校应在原有的基础上,立足实际、追求实效,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开创性的营建校园文化氛围,下面,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精心设置校园环境,做到步步有景,处处育人,让学校成为蓓蕾绽放的花园。
其一,注重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和香化。
在花草树木的选择上,保证春季百花争艳、夏日绿树成荫、秋天果实满枝、隆冬腊梅飘香,师生们步入校园,犹如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大花坛。
其二,打造特色楼道文化。
楼梯间墙面上,可以张贴可爱的卡通形象,用童谣的形式提示小学生:“上下楼梯要小心,轻声慢步靠右行,不翻栏杆不跑跳,礼让师长讲文明”;
走廊上,各班分配一块让学生展示才华、放飞童心的活动园地,每月按照学校德育的主题更换内容(如“寒假暑假成果展”、“可爱的家乡”、“英雄在我心中”、“民族精神代代传”等),不限形式、不限材料,不限色彩,只要求学生充分动手参与,让千姿百态的“活动园地”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
其三,以校园生活、师生风采为主题,制作大型艺术墙。
可以开辟“学校成果展览、教师三笔字展示、做守法小公民、创平安校园、做健康卫士”等宣传专栏,丰富校园文化,开拓师生的视野。
二、坚持以人为本,张扬个性,构建孩子成长的乐园。
一所学校,不仅要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更要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学校应书墨飘香,歌声飞扬,凸现人文关怀;学校应是孩子们的天堂,他们在这里尽情地展现童真,放飞童心,主动地探索,健康地成长。
书墨飘香伴童心
“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睿识。
“年少的时候,有智慧的头脑去读书,快节奏的社会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如何自信勇敢地面对竞争?我想,每个人都会在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读书让我们成熟,让我们坚强。”
是啊,阅读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们的一生,一个人物可以感动人的生命。让孩子们从小就与书为伴,在阅读中丰富生命,在感动中自觉成长。这正是我校培植校园文化之目的。
购买新书,建立班级图书角,充实阅读资源;开设每周一节的“自由阅读课”,提供相对集中的阅读时空,广播站开辟读书专栏。利用一切手段引导着师生投身于读书,钟情于阅读。
“向你推荐一本好书”演讲、“读书辩论会”、“古诗文诵读”比赛、读书“金点子”征集……活动可以多方面开展。
“凡人哲语”启心智
“学习不怕起点低,就怕坚持不到底”、“真情往往在小事后闪现”、“奥运会上要和对手赛跑,人生中要和时间赛跑”、“相互信赖,世界才更美好”、“诚实是人与人之间友谊的桥梁”、“奇迹不是等来的,而是创造的”、“成功属于自强不息的人”……稚嫩、质朴的“哲语”,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童心的世界。
为何展示的不是名人画像、名人名言,而是学生的“凡人哲语”呢?因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少年儿童,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名人名言,浓缩了先贤们对人生的感悟,闪耀着崇高理想、高尚情操的光芒,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很大的教育作用、激励作用。而名人名言只有触及学生的心灵,学生有所感悟才能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从中汲取成长的动力。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可以以“感悟名人,让童年更精彩”为主题,开展 “寻访名人足迹”、“我喜爱的一句名言”演讲,“我的心语”征集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一句句“凡人哲语”犹如一颗颗珍珠闪烁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凡人哲语”给孩子们信心,给孩子们勇气,还给孩子们热情与智慧。
“凡人哲语”成了无处不在的向真、向善、向美之声,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大餐。
校园飞歌冶性情
关注校园流行歌曲,不知何时,“两只蝴蝶”飘满了校园的天空,“爱大米”的老鼠游荡在校园的大地。扪心反思,我们曾经歌唱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哪里去了?我们曾经“荡起的双桨”还有几人在唱?校园流行歌曲的主旋律是什么?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培养健康向上的音乐情趣?
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寻找远去的校园歌曲,让孩子唱着校园歌曲成长,成为教育者智慧而诗意的选择。演唱校园歌曲,要成为我们允公的一种实实在在的文化。
讲座:音乐知识ABC。在全校普及音乐知识,认识校园歌曲、流行歌曲、民歌等各种类型的歌曲;指导学生掌握传统唱法、美声唱法、音乐欣赏等基本常识,知而后行。
征集:人人推荐歌曲。不光教师推荐,还充分发动学生去搜集,自己会唱的,爸爸妈妈唱过的,爷爷奶奶唱过的……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座谈,开展学生投票,挑选精典的、适宜学生演唱的歌曲。
学唱:全员参与。音乐课,老师在教课本内容时,挤出时间精心教唱校园歌曲;晨会课,班主任首先组织学生唱“三歌”(国歌、队歌、校歌);集会时,全体学生齐唱校园歌曲。学校举办艺术节,举行校园歌曲歌咏比赛,评选百名小歌手。
一首首热情奔放的革命歌曲,一曲曲活泼欢快的少儿歌曲;学生口唱之,耳闻之,心咏之,在潜移默化中起着悦耳目、振精神、冶性情的作用。
道德行为多奖励
打破传统德育工作中以“禁止”、“防堵”、“限制”为主的方法,通过正面鼓励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解放个性。把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所表现的优秀道德行为公布在学校的“优秀道德行为公示栏”和各班的宣传栏上,并以优秀积分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给不同档次得分的同学以不同的奖励:如50分可获得电子阅览室的准入卡,80分校园广播表扬,100分可当回出旗(护)手,150分可参与大中队干部竞选,200分可参与各类先进的评选。这样,通过正面鼓励的形式宣扬优秀道德行为,帮助学生找到身边鲜活的学习榜样,让学生的点滴进步和闪光之处得到肯定,让抽象的德育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激励他们不断追求进步,崇尚真、善、美。
三、狠抓全校师生文明形象建设,营造团结友爱、和谐温馨的家园。
一方面是在办公室张贴《新世纪教师格言》、《教师十条禁忌语》,时刻提醒教师规范语言,走进孩子的心灵;配上梅兰竹菊四幅画,要求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具有梅兰竹菊的品格。
另一方面是在言行举止上严格要求每一位教师,以潜移默化感染学生。要求随时保持办公用品、书本摆放整齐,用过的物品归回原位,不得乱扔乱吐乱倒,不得边走边吃东西,不得勾肩搭背、大声说笑,不得在校内骑车,不得在升旗等集会活动带挎包、交头接耳,见地上杂物主动拾起,见学生行礼主动还礼等等,随时随地为学生作表率。
其三引导教职工人人做到“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在教职工考核细则中,实施 “优秀职业道德加分”制度,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关爱学生”、“爱校如家”的典型事迹进行加分,并及时在教职工大会上进行表扬,让身边典型的人物和事迹激励人人争当师德标兵。
第四长期开展“弯弯腰、伸伸手、动动脑”活动,号召同学们无论在校内校外,只要看见地上有垃圾就主动弯腰拾起,像吸尘器一样,使自已路过之处、停留之处、活动之处不留下任何垃圾。同时,主动完成一些自己力所能及、举手之劳的事情,为建设家乡、美化校园、方便他人做出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