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年级语文组二级培训
发表日期:2018/6/12 9:50:14 出处: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 作者:业梅 有2528位读者读过
中高年级期末命题框架
2018年6月7日星期四
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组织了中高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在六(2)教室进行二级培训。传达了区教研室周老师关于中高年级期末命题框架,由王芳老师深入细致地向全体参训教师进行了讲解,我相信大家一定在教导处的帮助和宋校的指导下逐步慢慢理解、适应、开展、掌握文件精神。
\
具体内容如下:
苏教版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命题框架
试 题 描 述
测试内容测试目标权重
识字与写字
35%识字
正确识记学过的汉字字形:能正确默写本学期所学字词10-12
正确识记学过的汉字字形:辨别形近字、同音字、音近字6-8
读准所学过的汉字字音,包括纠正地方音、误读音,结合语境读准多音字4-6
理解本学期所学字、词、成语的基本意思,并能在语境中恰当使用8-12
书写正确、端正书写常用汉字3-5
阅读
35%语言积累默写指定课文及指定语句4-8
默写指定的古诗词,领悟诗词大意5-8
阅读理解(应用性阅读、文学性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包括提取单一信息、多个信息、提取位置、显隐程度不同的信息。 8-14
形成解释的能力,体会关键词句、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情意。6-10
初步把握文本大意的能力。知道文本的主要内容,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包括能把握自然段的大意,感受到文本描述的主要形象,了解文本叙述的事件。 4-10
做出评价的能力。能表达自己对作品中人物、事物的感受。 2-4
表达
30%书面表达应用性习作,书写“建议书” 8-10
文学性习作 20-30
备注:
一、测试内容选择
【识字与写字】
考核目标字词须是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字词,其中,有默写要求的均应是四会字。
【阅读】
考察学生词句片断积累与阅读能力的形成。为减轻不必要的负担,词句片断积累笔试应更注意经典性。我们推荐1.《燕子》第一、二自然段;2.《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3.《三顾茅庐》第三自然段“他们来到隆中……景色秀丽宜人。” 4.《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 5.《练习6》小池 6.《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四自然段。
阅读选文可选取以“以获取信息为主要目的”和“以获得文学体验为主要目的”的两种文本进行相应能力形成的考察。卷面上供阅读检测的文本字数总量在700-1200字。为保证阅读检测的信度和效度,学过的文本不在检测范围内。
【习作】
习作考察一篇,也可以考察两篇。考察两篇应以“小+大”方式,可以是“应用性习作+文学性习作”,也可以是“片断写作+整篇写作”。
二、评分标准制定
【识字与写字】
汉字的音形义重点考察记忆和理解的准确性。每一道小题赋分要针对具体考察点,不在形式、态度等其它方面扣分。书写可从“规范、端正、整洁”角度赋分,美观不列为期末测试考察标准。
【阅读】
在阅读中积累部分重点考察记忆的准确性,包括语句中汉字使用的准确,不得有错别字。
阅读考察是从“提取信息”“形成解释”“整体把握”“做出评价”几个维度检测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因此赋分应看学生答案所呈现出的阅读思维水平。提取信息的能力, 可以将提取信息的完整程度以及显隐程度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指标。形成解释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可以将学生对文本中具体内容理解的角度和深度,以及利用文本信息的程度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指标。对于做出评价能力, 可以将学生评价的角度以及利用文本信息的不同程度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指标。
【习作】
应从多角度考察学生的能力,包括“选择材料——围绕主题选择真实、典型、 生动的材料”“组织材料——安排材料,理清表达的顺序,根据需要安排好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等”“语言表达——恰当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清楚、通顺的表达,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等方面能力。“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语言表达”的权重可参照“2:3:5”的比例,“书写及卷面”另赋分值。
苏教版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命题框架
试 题 描 述
测试内容测试目标权重
识字与写字
30%识字
识记学过的汉字字形,能正确默写本学期所学字词8-10
识记学过的汉字字形,辨别形近字、同音字、音近字4-8
读准本学期所学汉字字音,包括纠正地方音、误读音,结合语境读准多音字3-5
理解本学期所学字、词、成语的基本意思,并在语境恰当使用8-12
书写正确、端正书写常用汉字,注意行款整齐,尽量做到美观2-5
阅读
35%语言积累默写指定课文及指定语句4-8
默写指定的古诗词,领悟诗词大意6-8
阅读理解(应用性阅读、文学性阅读、任务性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包括提取多个信息进行比较、提取隐含信息,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等。 6-10
形成解释的能力。包括推想辨别关键词句、标点符号、常用修辞手法在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及情感,根据文中信息对形象、情感、观点、态度合理解释。 6-12
初步把握文本大意的能力。知道文本的主要内容,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尤其是隐含在文字里的态度和观点。能把握自然段的大意,对内容、形式与表现文章中心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或分析。能基本理清表达顺序, 4-8
做出评价的能力。包括解释所记叙事件的意义、阐述读文的感受、对某些问题的认识的情况;对主要形象做出评价。 2-6
表达
35%书面表达应用性习作 ——“新闻报道” 5-15
文学性习作 20-35
备注:
一、测试内容选择
【识字与写字】
考核目标字词须是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字词,其中,有默写要求的均应是四会字。
【阅读】
考察学生词句积累与阅读能力的形成。为减轻不必要的负担,词句片断积累笔试应更注意经典性。我们推荐 1.《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五、六自然段。2.《古诗两首》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 3.《二泉映月》第四自然段“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倔强的呐喊……”第五自然段“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恬静而又激荡。”4.《七律 长征》 5.《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处净慈寺送林方子6.《灰椋鸟》第四自然段“先回来的鸟……与熟悉的伙伴会合。”第五自然段“树林内外……俱乐部。”
