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德育之窗>>教师园地>>阅览文章

《充分发挥农村小学德育基地功能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日期:2007/11/17 8:46:50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913位读者读过

 

《充分发挥农村小学德育基地功能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允公小学课题组

一、 课题研究背景

1、学生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阶段是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政治态度的重要时期。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抓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小学德育纲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颁布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的重新修订,尤其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并号召广大人民树立强烈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再次提醒着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永恒而重要的研究课题。

2、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弱化,形式主义大于实效性。在社会生活正发生复杂而深刻变化的同时,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也正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各种新旧思潮冲击着学校的德育教育,致使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经受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五育并举,德育为首”“要学做事,先学做人”等思想,已成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德育让位”的现象还是大量存在的。德育方法陈旧,一味灌输,途径狭窄等等极大制约当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学生自我实践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德育工作往往停留在口头认识和表面形式上,正面灌输和机械训练的较多,而落实到学生具体行动上的较少,过多地以他律代替自律,往往造成了学生“双重人格”的形成。这种现象与学校德育长期以来“重形式,轻实践”的方式不无关联。

    3、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德育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学校德育是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自我要求,形成内在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行为。德育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德育的根本目的是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创造潜能。因此,必须不断推进学校德育创新。我们意识到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并重新审视我们学校德育工作,努力寻找具有自身特色的突破口。通过对学校德育基地功能的实践和研究,能真正做到让学校的德育活动做到有阵地,有依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在活动中得到教育和发展,同时也可以使教师们通过指导和参与这些活动,密切与学生的关系,提高自己从事德育工作的能力和专业水平,不断落实“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  课题界定:

“农村小学”在这儿就是指地处偏僻的山区的横溪中心小学。“德育基地”是指我们学校在市“十五”课题研究时,根据学校地处偏僻山区的现状,在充分挖掘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等方面蕴涵的德育资源的基础上,挂牌认定了能长期进行各种德育活动的固定场所。现在我校共有“云台山抗日烈士纪念墓”、“鸡冠岭”、“横山县抗日人民政府旧址”“万亩西瓜基地”“横水桥”“赵村水库”“横溪敬老院”和“允公小学芬资幼儿园”九个德育基地。

“育人功能”在这里指的是能充分发挥“农村小学德育基地”的作用,不断促进小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根据这九个德育基地的特点,我们归纳出德育基地中涵含的,能在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起显著影响的“革命传统教育”“孝亲敬长,尊老爱幼教育”“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教育”“科技创新,勤劳致富教育”“探索求知,发展个性教育”五大育人功能。

三、同类课题研状况

德育课题是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国内外都十分重视学校德育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较好地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在育人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国外的德育研究注重于情感教育的研究,国内的德育一般围绕《中小学德育纲要》展开,研究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德育纲要”的精髓,有些学校注重中华美德的研究。在党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重要文件的号召下,尤其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教育活动的开展,各地中小学掀起了道德教育研究的热潮。有关“德育基地”的研究,很多学校也都十分重视,试图以“德育基地”为阵地,将空洞的说教变为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生动的思想教育。

通过网络搜索,我们发现在网上有关德育基地的课题研究有:江苏省宜兴职业教育中心校进行过《探索职校有效育人途径 实现德育基地育人功能》的研究,目标是探索构建学校德育基地教育活动的模式,建立系统的教育内容和操作方式,有效形成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一体化,较好地培养学生成为综合型人才。还有太华中学进行的《充分发挥德育基地育人功能的研究与实验》的研究,目标是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工厂、开发区等国情、乡情教育,了解祖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家乡的巨变等等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永驻孩子心间,发挥德育基地的育人功能。

纵观国内外有关同类课题的研究,对德育的整体性和全面性研究的比较多,强调的多是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功能。而我们的课题在强调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的同时,更加突出形成较为固定的德育基地,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探索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的途径,突破单一性的研究,形成综合性的研究,逐步形成以提高小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目的,具有指导性的德育实践活动模式。这也是我们学校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和重要体现。

四、理论依据: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理论。素质教育明确以德育为灵魂,不仅突出了德育的重要地位,而且强调了德育对其他各育的渗透、统摄,反映了素质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德育促进个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功能。素质教育理论认为,“人是什么样的”同“人的活动”是同义的,同他们所过的教育生活是一致的。

3、德育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德育回归生活,就是要回归到以人为本,回归到以人的生活幸福为准。德育实效性差的最大原因是人为地将德育从生活实际中分离出来,使得我们对德育的投入与产出之间严重失衡。学校德育应该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中走出来,回归社会生活和沉重生活中去:关注和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和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受新生活;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关注和指导学生的交往生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4、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重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及道德发展水平,认为学生先前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的经验的积累对他新知识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建构主义理论还特别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德育的真正主体应该是全体学生。德育要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生命体来看待,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并让这种作用体现在实现目标要求过程中,培养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增强敢于进行道德体验的勇气,培养他们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毅力和高度的自制能力,才会使学生在成功体验中不断前进,才能使学校的德育实效真正得到提高。最终实现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使教育成为学生的自我需求,使我们社会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素质。

五、课题的研究目标:

1、改变当前德育说教灌输和重形式轻实践的方式,把德育基地活动实践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践,探索学校德育新的渠道,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并能形成一定的德育特色,出版德育系列校本教材。

2、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主动健康快乐地成长。

3、促进学校德育教师队伍的发展,增强广大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4、在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德育基地功能的活动模式。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对我校的德育基地及其育人功能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分析研究我校确立的九个德育基地的德育功能,确定如何来构建并整合我校的德育基地,使之形成各具特色的育人功能的体系?

