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教研组>>低语组>>阅览文章

苏教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发表日期:2016/5/28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阮 弘 有749位读者读过

苏教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横溪中心小学 董玉梅

【单元整体概述】

本单元有4课识字,分别采用了词串识字、看图会意识字和转转盘识字这三种形式,词串识字这种形式借鉴了传统识字教材的呈现方式和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将意思相关的词语集中在一起,分别看,是排列整齐的几组词语;整体品,则意义关联。读之,押韵上口,便于记诵。这种新的韵语识字形式,极大地拓展了识字教材的教育功能。

《识字5》围绕“夏天”,将12个词语按照一定的联系排成4行,分别介绍了夏季特有的气象、瓜果、昆虫和小动物、花卉,易于诵读。主要培养细致观察的习惯,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课文配有插图,为学生了解夏季特点和识字识词创设了情境,使识字识词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极富生活气息和童趣。

《识字6》围绕夏天的乡村夜晚,把12个词语按一定的联系排成四行,一、二、四行押韵。与前面识字课文不同的是每一行最后的词语都是三个字,这种形式的词串读起来富有七言诗的韵味,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课文配有相应的插图,图文对照,既有利于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词语,又能把学生带入夏天乡村夜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遐想。

《识字7》主要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通过形象的图画显示“从、众、林、森”等是由基本字“人”或“木”累加起来的,揭示了字义。字词下面的两首儿歌,说明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也为识字识词提供了语境。两幅插图,分别体现了两首儿歌的意境。图文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儿歌。

《识字8》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树立学好汉字的信心。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利用转盘图,显示基本字“青”换上不同的偏旁可组成“清、晴、睛、请、情、蜻”等字,揭示了这组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转盘图”下面是这组字和它们组成的词语。第二部分是一首儿歌和插图。儿歌编入了新学的大部分字词,为学生理解字词提供了语言环境,插图再现了儿歌的内容,给人以美的享受,又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儿歌。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让学生在识字识词的同时,了解构字的特点,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激发主动识字的兴趣。

《练习5》安排了5个项目,内容包括认清笔顺、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铅笔字和口语交际。

在教学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 、看图感知,建立表象。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初步了解相关形象或事物。

2 、利用已有经验,自主识字。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已经掌握的识字经验,自学生字,做到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3 、图文对照,形成联系。指导学生将词语跟插图比照,建立词语跟具体形象的联系,初步形成概念。

4 、整体诵读,想象入境。词串的生命在于“串”,即是一个有一定情境的整体。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词串整体的情趣和意境,努力建立起立体多维的“内心视象”,切不可断词断句,破坏韵文的韵味。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利用汉语拼音正确、有韵味地诵读词串、儿歌,培养语感,积累词汇。 2、能正确地读、写31个生字,认识13个绿线格中的二类字,认识6个新偏旁。

3、通过细致地观察图片,认识夏季特有的气象、瓜果、昆虫、花卉,体会农村夏夜的情趣。

 4、通过会意识字和转盘识字,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树立学好汉字的信心。

5、能借助课文提供的情境资源(图片,词语等)进行说话训练,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

建议每课用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