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八
发表日期:2017/6/2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邵平生 有2289位读者读过
期末复习教材分析
江花
本单元内容的整理和复习,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增进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明细各部分内容的发展线索及其内在联系形成科学合理的认知结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既理解,万以内的计数单位和数顺序,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能正确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两个万以内数的大小,能正确写接近整百、整千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能正确理解并解答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简单实际问题。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百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与相应的减法口算方法,以及三位数的加减法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形成必要的计算能技能,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建立相应的时间观念,知道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能正确认读钟面上表示的时间会用两种方式表示时间。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用这些方向正确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根据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6.是学生既感受厘米和毫米的实际长度知道 知道毫米,厘米,分米和米的之间的进率,能正确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和估计物体的长度,能正确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7.能使学生丰富锐角和直角基本特征的感觉,能通过观察和操作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正确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
8.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根据不同标准对简单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初步了解一些收集数据的方法能用自己方式描述数据,增强数据意识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9使学生既体会数学知识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发展对数学积极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梳理各单元基础知识点,让学生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三、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时安排:4课时
1课题:复习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有余数的除法 主备人: 序 号: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百位和千位,理解三位数的意义,会熟练读、写万以内的数,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2、理解余数的意义,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其意义。 教学难点: 有余数的除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师:同学们,这学期即将结束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师:看黑板,回顾每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体会? 逐一交流下列问题: 1. 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 2. 你学得最好的内容是什么? 3. 你觉得有困难的内容是什么? 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先复习万以内的数的读写和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期末复习”第1题。 出示题目,提问:你能找出五对好朋友吗?动脑筋将每对好朋友用线连起来,完成在教材上。 你能说说你是怎样找出一对好朋友的吗? 2.完成“期末复习”第2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按要求写出电视机、电冰箱的价格,并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一排。 说一说1台空调和一台洗衣机大约多少元?各买1台大约需要多少元? 3. 完成“期末复习”第3题。 师:接下来我们玩个游戏,这个游戏由小组合作完成。老师给你们四张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数字。(出示“0、2、5、8”)请你从中找出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看哪个小组组成的三位数最多。写在纸上。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你在组成数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在组成的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几?最小的数是几? 你有没有好办法,可以不列举出所有的数直接写出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4. 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谁来说说怎样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期末复习”第4题。 出示题目,学生填在教材上。集体交流。 结合图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完成“期末复习”第5题。 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对。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 完成“期末复习”第6题。 出示题目,知道了哪些条件,该怎样解答? 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在教材上,后集体交流。 四、反思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五、课堂作业 《补》
|
复备栏
|
2课题:复习两、三位数的加减法、毫米和分米 主备人: 序 号: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2-103页,第7-13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三位数加减法笔算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会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会对加减计算进行验算。 2. 进一步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会用长度单位测量并表述物体的长度,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加法中的连续进位和减法中的连续退位。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二、知识系统整理 完成“期末复习”第7题。 出示口算题,学生口算,并说说自己的方法。 刚才我们做的都是一些怎样的计算题?(板书课题)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期末复习”第8题。 学生独立计算,计算中对比上下两题,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计算,核对总结。提问: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完成“期末复习”第9题。 提问:做完题目我们应该怎么办?(验算)这样计算正确率就能够提高了。 怎样验算呢? 学生独立计算。 3.完成“期末复习”第10题。 出示题目,提问:教材图画了些什么? 提问: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提问:估计一下,走哪一条路线近?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提问:算一算各要多少米?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 出示题目。 学生自主提问解答,交流解答。 2.完成“期末复习”第12题。 复习单位换算,做在教材上,同桌先交流,再集体核对。 3.完成“期末复习”第13题。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填在教材中,做完后同桌交流,再集体核对。 四、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教后反思: |
复备栏
|
3课题: 复习角和认识方向 主备人: 序 号: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3-104,第14—1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确定位置和认识角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根据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七个方向。 教学难点: 能运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所在方向。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i、知识系统整理 1. 我们前面学习了角,角是怎样的?它是由什么组成的? 2. 提问:角分几类?怎样的角是直角?请你用两个手指搭出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你有什么办法?怎样的角叫锐角?怎样的角叫钝角?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出示“期末复习”第14题(1)的图形,提问:左图中有几个角?是直角的在教材上画上标记。其他的角是什么角? 2.出示“期末复习”第14题(2)的图形,提问:你能用三角尺在右图中找出3个直角吗?找到后同桌互相交流。 3.接下来我们复习“认识方向”。 提问:我们学过了哪几个方向? 在地图上,我们是怎样确定方向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出示“期末复习”第15题,提问:图上画了些什么? 提问:三个小朋友的家分别在学校的哪个方向?你能说说他们上学的路线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5.完成“期末复习”第16题。 小组选择几件物品,先估计高度,再测量高度,注意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期末复习”第17题。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 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我们可以先求什么?(已做了多少朵花)再求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2.完成“期末复习”第18题。 学生读题,并独立解答。 交流订正,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完成“期末复习”第19题。 让学生小组内了解每个同学家有几口人,把记录的结果分类整理,并填表。 提问:你们小组里几口人的家庭个数最多? 4.完成“期末复习”思考题。 教师带学生分析题目:十几个球,是3的倍数,可能是?(12个、15个、18个)取4个球余2个,说明这个数除以4余2,口袋里原来有多少个球? 四、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五、课堂作业 《补》
|
复备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