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阅览文章

“个人课题”培训

发表日期:2009/12/15 11:34:58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444位读者读过

个人课题”培训

一、“个人课题”的性质和特点

1、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研究)

  是指对一些教育现象或问题经过调查、验证、讨论及思维,然后进行推论、分析和综合,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

2、 什么是“个人课题”

    “个人课题”是由教师个人自主申报,独立主持,为了自身的专业发展,研究个人在教育教学中具体而微观的教育问题的课题。

    “个人课题”属于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范围,相对于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和校级等集体课题。

3.个人课题的特点

1)问题切口小,操作方便,适合个人独立研究;

2)内容具体,针对性强,能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操作灵活,时间有弹性,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自主性。

4、个人课题研究的意义

1)能自我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2)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个人课题”申报和立项

1.选题

  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学生学习困难的个案研究

         一个“好动”学生心理健康的个案研究

     小学课堂插嘴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2)研究范围宜小

    小学平面图形操作题的错误成因及解决策略的研究

      外来工小学“代奖卡”的激励效用的研究

      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归因研究(秦淮一中心)

       班级语文小报对学习促进的研究

     3)对该课题比较熟悉,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并对此课题有一定的反思。

借助故事对中学生心理咨询的案例研究(金陵中学)

4)敢于创新。可以运用新的方法、新的视角,去探索开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利用老城南资源,开发幼儿园主体教学的实践研究(小西湖幼儿园)

探究电子游戏中可利用的数学元素(怡鑫花园小学)

南湖三小中年级国际象棋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2.提出假设

 假设是一种理性猜测或预感,或是对一个悬而未决的有意义的问题所作的尝试性回答,研究假设建立在前人研究或一定理论基础上,并容易进行它的实证工作。

 进行教育科学研究,通常要先形成一个恰当的假设,用来进一步明确课题的本质和启发研究的思路,并指导搜集资料的过程。

假设的基本特征:

(1)假设应以叙述的方式进行表述。这种表述应明确表示研究者的设想在两个变量之间有没有关系。

(如:在…情况下,家长的文化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正相关)

(2)它应该是合理的、符合一定逻辑关系的;它应该是与已知的事实或公理相一致的;

(3)假设的陈述应具有可操作性,可以进行观察和检验,以判断其真伪性;

例如:

农村留守家庭子女学习现状的跟踪与指导(浦口桥林)

小学中年级语文家庭作业趣味性的研究(南湖三小)

在郊区高中文科班物理教学中进行激励教育的策略研究

  (板桥中学)

三、个人课题的调查研究

1、文献研究法

 文献是指已发表过的、或虽未发表但已被整理、报导过的那些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这是“个人课题”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是研究工作的起点。

  一般来说,科学研究需要充分地占有资料,进行文献调研,以便掌握有关的科研动态、前沿进展,了解前人已取得的成果、研究的现状等。这是科学、有效、少走弯路地进行任何科学工作的必经阶段。

从教育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来看,文献法在科学研究的准备阶段和进行过程中,经常要被使用。没有一项教育科学研究是不需要查阅文献的。

1)查阅资料

2)制作卡片

3)整理资料

4)分析资料

5)制定调查计划

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莫愁湖小学)

1.两种有效的预习方法。

        方法一,将预习表格化。

      一些同学的预习之所以达不到目的,主要是因为他们只是马马虎虎翻了翻书,有预习的形式而无预习的实质。预习,就必须要找出相关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因此,不妨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自己认为的知识重点、难点和不理解的地方一一列出来,等到上课的时候,有针对性地听老师讲解,预习的效果就会很好。

     方法二,将预习数字化。

      在不知道怎么预习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着把预习数字化,比如预习一篇小说,我们可以把总结为共分为几个段落、出现了多少个人物、一共讲述了几个故事,等等。经过这么一番数字化整理,算是翻来覆去将课文看了几遍,数了几遍。比泛泛地去翻看,要深入得多。预习的效果,自然也要好得多。

2.保证预习的效果。

       第一,要订预习计划。学校里要学习的科目很多,不可能每门课全做预习。如果随便拿起一本教科书就看,就会因不专心而影响效率,也没有那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所以,应计划好每天要预习哪些功课,最好是自己感觉最吃力的一两个科目。

       第二,预习要有时间保证。必须靠抓紧时间来预习功课。平时,一定要保证每天预习第二天的一两门功课。如果某一章刚讲完,最好能抽出一段时间(一般在周末)把下一章预习一下。只要坚持预习,学习能力就会逐渐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时间相对就觉得宽裕了。

第三,努力克服预习中的困难。预习的新内容可能会涉及到学过的旧知识。这只要翻翻旧课本或参考书,找到相应部分就能搞清楚。通过这样做,可以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同时旧知识也得到了复习和巩固。

