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教研组>>音乐组>>阅览文章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音乐教研组备课组活动集锦四

发表日期:2016/11/10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李聚萍 有751位读者读过

学校

横溪中心小学

时间

1110

地点

音乐室

 

发言人或主讲人

顾卫娟

人数

5

内   容

 

参加对象

 

全体音乐教师

 

讨论《雁儿飞

执教者:顾卫娟

 

 

 

我们音乐教研组第次活动。顾卫娟老师执教的《雁儿飞》这一课进行课后研讨。

一:顾卫娟老师教学反思

顾卫娟教学反思: 《雁儿飞》是一首苏少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首歌曲,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是一首三拍子歌曲。

由于一年级小朋友学唱歌曲大多为二拍子,对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比较陌生,所以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定为让学生感受三拍子韵律,并能准确演唱。在设计教案时,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主要从倾听、律动、哼唱旋律这几个方面学习。

初听乐曲时,我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来听,也初步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舒缓的情绪和优美的旋律。接着让学生模仿雁儿飞翔的动作,跟在音乐后律动,让学生用自己的双臂感受了三拍子的特点。在律动过程中,还有意在休止的地方做出收翅膀的动作,让学生知道在“飞呀、飞呀”的时候有停顿的感觉,也让可以让学生感受了休止符的作用。这时,学生对歌曲已经听了好几次,歌曲的旋律也有点熟悉了,接着,我又让学生用“WU”哼唱歌曲,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最后再让学生填入歌词演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律动环节,情绪比较高涨,做的也非常认真,在哼唱环节中,可能因为这是一首新授歌曲,学生的能力也比较有限,在好几个班级中,学生并不能一下就准确唱出来,最后填入歌词时,每小节歌词基本上都是在第一拍和第三拍上,有的学生把第三拍上的歌词在第二拍时就唱出来,在反复的试上和思索中,我又加入了读读歌词这个环节,让学生跟在伴奏音乐中读一读,再次感受歌曲舒缓的情绪和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这首歌曲原本我只设计了一课时,在实际教学后,我发现这首歌曲看似简单,但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三拍子特点并能准确演唱,一课时是远远不够的,在第二课时设计中,我更加注重从歌曲的演唱入手,通过接唱、小组唱、男女生唱等不同形式的演唱形式来巩固歌曲。总体来说,通过两课时的教学,本节课能达到目标,但是从学习方法上还缺少点儿童的情趣性,我想我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找出各种有效学习的方法,不断完善我的课堂教学。

 

 

 

 

 

二:交流讨论

李聚萍:本课执教老师创设了愉悦的氛围和情景,通过寻找肢体语言与歌曲内容的共性,引导孩子学习,解决课中的重点难点。从而引发孩子对教学内容作自由的、独特的、想象的理解和表现,以便让他们去发现,参与创造的实践。通过适当的律动,教师看到了孩子们仿佛就把自己当成了一只大雁,每个同学都十分的投入。在模仿飞行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用自己的双臂感受了本节课的重点三拍子强弱的教学,动作整齐划一,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教学目标完成很好!

张彩霞本课教师在教唱这首歌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教师着重强调休止符与连音线的作用,让学生在学唱中了解一些音乐小知识点,也让他们能更好的演唱《雁儿飞》。教学中还采用了用串铃来为歌曲伴奏,在伴奏中让学生,能用串铃将强弱弱的规律表现出来。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涨,伴奏效果也很好!

 

嵇静:本课教学,教师充分关注到了学生的特点。一年级学生天生就有表演的欲望,在导入中,教师让学生进行模仿大雁飞翔的动作,和变换队型的演示,很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律动中让学生了解到大雁飞翔时会变成一字型与人字型。同时教师还创设了愉悦的氛围和情景,通过寻找肢体语言与歌曲内容的共性,引导孩子学习,解决课中的重点难点。从而引发孩子对教学内容作自由的、独特的、想象的理解和表现,以便让他们去发现,参与创造的实践。通过适当的律动,孩子们仿佛就把自己当成了一只大雁,每个同学都十分的投入。在模仿飞行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用自己的双臂感受了本节课的重点三拍子强弱的教学。动作整齐划一。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

 

杨琴:顾老师执教的《雁儿飞》这堂课,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具、配套的音响素材、准确的范唱、富有磁性的导言等手段,引导学生去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促进了师生教与学的和谐,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不失为一堂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