阅读考察选文可选取以“以获取信息为主要目的”“以获得文学体验为主要目的”以及“为完全任务为主要目的”的三种文本进行相应能力形成的考察。卷面上供阅读的文本字数总量应在1000—1500字。为使阅读检测有信度和效度,学过的文本不在检测范围内。
【习作】
习作可以考察一篇,也可以考察两篇。考察两篇应以“小+大”方式,可以是“应用性习作+文学性习作”,也可以是“片断写作+命题写作”。
二、评分标准制定
【识字与写字】
汉字的音形义重点考察记忆和理解的准确性。每一道小题赋分要针对具体考察点,不在形式、态度等其它方面扣分。书写应从“正确、美观、行款整齐”角度赋分。
【阅读】
在阅读中积累部分重点考察记忆的准确性,包括语句中汉字使用的准确,不得有错别字。
阅读考察是从“提取信息”“形成解释”“整体把握”“做出评价”几个维度检测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因此赋分应看学生答案所呈现出的阅读思维水平。提取信息的能力, 可以将提取信息的完整程度以及显隐程度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指标。形成解释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可以将学生对文本中具体内容理解的广角、角度和深度,以及利用文本信息的程度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指标。对于做出评价能力, 可以将学生评价的角度以及利用文本信息的不同程度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指标。
【习作】
应从多角度考察学生的能力,包括“选择材料——围绕主题选择真实、典型、 生动的材料”“组织材料——安排材料,理清表达的顺序,根据需要安排好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等”“语言表达——恰当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清楚、通顺的表达,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等方面能力。“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语言表达”的权重可参照“2:3:5”的比例,“书写及卷面”另赋分值。 考察片断写作只从“组织材料”“语言表达”两方面赋分。
苏教版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命题框架
试 题 描 述
测试内容测试目标权重
识字与写字
25%识字
正确识记学过的汉字字形,能正确默写本学期所学字词6-8
正确识记学过的汉字字形,辨别形近字、同音字、音近字4-6
读准本学期所学汉字字音,包括纠正地方音、误读音,结合语境读准多音字3-5
理解本学期所学字、词、成语的基本意思,并在语境恰当使用6-8
书写正确、端正书写常用汉字3-5
阅读
40%语言积累默写指定课文及指定语句4-6
默写指定的古诗词,领悟诗词大意4-6
阅读理解(应用性阅读、文学性阅读、任务性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包括提取多个信息进行比较、提取文叫隐含信息,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6-10
形成解释的能力。包括推想辨别关键词句、标点符号、常用修辞手法在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及情感,根据文中信息对形象、情感、观点、态度合理解释。 6-12
初步把握文本大意的能力。知道文本的主要内容,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尤其是隐含在文字里的态度和观点。能把握自然段的大意,对内容、形式与表现文章中心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或分析。能理清表达顺序。 8-12
做出评价的能力。包括解释所记叙事件的意义、阐述读文的感受、对某些问题的认识的情况;对主要形象做出评价。 4-6
表达
35%书面表达应用性习作 5-15
文学性习作 20-35
备注:
一、测试内容选择
【识字与写字】
考核目标字词须是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字词,其中,有默写要求的均应是四会字。
【阅读】
考察学生词句积累与阅读能力的形成。为减轻不必要的负担,词句片断积累笔试应更注意经典性。我们推荐1.《长江之歌》第一自然段“你用甘甜的乳汁……你有母亲的情怀。”2.《三亚落日》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夕阳也渐渐……光与彩。” 3.《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五自然段“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擦伤鼻子。”4.《练习2》夏日绝句。5.《词两首》如梦令、渔歌子 6.《夹竹桃》第四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它把影子……变成活画了。”7.《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8.《孔子游春》第二、八自然段。
阅读考察选文可选取以“以获取信息为主要目的”“以获得文学体验为主要目的”以及“以完成任务为主要目的”的三种文本进行相应阅读能力的考察。卷面上供阅读的文本字数总量在1200-1800字。为使阅读检测有信度和效度,学过的文本不在检测范围内。
【习作】
习作可以考察一篇,也可以考察两篇。考察两篇应以“小+大”方式,可以是“应用性习作+文学性习作”,也可以是“片断习作+整篇习作”。
二、评分标准制定
【识字与写字】
汉字的音形义重点考察记忆和理解的准确性。每一道小题赋分要针对具体考察点,不在形式、态度等其它方面扣分。书写应从“正确、美观、行款整齐”角度赋分。
【阅读】
在阅读中积累部分重点考察记忆的准确性,包括语句中汉字使用的准确,不得有错别字。
阅读考察是从“提取信息”“形成解释”“整体把握”“做出评价”几个维度检测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因此赋分应看学生答案所呈现出的阅读思维水平。提取信息的能力, 可以将提取信息的完整程度以及显隐程度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指标。形成解释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可以将学生对文本中具体内容理解的角度和深度,以及利用文本信息的程度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指标。对于做出评价能力, 可以将学生评价的角度以及利用文本信息的不同程度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指标。
【习作】
应从多角度考察学生的能力,包括“选择材料——围绕主题选择真实、典型、 生动的材料”“组织材料——安排材料,理清表达的顺序,根据需要安排好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等”“语言表达——恰当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清楚、通顺的表达,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等方面能力。“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语言表达”的权重可参照“2:3:5”的比例,“书写及卷面”另赋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