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年级语文教研组活动一:姜友花 执教《船长》
发表日期:2016/9/22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柏斯兵 有948位读者读过
苏教版第十一册语文第七课《船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横溪中心小学 姜友花
教学目标:
1、认识“曼、薄”等七个生字,读读记记“不可开交、井然有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哈尔威船长指挥人们乘救生艇脱险的经过。
3、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临危不惧、无私无畏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哈尔威船长指挥人们乘救生艇脱险的经过。
教学难点:
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临危不惧、无私无畏的精神。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灵魂,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一篇短篇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的人物形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船长》
2、板书课题,读题
3、读书上38页:作家卡片——雨果
维克多·雨果
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等。
雨果一生坚持正义,讴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雨果曾发表著名的抗议,怒斥英法强盗的罪恶行径。
4、欣赏:雨果名言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二、揭示学习目标
1、认识“曼、薄”等七个生字,读读记记“不可开交、井然有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哈尔威船长指挥人们乘救生艇脱险的经过。(重点)
3、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临危不惧、无私无畏的精神。(难点)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我会认:“曼、薄、玛、泣、副、舰、怖”七个生字及所组词语
指导:“薄”的书写
2、读一读: 顷刻间 一窝蜂 不可开交 阴森可怖
维持秩序 井然有序 简短有力 忠于职守
积累:形容时间很短的词语
含有“然”字的成语
3、读好课文片断
薄雾笼罩着大海,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那是正在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巨轮,它直向“诺曼底”号的船身撞过来, “诺曼底”号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儿把小艇弄翻了。奥克勒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者。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4、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默读课文,按提纲“遇险——自救——牺牲”给全文分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28自然段)
第三段(第29——30自然段)
四、精读感悟
(一)自主学习:遇险
1、当时情形怎样?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薄雾笼罩着大海,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那是正在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巨轮,它直向“诺曼底”号的船身撞过来, “诺曼底”号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2、从哪些词句看出险情的严重性?当时的场面你能用一些什么词语来形容?
3、指导朗读
(二)小组合作:指挥援救
1、哈尔威船长在组织自救的过程中,一共下了几次命令?先自己画一画,写一写自己的阅读体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1)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继后。必须把六十人全都救出去!”(读一读,学生谈感受)
“妇女先走”说明他说首先关注的是最需要帮助的女人,
这是风度,更是一种尊重。
“船员断后”则体现出一种源于职业的责任感,关键时刻
传递给船员。
“必须”显示出决心。
实际上船上有61人。哈尔威船长心里只有乘客和船员,
唯独没有他自己。
出示: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儿把小艇弄翻了。奥克勒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理解:一窝蜂 不可开交
思考:大家为什么乱得不可开交?
出示: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被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同桌读一读,加上提示语再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读一读,学生谈感受)
非常情况下,哈尔威船长采取了非常措施,显示了他无上的权威,体现了保护弱者的做人之道。
出示: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思考:为什么说是“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3)“快救克莱芒!”船长喊道。(读一读,学生谈感受)
这一细节更体现了哈尔威船长对妇女、儿童的爱护和关心。
(5)“动作再快些!”船长又叫道。(读一读,学生谈感受)
(补充:提示语所在位置的不同,标点符号的变化。)
(三)、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五、小结:
在我心目中,哈尔威您是一位——————的船长。
六、作业:
1、完成《硬笔习字册》第一页;
2、完成《补充习题》第1、2题。
板书设计:
7 船长
哈尔威 忠于职守
临危不惧
沉着镇定
无私无畏
苏教版第十一册语文第七课《船长》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横溪中心小学 姜友花
本文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人离不开写事,而写事一般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具体到本文,事情发展顺序就是:遇险——自救——牺牲。其中,自救是重点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课文主要抓住了船长的四次命令,即船长的语言描写表现了船长高尚的品质和伟大的人格。
教学自救时我引导学生一起合作探究的主题是:哈尔威船长在组织自救的过程中,一共下了几次命令?从中体会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船长?划出你感受深的语句,用高度概括的词语来赞美船长,做好批注。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感悟,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船长。从上课的效果看,这样设计是成功的。学生除了认识了一位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船长,更从字里行间认识了一位尊重妇女、爱护儿童、临危不惧、果敢镇定……的船长,人物形象也越来越丰满,这就是多元解读,这就是有效解读。
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产生疑问:明明船上有61人,为什么船长却说“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从而体会船长把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乘客的高尚品质。又通过一个“吼”字,来让学生感受船长在危急关头的沉着果断,从而体会人物的品质。
在教学中,我抓住船长与洛克机械师、奥克勒大副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先从他们的对话中来获取信息,一感船沉没的危及;二感船长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崇高品质。在危及时刻更能体现船长考虑周到、沉着镇定、保护弱者,为救援工作的顺利展开进行了一系列的指挥,可见这就是船长的职责,这就是船长崇高的品质。在整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在读中所悟,感受船长的“忠于职守”。
不足之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感觉自己上的比较仓促,对于每一个环节并没有真正把握到位,对于教案的设计还考虑的不到位,导致学生的回答自己没有充分的预设好,在学生回答时没有进行及时引导使得学生回答不到位,致使整个课堂学生发言也不积极。而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学生基本能说出自己的心声,也感受到船长崇高的品质。如果在最初的几个环节中能够让学生充分的读和说,可能对于最后一个环节的体会更深刻。可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有充分的调动性,对于文章的把握要更透彻,预设更要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