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教研组>>思品组>>阅览文章

品德组教研2

发表日期:2017/5/17 15:24:09 出处:本站 作者:刘莉丽 有1617位读者读过

秦淮灯会

阚月芹

【教学目标】

1、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列举一两个例子。

2、通过欣赏相应的图片、视频等体会秦淮灯会的悠久历史,感受秦淮花灯的博大精深。

3、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教学重点

感受秦淮花灯蕴含的丰富文化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手拿一张典型的花灯图)同学们,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生答,师相机板书:灯)

2、谁知道哪儿的花灯最有名?(指名生答)

3、真不愧是咱们南京人,这花灯就奖励给你了!

4、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我们南京都会举办一场以灯为主题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秦淮灯会(板书补全课题)

二、了解非遗

1、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秦淮灯会早在2006年就已经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ppt出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字样)

2、听说过这个词吗?据你的理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师补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3、作为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淮灯会可谓是家喻户晓,南京至今还流传着“过年不到夫子庙观灯,等于没有过年;到夫子庙不买张灯,等于没过好年”这样的俗话,可见咱们南京人对花灯有着非常深的情结。(ppt出示俗语)

4、经过课前小调查,老师发现同学们对花灯起源、品种、制作过程这三个方面比较感兴趣,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根据老师信封里的提示就其中一个方面进行小组合作。

三、小组合作,探究花灯

1、小组合作要求:?交流时注意组内秩序,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组长合理安排汇报形式

2、学生以小组形式汇报

花灯起源

1、看来花灯真是历史悠久啊!关于花灯的起源还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仔细听——(ppt播放音频图片)

2、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正月十五挂灯笼是为了——(生说),那后来为什么每年都挂呢?生自由回答,师引导,相机板书。(板书:美好愿望)。

花灯品种

1、过渡;那元宵节都会挂哪些花灯呢?请一个小组上台给我们展示一下(展台展示图片并做适当讲解)

2、这么多花灯,你觉得美吗?哪儿美?

生自由回答,师作适当总结:形状、颜色、细节、栩栩如生

3、花灯品种如此之多,还真是丰富多彩啊!(板书:丰富多彩)

花灯制作过程

1、这么多各式各样的花灯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它主要有哪几道工艺呢?让我们以南京最著名的荷花灯为例,看看它的制作过程。(PPT出示视频)

2、从这段视频中你获得了哪些有关制作花灯的信息?

  62道工序、半天时间,制作一盏花灯的不容易

四、体验花灯活动,感受文化之美

1、花灯不仅可以赏,还可以玩。你知道哪些玩法?(游灯、放河灯、猜灯谜)

2、今天我们也来猜一猜。出示三个灯谜让学生猜。

3、刚刚我们感受了古代的玩灯乐趣,现在让我们跟随记者去秦淮灯会的现场看一看。(PPT出示新闻视频)

五、结合生活实际,激发保护欲望

1、一盏普通的莲花灯就要花费半天的时间,那140多组莲花灯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啊!这些花灯都是老手艺人辛辛苦苦扎出来的,那这些老手艺人现在怎么样了呢?让我们走进花灯传人陆有昌,听听他的故事。(PPT出示小故事)

2、这个故事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生自由谈论,教师引导:传统手工艺制作的艰辛,老艺人生活处境的艰难,花灯手艺面临失传的境地)

3、像这样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还有很多(PPT出示)

4、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生自由畅谈,师适当总结并板书)

5、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自201161日起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不仅如此,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还被确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每年的这一天我们南京都会举办相关的活动,以号召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6、下面请你为保护秦淮花灯设计一条公益用语,设计好后小组组长选择一至两条贴在黑板上。(选择一两条较好的展示)

7、总结:希望同学们能从自身做起,做一个小小非遗传承人,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们的金陵文化。

六、板书设计

                   秦淮灯会

          来源             美好愿望

        品种             丰富多彩            传承、保护

          制作过程          繁琐复杂

 

【教学反思】

本节是有关金陵文化的教学内容,因此在选材上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也基于本人对金陵文化的熟悉程度,我将教学内容选为同学们较为熟悉的秦淮灯会。众所周知,每年元宵节南京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秦淮灯会,秦淮灯会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在国内可以说是前所未有。选择这个主题,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秦淮灯会以灯最为著名,而花灯的制作又是秦淮灯会的核心,因此本节课我以灯入手,通过赏灯、玩灯、制作灯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秦淮灯会蕴含的丰富文化,同时通过创设情境感受秦淮花灯艺人生存的艰辛来激发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总体思路较为清晰,步骤也较明确。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对时间的处理不够恰当,导致后续设置的为保护秦淮灯会设计标语这一环节没有展示出来。小组合作时教师要求的不具体也耽误了不少时间,再处理学生突发问题上还不够灵活。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还要不断地推敲,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模式也要多加练习。

1、阚老师在设计中注意展现“金陵特色”,努力让学生在文化氛围中通过活动的开展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熏陶,努力在课堂上呈现出这一课程的独特魅力。

2、教师让学生课前上网、搜集资料,课堂上通过图片展示、文字介绍、视频播放、小组合作、信息解读等方式,让学生在多种因素的调动下,不仅从字面上把握了教材内容,而且在脑海中建立了对秦淮灯会”的形象认识。

3、阚老师的课堂因为多元化的信息,多元化的呈现方式而显得新鲜活泼,学生乐于接受。

4、让学生在课前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对有代表性的几处进行了搜集信息的加工处理,最后小组推荐代表的呈现虽不够完美,但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了,每一个学生都经历了对信息的处理过程,学生的学习更主动,认识自然更充分。

5、阚老师根据学生因为地域的差异导致的认识的局限性采用了不同的教学设计, 除此之外,还引进了许多课外信息,“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地灵活运用教材。 

6、阚老师多重维度的课堂教学呈现出浓郁文化氛围,在此基础上呈现出多元整合的秦淮文化景观。  

7、阚老师以三维目标为基准分散教学目标点,以合理化的可行性教学作为课堂实施措施之一。

8、关注内容的教学要兼顾方法的指导;小组合作中要关注学生任务的分配;问题导向中要关注策略性提问;问题要兼顾深浅结合,凸显立体性。

9、教师通过巧妙的活动设计,改变了以往师生间一问一答的直线单向状态,形成师生间多向的、多中心的立体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