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语组教研组活动(一)
发表日期:2016/3/28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阮 弘 有749位读者读过
《蜗牛的奖杯》教案
第一课时 执教 邱美玲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课文读通畅,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在荣誉面前自满就会阻碍自己提高的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课文读通畅,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在荣誉面前自满就会阻碍自己提高的道理。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精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厚语文的积聚,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使用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充分施展直观教学、形象的优势,引发学生对寓体的感悟。本课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给学生充分读、说、思的空间,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进行学习,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读书兴趣。
1、出示“蜗牛”图片。看,他就是蜗牛,(板书:蜗牛)让我们跟它打个招呼吧!(指名读、齐读)
蜗牛给你印象是什么?(补充介绍:蜗牛是一种软体动物,背上有个壳,在地上爬行,行动很慢,人们说别人动作慢,常说“慢得像蜗牛爬一样”,可见它行动真的很慢。)
2、有一天,小蜗牛碰到了一位蜗牛老者,老者告诉它,以前它们可不是这个样子的。小蜗牛特别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去读读故事《蜗牛的奖杯》,你就会找到答案的。
3、你们认识奖杯吗?什么情况下会得到奖杯?(奖杯是一种奖品,一般在体育运动或其他比赛中奖给优胜者的奖品,形状像杯子,所以叫奖杯,它代表的是一种荣誉。)
4、师生共同板书:奖杯
看这个“奖”,什么部?(“大”部,要有大的进步,取得大的成绩才能得奖)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想读通故事,先得扫清生字的障碍。这故事中的生字有点多,要好好读啊。(自由读课文)
2、要读好课文,先要闯过生字词这一关,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生字词吧。
出示词语:蜻蜓、蜜蜂、甩下、冠军、生怕、唯恐、坚硬、勉强、一对翅膀、天长日久)
指名学生读,纠正读音。
随意抽读、开火车读。
3、把这些生字词带入到句子中,你能读好吗?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悟。
1、再读课文,找出文中写蜗牛原来的样子和现在的样子的句子。
交流讨论
出示:它长着一对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指名读)
出示:蜗牛只能勉强地从硬壳里伸出头来,在地上慢慢地爬行。(指导读)
2、学生质疑: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3、是啊,蜗牛怎么会变成这样的?
四、情境体验,品味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出示图说:很久很久以前,蜗牛可不像现在这个样子,它——(引读)
出示:它长着一对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
师:以前的蜗牛凭着一对有力的翅膀,可以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它真是自由自由,开心极了!我们也一齐开心地读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可是,后来蜗牛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贴带壳的蜗牛图)
2、师:轻声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现在的蜗牛和以前的蜗牛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出示句子:沉重的奖杯变成了坚硬的外壳,蜗牛只能勉强地从硬壳里伸出头来,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板书:慢慢爬行
3、师:蜗牛从能自由自在地飞翔沦落到只能慢慢爬行的地步,心情又怎样呢?请你带着这种感情读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这都是源于一场飞行比赛,请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有一天,大森林里来了许多小动物,有蜻蜓,蜜蜂,蝴蝶,还有蜗牛呢。(师一一出示图片)它们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带着这个问题把第二自然段读一读。
2、自由读,指名读,回答问题。
3、师:原来小动物们在参加飞行比赛呀!谁得了冠军?(蜗牛)你从哪里读出来了?
生:遥遥领先,甩下了所有的对手。
师板书:遥遥领先
4、理解,读好“遥遥领先”
师:谁能用贴图来展示当时的飞行场面?随机学习生词(蜜蜂 蜻蜓 蝴蝶)
师:(指图)看,蜗牛飞得多么快呀!它把所有的对手都远远甩在后面,比别人领先得多,没有人能赶上它,就叫——遥遥领先。谁能读好这个词的?
5、师:蜗牛的对手就这几个吗?还会有哪些小动物呢?
生:苍蝇,蚊子,飞蛾,小鸟……
师:难怪课文里用了一个省略号。我们读到省略号的时候语气要慢一些。
6、师:读好词语,再读句子,就会更精彩。谁会读好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7、采访小蜗牛。
师:蜗牛凭着出色的飞行本领赢得了冠军,还得到了让人羡慕不已的奖杯呢!冠军奖杯是什么样的?你想亲眼看一看吗?(出示奖杯)你觉得这只奖杯怎样?(漂亮、金光闪闪、好看)
师:小朋友,假如你就是这只获胜的小蜗牛,此时此刻,你站在那高高的领奖台上,手捧着金光闪闪的奖杯,愿意接受老师的采访吗?
模拟采访:今天,你获得冠军心情怎样?你想说什么?今后你有什么打算?
生畅所欲言。
师:对于获得冠军,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文中的小蜗牛又有怎样的表现呢?和同桌一起读第三自然段,用一个词来说说小蜗牛的表现。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同桌读第三自然段,讨论找出词语。
2、师:哪个词写出了小蜗牛获得冠军奖杯以后的表现?
生:得意洋洋。
师:你能得意洋洋地读读这个词吗?