2、德育基地活动模式的研究。根据整合的德育基地和设置的育人目标,如何通过实践来构建农村小学德育基地活动的模式,并围绕不同的德育基地建立系统的活动内容的操作方式,从而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3、建立有效德育基地活动的运行机制的研究。分析研究我校在充分发挥德育基地功能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逐步从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原则,成功案例,评价等方面形成基本的德育基地活动理论框架。

研究重点:

通过德育基地活动的实践,构建农村小学德育基地育人的活动模式,并建立系统的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理论框架,真正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和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七、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法:搜集现代有关利用德育基地功能,进行德育活动的实践与理论,并进行归类分析。

2、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定期的调查分析。

3、行动研究法:针对实践活动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在行动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我们的“农村小学德育基地”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4、个案研究法:选自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跟踪分析研究。

5、经验总结法:根据德育基地实践活动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出现的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能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

八、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2月)

1、调查分析,摸清情况。在“十五”期间,我们开展过关于德育基地的研究活动,并出版了系列的德育校舍本教材。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将对部分教师进行关于德育基地知识、德育基地功能对学生素质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开展德育基地活动等方面的问卷调查或是访谈调查,一方面是对“十五”课题研究成果推广的检测和促进,另一方面是为“十一五”课题制定明确目标。

2、提出理论假设,并确定子课题。德育基地的功能以及对学生素质的积极影响通过“十五”期间的课题研究已得到验证。但在活动内容,活动方法,尤其是评价方面还没有形成很好的体系,没有充分发挥出其最大的功能,我们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案例进行细致的分析,丰富和充实活动的内容,完善活动的评价。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将不同的德育基地根据低、中、高三个年级段进行划分,然后进行不同年级段的实践活动。

3、对参加实验研究的教师进行培训,学习理论,收集资料。

(二)、实施研究研究阶段(2007年2月~2008年12月)

1、各子课题制定研究实施计划,并分阶段研究。低、中、高年级段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考虑德育基地的功能,每学期开展两次内容不同的基地活动,整理出活动材料,并分析活动的成效,收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个案。还可以根据此次活动的情况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

2、不断进行阶段性总结,收集过程性资料。在阶段性研究活动中,注意随时总结,明确德育基地开展活动的目的,对活动内容进行周密的考虑,通过多种渠道如观察、学生日记、作文、家访等,了解分析活动对学生素质的影响程度。

(三)、成果总结阶段(2009年2月~2009年7月)

1、资料分析

2、进行成果总结(1、撰写结题报告2、开展研究活动形成的教师论文集3、德育基地活动案例集4、系列活动录像片的制作。)

3、申请结题。

九、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汪呈林校长大专毕业,多年来从事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和德育研究工作,有着丰富的德育工作经验。平时,他特别注重对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并指导参与过多个学科课题研究。在“九五”期间,他带领全校语文教师,围绕学校承担的《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整体发展》的研究课题,广泛深入地开展深入的研究,探索出“读中学写”和“以写促读”两种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能力得到了鉴定组专家的充分肯定。在课题鉴定会上,苏教版主编朱家珑和市教研室主任汪笑梅等领导同志给予课题研究成果高度评价。这一研究成果在大面积提高我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在几次区的质量检测中,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都在稳步上升。在“十五“期间,汪呈林校长作为课题负责人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德育为突破口,申报了市级 “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发德育基地功能,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并指导全校教师展开了研究,现在课题不仅顺利结题,而且使我校逐渐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德育特色,有了自己的德育校本教材。在课题组其他成员中既有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中层领导,也有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且具有丰富经验的年轻教师和多才多艺的艺体科教师。这些成员都参与过课题研究,而且是各学科的精英,尤其是他们都参与了我们学校承担的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并使该课题圆满结题。

在申报此课题前,我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一方面我校虽然地处偏僻山区,但是周围有着许多宝贵的自然地理资源,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底蕴,这些资源可以也应该在学生成长过程,发挥出良好的育人功能,我们对这些资源对行了必要的整合分类,分为:自然环境德育基地、革命传统德育基地、人文史迹德育基地和科技致富德育基地。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生活的环境变得错综复杂,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利的影响,再加上中央有关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文件和现在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如:重形式,轻效果,重说教,轻体验等。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觉得学校德育工作要有切实的抓手,德育活动要有坚实的阵地,要能真正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此外,我们在认真学习中央有关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文件的同时,查阅了大量有关德育活动的案例和理论研究,对我们的课题作了充分的理论假设。

由于汪呈林校长一贯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方针,所以他舍得在科研上投入,在研究的时间上是会给予充分的安排的,省、市级课题的圆满成功结题就是充分的证明。作为一所市级实验小学,硬件软件都是很强的,充分具备研究的资料设备、实验条件。另外,我们学校还与省教研室、市教所及江宁区教科室的领导专家经常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而能比较便捷地得到专家的大力指导和课题研究的信息、资料。

综上所述,我们感觉我们是有能力、有信心、有条件取得这个课题研究的成果的。

十、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顾问:董福才  汪圣龙

课题组组长:汪呈林

课题组副组长:邵平生

低年级课题组成员:王强(负责人)钟俊峰 刘莉丽 邱美玲阮弘

            刘迎华 王莉 杨腊梅 于晓翠 柏斯英 龙德华 汪亦祥

中年级课题组成员:柏斯震(负责人) 谈玉昌 周冠军  洪建家 宋萍  李华  姚先昶 杨翠华 季道金 汪兴芳 姜言贵  李聚萍  潘琴  陈晓华 朱宽东

高年级课题组成员:徐贤华(负责人)施贵根  刘茂  于庆  曹胜利   洪 坤 姜友花  王芳  方思琴  业梅 李翠琴   郭晓蓉  胡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