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与耳朵的诉说
发表日期:2015/7/8 11:22:18 出处:本站 作者:刘莉丽 有716位读者读过
《眼睛与耳朵的诉说》听课反思
洪坤
本课教学中马洁老师能够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从学科性质出发,将知识的传授、情感的激发、行为的指导寓于生动的活动之中,以活动化的思路整体设计本课的教学活动。教学中亮点颇多,主要体现在将教学内容活化、教学时空开放化、学习方式的探究化。
一、让教学内容变静态为动态
教师能精心创设活动情境,化静态的、平面的、文本为具体、可感的活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体验、感悟,获得道德认识、情感、行为的发展。在本课教学活动中,以现代信息技术等媒体组合的多媒体,使品德课堂活起来。如眼睛和耳朵对小主人的控诉,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更逼真、形象。
课始开展的体验、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领悟道德观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热烈的课堂气氛,开展探讨、交流,是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转为主动参与的一条有效途径,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各抒已见。
二、让教学时空变封闭为开放
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开放、多样、富有变化发展的活动环境,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的整体建构。低年级是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从课程的性质来看,应尤其关注行为规范的养成。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离不开反复的实践。只有让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互动起来,让学生用课堂上得到的“道德认知技能、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实践、去深入体验,才能真正强化和巩固所学的东西。因此,在教学时空上,它必然由课堂学习转变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开放式学习。作为教和学的中介,活动以其丰富的形式打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将品德教育渗透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让学习方式变接受为探究
品德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习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探究学习是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体验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学习十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并特别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有探究、获得新的体验、获得认可和欣赏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等。探究学习表现出更多的开放性、问题性、实践性和学生参与性特征,而且学习过程中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学习结果的自主建构等方面也与其他学习方式有明显不同。所以,在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效果十分明显。在本课教学内容中,包含着比较丰富的知识点,教师始终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小组研究讨论、课后咨询家长等形式引导学生质疑解疑,通过主动的探究获得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