指名读。
师:你不仅读得很有感情,表情也很得意呢!生范读。
3、师:蜗牛又是怎样做的呢?引读二、三两句话,出示: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惟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到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被别人偷了去。
a.谁来读读这句话?
b.蜗牛为什么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板书:成天背奖杯)
c.这里“唯恐”和“生怕”的意思一样吗?可不可以调换?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蜗牛,你是更担心别人不知道你是飞行冠军还是担心奖杯被别人偷去?反复读,体会前一句得意的语气更强,后一句害怕的成分居多。
d.这真是一只(骄傲)的蜗牛。你觉得该怎样读这两句话?
自由练读,指名读。评价:这句话为什么要这样读?你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
评价:老师认为,我能比你读得更好,听!(师故意漏掉“成天”一词)少一个词有关系吗?(“成天”指天天,每时每刻,少了它不够得意。)
e.看来,蜗牛把自己取得的成绩看得太重要了!再次读这两句话,体会小蜗牛骄傲自满的心情。
4、师:这么大,这么重的奖杯,蜗牛背上它,还能飞吗?
出示句子:可是,这奖杯很大很重,再也飞不动了。
师:蜗牛背着奖杯,感觉怎样?(吃力,累)
谁能读出蜗牛吃力的感觉?
五、回归整体,渗透教育。
1、师:蜗牛原来是了不起的飞行冠军,现在却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连走一步路都困难,是什么原因使它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请你把课文再读一遍,相信你会理解得更深,回答得更好。
2、师:看到再也不能飞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写下来。
师:(小结)小朋友们,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会经常取得好成绩,得到表扬,得到奖励,甚至得到奖杯,但是我们千万不能骄傲,不能像这只蜗牛一样,让小小的成功阻碍了自己的进步,而应该让它成为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六、学习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开火车读、抽读字卡。
2、重点指导写好:翅、膀、奖、坚、硬
3、学生描红、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蜗牛的奖杯
图-----------------------------------------------------图
自由飞翔 成天背奖杯 慢慢爬行
遥遥领先 得意洋洋
骄傲使人落后
《蜗牛的奖杯》教案 第一课时 执教 邱美玲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课文读通畅,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在荣誉面前自满就会阻碍自己提高的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课文读通畅,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在荣誉面前自满就会阻碍自己提高的道理。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精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厚语文的积聚,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使用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充分施展直观教学、形象的优势,引发学生对寓体的感悟。本课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给学生充分读、说、思的空间,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进行学习,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读书兴趣。 1、出示“蜗牛”图片。看,他就是蜗牛,(板书:蜗牛)让我们跟它打个招呼吧!(指名读、齐读) 蜗牛给你印象是什么?(补充介绍:蜗牛是一种软体动物,背上有个壳,在地上爬行,行动很慢,人们说别人动作慢,常说“慢得像蜗牛爬一样”,可见它行动真的很慢。) 2、有一天,小蜗牛碰到了一位蜗牛老者,老者告诉它,以前它们可不是这个样子的。小蜗牛特别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去读读故事《蜗牛的奖杯》,你就会找到答案的。 3、你们认识奖杯吗?什么情况下会得到奖杯?(奖杯是一种奖品,一般在体育运动或其他比赛中奖给优胜者的奖品,形状像杯子,所以叫奖杯,它代表的是一种荣誉。) 4、师生共同板书:奖杯 看这个“奖”,什么部?(“大”部,要有大的进步,取得大的成绩才能得奖)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想读通故事,先得扫清生字的障碍。这故事中的生字有点多,要好好读啊。(自由读课文) 2、要读好课文,先要闯过生字词这一关,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生字词吧。 出示词语:蜻蜓、蜜蜂、甩下、冠军、生怕、唯恐、坚硬、勉强、一对翅膀、天长日久) 指名学生读,纠正读音。 随意抽读、开火车读。 3、把这些生字词带入到句子中,你能读好吗?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悟。 1、再读课文,找出文中写蜗牛原来的样子和现在的样子的句子。 交流讨论 出示:它长着一对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指名读) 出示:蜗牛只能勉强地从硬壳里伸出头来,在地上慢慢地爬行。(指导读) 2、学生质疑: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3、是啊,蜗牛怎么会变成这样的? 四、情境体验,品味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出示图说:很久很久以前,蜗牛可不像现在这个样子,它——(引读) 出示:它长着一对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 师:以前的蜗牛凭着一对有力的翅膀,可以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它真是自由自由,开心极了!我们也一齐开心地读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可是,后来蜗牛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贴带壳的蜗牛图) 2、师:轻声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现在的蜗牛和以前的蜗牛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出示句子:沉重的奖杯变成了坚硬的外壳,蜗牛只能勉强地从硬壳里伸出头来,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板书:慢慢爬行 3、师:蜗牛从能自由自在地飞翔沦落到只能慢慢爬行的地步,心情又怎样呢?