第四,总结各科有效的预习方法。

一般来讲,语文课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扫除文字障碍,了解文章主要内容;②理清文章结构;③理解重点词句;④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英语课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熟读单词、词组;②看懂语法注释和例句;③翻译课文;④分析重点句子的语法关系;⑤找出难点和不理解的问题。

    化学课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了解本章本课讲什么内容;②看懂概念、定理,标出重点 ;③弄懂例题及其解法;④了解实验仪器、药品和操作方法以及应观察的内容 ;⑤看懂插图,明确实验方法和目的 ;⑥找出难点和不理解的问题。

    物理、数学则尤要弄清概念。

2、问卷调查法

    “问卷”(Questionnaire),是指研究者将其所要研究的内容和事项,制成问题或问卷,发送给有关人员,请其照式填答寄回或反馈的一种书面调查形式。

     其特点是:标准化、匿名和间接性

问卷是研究者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技术,它的性质重在对个人意见、态度和兴趣的调查。

    问卷的目的,主要是在经由填答者之填写问卷后,从而得知有关被测者对某项问题的态度、意见,然后比较、分析大多数人对该项问题的看法,以作为研究者参考。

    在心理与教育方面,很多问题无法直接测量,如学生的理想,家长的教育态度等。这些资料的获得须借助研究对象的自我陈述。只能通过问卷的方法进行间接测量。

通常问卷设计得越好,越容易分析。其中问题类型可分为七种:

1)开放式

例如:你喜欢哪一门课?为什么?

2)列表式

例如:你在课余时间里喜欢做什么?

(1)打游戏(2)听音乐(3)打球(4)看课外书

(5)学习(6)其它

3)排列式

例如:对你来说,计算机主要用来干什么?请根据自己的情况填写序号,最重要的填上1,次重要的填写2,依此类推:

了解更多知识()

交朋友()

与同伴讨论问题()

玩游戏()

参加网上课程()

4)二项式

所给答案只有两项选择:

你的学校是否有足够的书籍和计算机供学生使用?

是()否()

对回收的问卷,在剔除废卷后要计算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一般地说,回收率仅30%,资料只能作为参考;达70-75%以上, 才可作为研究结论的依据。

3 访问调查法

 访问调查法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通过面对面的接触、有目的地谈话,以寻求研究资料的方法。

调查访问法的类型

个别访谈

依据在调查访问时的控制程度不同,划分下列两种类型:
    1.标准型访问法。访问者按事先拟好的访问大纲,对所有被访者进行相同的询问,然后将被访者的回答,填到事先制好的表格中去。
    2.非标准型访问法。这种方法是指事先不预定表格,也不按固定的问题顺序去问,自由地交谈,适合于探索性研究。

团体访谈

    其操作程序和要求与个别访谈基本相同,但有一些特殊要求,主要有:
    (1)受访者的选取要有一定的代表性。
    (2)受访者的人数要适当(一般在5-10人)。
    (3)访谈开始,同样要互相介绍,彼此了解身份;然后访谈者要说明调查的目的和主要话题;与个别访谈不同的是,往往在开始还要说明访谈发言的一些规则,以便按照统一的规则进行。一般的规则有:鼓励大胆发言,不要有顾虑;适当控制发言时间,或者明确规定每次发言的时间;尽量谈自己的看法,一般不批评和驳斥别人的观点;围绕所提出的问题和中心发言,不要跑题。

(4)对那些没有发言的人,进行提示,鼓励他们发言。
    (5)尽可能了解各种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以便对问题产生多角度的认识。

4、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等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苏]巴甫洛夫说过:“观察,观察,再观察。”

对老师来说, 观察是最常用也最简便易行的研究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写了大量著作,大部分资料是靠长期的观察得来的。他仔细观察“差生”和“调皮学生”的行为表现,先后为3700名学生作了成长的观察记录 ,  能指名道姓地说出25年中178名 “最难教育 ”的学生的曲折成长过程。

    陈鹤琴,用日记方式,从他长子出生起,逐日对其身心变化和各种刺激反应进行周密观察,并作出详细的文字记载与摄影,连续观察808天,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材料,于1925年出版《儿童心理之研究》。

使用观察法的要求

 (1)坚持观察的客观性

   防止“先入为主”,克服“第一印象”。

   克服“晕轮效应”,防止将观察对象的某种印象简单放大,如“一好遮百丑”。

   克服“社会刻板印象”,用固定看法去认识某一类人。

   克服“情绪效应”。

(2)  坚持观察的全面性

    观察者对研究对象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详细观察,才能避免表面化和片面化

5、实验法

    实验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 以探索、验证某一因果关系的研究过程。

    实验的基本目标是决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班级座位编排与课堂学习效率相关性的调查与研究(秦淮实小)

农村中学英语四轮复习法的研究(溧水柘塘中学)

实验法有着三对基本要素。分别是:

    (1)自变量与因变量:

