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教研组>>低数组>>阅览文章

教研课题:《隔位退位减)》

发表日期:2017/5/10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邵平生 有2109位读者读过

低数组教研组活动:

活动主题:如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研课题:《隔位退位减)》

执教老师:江花



隔位退位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隔位退位减的笔算过程,理解和学会隔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得数

2、使学生通过由具体到抽象的探索活动,土灰问题解决的过程,感受问题解决的策略,发展初步的分析、推理、抽象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认真思考、仔细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隔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退位时的前一位是0的减法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计数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计算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请你拿出作业本,在作业本上完成下面2题。(出示)536-263       214-108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我们来看:第1题是怎样算的?

2题的差十位上为什么是0

小结:我们在列竖式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媒体演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

2、引入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愿不愿意挑战更复杂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估计得数

出示例题的情境图:

学校艺术节期间,同学们画了许多儿童画,在橱窗里展览,请仔细观察。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二年级同学画了204幅儿童画,一年级同学比二年级同学少画108幅)

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算式该怎样列呢?板书:204-108=

204108大约得多少呢?能估计一下吗?(大约100)(板书:大约100

你是怎样估计的?(把204看做200,108看做100,200-100=100,所以204108的差大约是100

2、发现问题

引导:那估计的对不对,请同学们用竖式笔算一算。(师边说边板书:204-108=的竖式)

咦,刚才老师巡视,发现有的同学算不下去了。遇到什么问题了?(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可十位上是0,怎么办?)

3、直观探究

师:对呀,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可十位上是0,我们用竖式计算有困难,可以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请同学们拿出计数器自己动手试一试,也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再动手试一试

教师巡视,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反馈交流:你在计数器上是怎样算的?谁来用边演示边说一说?

示范演示:

引导理解:(1)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十位上是0,从百位退1到十位,是10个十;百位上还剩一个百,;

2)再从十位退1到个位 是14,十位上还剩9个十,

3)最后从个位依次去减去8个一和一个百,得96

追问:为什么十位上只有9了呢?

谁还能这样说一说
请边拨拨计数器边和你的同桌说说是怎样算的?

4、抽象算法

1)小结:(边多媒体演示边讲解)刚才我们用计数器上计算时,个位上4-8不够减,从十位退1;但十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就要从百位上退1个珠子到十位上,是10个珠子;再从十位上退1个珠子到个位上,十位上退1后还剩9个珠子;最后个位上用1486个珠子,再从百位上去掉一个珠子,得96

2)提问:现在你能根据在计数器上拨珠的过程,完成这道竖式吗?想一想,再试着算一算

请一生上黑板板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交流:

我们请这位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生说)

边指十位边追问:十位上为什么是9?(引导学生说出:从百位退1到十位,再从十位退1到个位后,十位上只剩9个十)

谁还能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

5、过度:我们通过自己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算一算,知道了一年级同学画了96幅画。和我们一开始估算出的得数比较,认为用竖式算出的得数合理吗?(合理)是呀,估算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得数的大致范围,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6、总结:

同学们,请你观察、比较,今天学习的减法,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不够减)

像这样的: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没有1可退,就要从百位上退1,也就是要隔一位去退1。这样的减法叫做隔位退位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隔位退位减)

计算隔位退位减法时,要特别注意什么呢?

(隔位退位时,从百位上退1到十位,再从十位上退1到个位,十位上只剩9个十了)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真了不起!这样有挑战性的内容的隔位退位减都没有难倒你们。下面我们再来做一组练习

1、想想做做第1

1)学生按题组计算后,实物投影仪核对

2)以一组题为例,观察、比较:为什么每组中2道题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

追问:为什么有的需要隔位退位,有的却不需要?

强调:计算时一定要看清题目。如果那一位上的数不够减,既要从前一位退1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既要从前一位退1,但要注意隔一位退1相减后,原来是0的数位上剩下的是9

2、想想做做第2

学生观察,找出每题错在哪里?然后再改正

提醒学生细心计算

3、想想做做第5

学生理解题意后,列式计算

交流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新的收获?

1133


教学反思

“千以内的隔位退位减法”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千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一个知识点,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即个位不够减需要从十位退位时,十位上是0,需要从百位退1。这是减法笔算中最为复杂的一种情况,也是学生本单元学习的难点。教学重点是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

一、 进行有效的复习,促成计算方法的迁移。

隔位退位减法这一教学内容,学生需要以原有的退位减法的计算为基础进行学习。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复习的内容可以以笔算为主,让学生计算523 - 108、600 - 370。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这些计算都出现了什么问题(某一位或某几位上的数不够减,需要退位),是怎样解决的。通过这样的复习,引导学生明确进行减法计算时,哪一位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借1当10,再减。通过复习,既巩固了旧知,又为降低新知学习的难度作了必要的准备。

二、 引导主动探索,鼓励算法多样化。

当学生面对例题中的实际问题,列出算式后,允许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这时的探索,能让学生充分体验这里的计算出现了新的问题:204- 108,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可十位是0,无1可退,怎么办?

你认为该怎么办?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向前一位借,但借过之后就不知道如何办了,这时我就出手,讲解借过一位一位位往后退的过程.教学过后仍然有部分学生不大明白,认为百位借了两次,还有十位上是“0”,他们就搞不清楚。后来一位有经验的老师教我一句口诀:“0”上无点是“10”,“0”上有点变成“9”。通过练习对此掌握较好。

三、 在直观操作中感知算理,理解计算方法。

先在计数器上拨算珠进行计算。通过拨算珠体会退位的过程:个位上4颗珠不够减,需从十位上退1颗珠;十位上没有珠,先从百位退1颗珠,到十位上是10颗珠,再从十位退1颗珠,到个位上是10颗珠。在学生拨算珠之后,还要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拨算珠的过程,加深对隔位退位过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可通过条理清楚的问题,引导学生明确在竖式上计算的方法:个位上“4”减“8”不够减,怎么办?→向十位借→十位没有可借的数,怎么办?→向百位借→百位的“1”到了十位变成几个十?从10个十中借1个十给个位,还剩几个十?→现在个位上是多少减多少?十位和百位呢?通过操作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