请你带着这种感情读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这都是源于一场飞行比赛,请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有一天,大森林里来了许多小动物,有蜻蜓,蜜蜂,蝴蝶,还有蜗牛呢。(师一一出示图片)它们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带着这个问题把第二自然段读一读。 2、自由读,指名读,回答问题。 3、师:原来小动物们在参加飞行比赛呀!谁得了冠军?(蜗牛)你从哪里读出来了? 生:遥遥领先,甩下了所有的对手。 师板书:遥遥领先 4、理解,读好“遥遥领先” 师:谁能用贴图来展示当时的飞行场面?随机学习生词(蜜蜂 蜻蜓 蝴蝶) 师:(指图)看,蜗牛飞得多么快呀!它把所有的对手都远远甩在后面,比别人领先得多,没有人能赶上它,就叫——遥遥领先。谁能读好这个词的? 5、师:蜗牛的对手就这几个吗?还会有哪些小动物呢? 生:苍蝇,蚊子,飞蛾,小鸟…… 师:难怪课文里用了一个省略号。我们读到省略号的时候语气要慢一些。 6、师:读好词语,再读句子,就会更精彩。谁会读好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7、采访小蜗牛。 师:蜗牛凭着出色的飞行本领赢得了冠军,还得到了让人羡慕不已的奖杯呢!冠军奖杯是什么样的?你想亲眼看一看吗?(出示奖杯)你觉得这只奖杯怎样?(漂亮、金光闪闪、好看) 师:小朋友,假如你就是这只获胜的小蜗牛,此时此刻,你站在那高高的领奖台上,手捧着金光闪闪的奖杯,愿意接受老师的采访吗? 模拟采访:今天,你获得冠军心情怎样?你想说什么?今后你有什么打算? 生畅所欲言。 师:对于获得冠军,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文中的小蜗牛又有怎样的表现呢?和同桌一起读第三自然段,用一个词来说说小蜗牛的表现。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同桌读第三自然段,讨论找出词语。 2、师:哪个词写出了小蜗牛获得冠军奖杯以后的表现? 生:得意洋洋。 师:你能得意洋洋地读读这个词吗? 指名读。 师:你不仅读得很有感情,表情也很得意呢!生范读。 3、师:蜗牛又是怎样做的呢?引读二、三两句话,出示: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惟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到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被别人偷了去。 a.谁来读读这句话? b.蜗牛为什么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板书:成天背奖杯) c.这里“唯恐”和“生怕”的意思一样吗?可不可以调换?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蜗牛,你是更担心别人不知道你是飞行冠军还是担心奖杯被别人偷去?反复读,体会前一句得意的语气更强,后一句害怕的成分居多。 d.这真是一只(骄傲)的蜗牛。你觉得该怎样读这两句话? 自由练读,指名读。评价:这句话为什么要这样读?你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 评价:老师认为,我能比你读得更好,听!(师故意漏掉“成天”一词)少一个词有关系吗?(“成天”指天天,每时每刻,少了它不够得意。) e.看来,蜗牛把自己取得的成绩看得太重要了!再次读这两句话,体会小蜗牛骄傲自满的心情。 4、师:这么大,这么重的奖杯,蜗牛背上它,还能飞吗? 出示句子:可是,这奖杯很大很重,再也飞不动了。 师:蜗牛背着奖杯,感觉怎样?(吃力,累) 谁能读出蜗牛吃力的感觉? 五、回归整体,渗透教育。 1、师:蜗牛原来是了不起的飞行冠军,现在却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连走一步路都困难,是什么原因使它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请你把课文再读一遍,相信你会理解得更深,回答得更好。 2、师:看到再也不能飞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写下来。 师:(小结)小朋友们,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会经常取得好成绩,得到表扬,得到奖励,甚至得到奖杯,但是我们千万不能骄傲,不能像这只蜗牛一样,让小小的成功阻碍了自己的进步,而应该让它成为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六、学习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开火车读、抽读字卡。 2、重点指导写好:翅、膀、奖、坚、硬 3、学生描红、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蜗牛的奖杯 图-----------------------------------------------------图 自由飞翔 成天背奖杯 慢慢爬行 遥遥领先 得意洋洋 骄傲使人落后
评课记录:
董玉梅老师:这节课教师采用“自主朗读,读中感悟,拓展延伸”的方法,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特别是“遥遥领先”一词,让学生表演比赛场景,从文中寻找答案,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张翠巧老师:在教学中,邱美玲老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形式多样,注意读写结合,读中理解、表演理解的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谢铁梅老师:邱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搭设情境的舞台,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词语,将朗读和理解于一体。教学设计中,设计相关的说话练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体会文章的寓意。
刘莉丽老师:邱老师老师借图与故事导入,生动有趣。指导朗读有方法,学生读得充分。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读的效果好。
蔡梦听老师:这节课教学步骤清晰,教学合一,寓教于乐。邱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词语,反复朗读。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有活力的课堂。这节课主次分明,环环相扣,善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王莉老师:邱老师在教学中通过抓重点词、重点句子,表演、想象等各种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透彻,学得轻松。
柏斯英老师:邱老师能通过重点语句,以及图片的前后对比来理解课文,学生学习兴趣高,效果好。
阮弘老师:这节课开始时,蜗牛图片的前后对比,虚拟的蜗牛老者说的故事,以疑促学,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在理解“遥遥领先”一词时,邱老师设计了飞行比赛的环节,让情景再现,学生在动手动脑中理解词义。同时,板书设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