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课题——找准教研、科研结合点
发表日期:2017/3/11 14:03:23 出处: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 作者:曹胜利 有2120位读者读过
昨天下午,我校教科研带头人曹老师做了《个人课题——找准教研、科研结合点》的专题讲座,和大家探讨了教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告诉我们开展个人课题研究是将教研、科研很好地结合起来的一条高效途径。
下面是讲座摘要:
个人课题——找准教研、科研结合点
一、 教育科研课题方案的设计
(一)课题名称。
要求:1.简明、贴切、清晰。2.常用陈述式句型表述。
(二)课题界定。
要求回答"什么是"的问题,说明课题名称及其关键词和重要要领的定义、涵义及来源。方案设计的许多内容将由此发出去。科学的课题界定有利于使研究内容和活动切题,防止研究目标和方向的转移或使研究范围任意扩大或缩小。
(三)研究背景与意义。
要求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研究"的问题。可说明:
1.研究原因。具体说明:
(1)时代背景。用以说明研究者选用的新的社会参照标准。
(2)针对问题。说明根据新的社会参照标准的要求,本课题试图解决的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3)学生发展的需要。
(4)学校发展的需要。
2.本课题研究的先进性。
说明本课题的研究切合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与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可说明:
1.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确定对象的代表性
2.根据统计学要求推算研究对象的数量
3.通过前测对实验对象和对照对象进行等化处理或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研究对象和对照对象。
(五)研究思路。可说明:
1.研究假设。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中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结果所做的猜测,即对课题中涉及的两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
2.指导理论。主要说明原理性理论。
3.研究目标。独特的研究课题应有独特的研究目标。表述时要注意顾名思义、切题、个性化。作为应用性研究课题至少说二点:
(1)研究目标。也称中介目标、自变量。即解决问题的对策。常简述如何操作,包括途径、策略、方法和模式等。
(2)学生发展目标。也称教育目标、因变量。常简述由于实施上述操作,学生发展将如何。
(六)因变量及其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要求:
1.将前述因变量分解为指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
2.说明评价指标的测试及观察判断方法
3.设计好相应的统计表格
(七)自变量与无关变量的操纵与控制。说明:
1.自变量的操纵与控制
(1)明确每一自变量的操作原因
(2)明确每一自变量的操作规范,将方法化为方式,并体现先进性。如说"模式",则按"模式"要素分别说明规范要求。
(3)规范操作
2.无关变量的操纵与控制
(八)研究方法和设计逻辑。可说明:
1.研究方法。说明每一研究方法用于什么(试介绍教例研究法、问题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
2.设计逻辑。说明如何取样,绩效如何反映。
(九)预期研究成果。可说明:
1.研究报告2.其它论文3.专著4.音像资料5.典型教案6.教具学具(含课件)等
(附鉴定材料:①主件:研究报告;②附件:有关研究的支撑性材料;③研究工作总结)
(十)研究步骤及进度。可说明如何实施目标管理;规定时间、明确责任、计量成果等。
(十一)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可说明:
1.课题研究的类别。说明是独立课题还是集体课题。如果集体课题,则要说明如何分工协作。
2.课题研究的组织形式。说明是集体研究式、总分协作式还是纵何分层式研究形式。
3.相关人员的分工及职责等。
(十二)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可说明:
1.人员保证;2.策略保证;3.经费和物质保证;4.机制保证等
二、 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对于范围比较大,时间又很长的课题来讲,大家在总的方面,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导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现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错误。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我们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我们这个课题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报告、论文、专著、软件、课件等多种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就没有完成。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
三、教育科研报告的撰写
教育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是:
1.研究报告的题目
研究报告的题目就是课题的研究报告。如“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能力训练报告”;“‘成功教育'实验报告”;“‘和谐教育实验'阶段性成果研究报告”;“‘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实验报告”;“利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结构,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初中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报告”等等。一般在题目下面都应该写清楚课题研究组或课题研究报告撰写人姓名。
2.研究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就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有如“引言”的功能。这部分主要内容是写清楚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背景、价值和意义,以及这一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成果、现状,研究这一课题预计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理论框架。
3.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这一部分主要写明进行这一课题研究所选用的方法。
4.研究的结果
课题研究的结果是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内容。这一部分要求客观、真实地对研究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既要有定性分析,也要有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实际上就是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和逻辑分析,因此,在定性分析时要避免研究者主观判断,以陈述研究所取得的事实为主。这样的目的是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到下一部分对这一研究结果的讨论中去。
5.结论部分
结论部分就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或课题假设给出一个答案,要求简明扼要。在这一部分中也可以对研究中有待于解决的问题给予指出。
6.参考资料和附录
在这一部分,可以对研究报告中所引用的或者是提到的资料注明其出处来源,以备读者进行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