    (2)前测与后测:

    (3)实验组与控制组

(1)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故也称作原因变量。

    因变量则称作结果变量。在实验研究中,自变量又称作实验刺激(experimental stimulus),而因变量则往往是研究所测量的变量。

    实验研究的中心目标是探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其基本内容是考察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即考察实验剌激对因变量的影响。

(2)前测与后测

    在一项实验设计中,通常需要对因变量(或结果变量)进行前后两次相同的测量。第一次在给予实验剌激之前,称为前测(pretest)。第二次则在给予实验剌激之后,称为后测(posttest)。

    研究者通过比较前测和后测的结果,来衡量因变量在给予实验刺激前后所发生的变化,反映实验刺激(自变量)对因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这种测量既可以是一次问卷调查,也可以是一项测验。

(3)实验组与控制组

    实验组(experimental group)是实验过程中接受实验剌激的那一组对象。

    控制组(control group)也称为对照组,它是各方面与实验组都相同,但在实验过程中并不给予实验刺激的一组对象。

控制组的作用是向人们显示,如果不接受实验刺激,将会怎样,与实验组形成比较。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仅观察接受刺激的实验组,同时他们也观察没有接受实验剌激的控制组。并通过比较对这两组对象的观察结果,来分析和说明实验刺激的作用和影响。

6、行动研究法

     实践者在行动中为解决自身问题而进行的研究。

行动研究法六步骤:

1)预诊

2)收集资料初步研究

3)拟定行动计划

4)制定具体计划

5)行动

6)总结评价

行动研究程序一例:

(1)发现问题:某小学五年级自然课的李老师,开学两个月来组织了两次小测验,发现所任班级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因此,他想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来了解问题所在,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状况。

(2)初步文献探讨:李老师开始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有关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结果发现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人格、期望等因素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以及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和教学时数的多寡等都会影响学习的效果。

(3)确定合作对象与研究计划:李老师与同年级其他两位自然课老师合作,通过多次商讨,确定了研究计划,即通过对彼此课堂教学进行观察来寻找问题。

(4)执行研究计划:三个老师运用他们自己设计的观察表并结合田野日记的方式对彼此的课堂进行观察,并在观察之后对记录进行分析比较和讨论。同时,李老师还设计了问卷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综合观察和调查的结果,合作小组将李老师班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初步归结为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

(5)拟定行动方案:两位老师帮助李老师一起制定了行动计划,即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实验,开展一节课堂讨论,每两周带领学生进行一次户外活动。

(6)实施行动方案:依照上述计划,李老师开始进行新的自然课教学活动。

(7)评价结果:一个月后通过测验,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有改进。

(8)修正方案:如果结果有效,则继续实施行动方案,否则必须再与合作者一同分析与诊断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修正行动方案。

在个人课题研究中,以上方法不一定全都需要,常用的有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等。研究者应根据需要选用;有时则需要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如观察法和实验法)

四、个人课题的成果形成

1、进行经验总结

  这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道程序。

1)、要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归类,课题研究会涉及许多的材料,总结之前要进行归类整理,为总结做好准备。

 

2) 、要对材料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比较,找到相同和相异之处,特别是有效性和无效性的原因分析,这是找出规律的重要依据。

 

3)、要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这时需要辩证分析,需要全面分析,需要条理性分析。

2、准备课题成果

成果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 
论文(单篇/系列);
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
著作;
多媒体课件;
实物模型,等。

3.撰写结题报告

(示例)

《农村中学英语四轮复习法的研究》成果鉴定书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学情的需要。初三两极分化严重,学生自觉性差。

2.改变教学现状的需要。教研薄弱,英语教学“费时低效”。严峻的现实迫切要求农村中学教师必须设法寻找适合适合农村中学的英语学习方法,对学生学过的知识再学习、再认识、再提高,并不断查漏补缺。

3.符合本县“一优二促”工程的需要。(优化学习过程,促进教师成长,促进学生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略)

三.课题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结论1——形成了四轮复习法的基本模式:

第一轮:依纲靠本温故知新

第二轮:突出重点牢固掌握

第三轮:错题再练查漏补缺

第四轮:综合运用全面提高

结论2——通过研究和实践证明,四轮复习法可使学生能力得到加强,考试成绩能比较理想.

      与对照班相比,试验班的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不断上升,从原先相对落后反超,并逐步拉开距离。

反思1——牛津教材容量大,授课耗时多,复习时间短,如何将四轮复习在有限的时间里合理安排,还需继续推敲。

反思2——在“综合再练”过程中,一些学生合作学习仍有待完善。

四.提交的课题研究成果及附件目录

1.论文《四轮复习法在初中中考总复习中的运用》

2.论文《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生的错题资源》

3.试验班和对照班考试成绩对照表

4.《错题再练共同进步》练习题

5.学生错题集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