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教研组>>高数组>>阅览文章

中高数教研组教研活动四:张金花执教、认识三角形

发表日期:2016/6/8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业 梅 有819位读者读过

认识三角形》教案

                 横溪中心小学    张金花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具体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高与底的含义,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限在三角形内)。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过程,积累一些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抽象到一般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高与底的含义,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教具:三角尺   直尺  七巧板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过三角形?

指名说说。

出示幅生活中的图片,请学生找找那边有三角形。

揭题: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了三角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认识三角形。(板书:认识三角形

二、探究

1、同学们,请拿出你的小棒,在桌面上摆出一个三角形。

我们将三根小棒首尾相接,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

2、请学生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

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

同学们,我们像刚才一样,将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就是一个三角形。(课件)

齐读一遍,注意要重读红色字体。

3、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线段的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每两条边之间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角 

 

请大家在自己刚才画好的三角形上标出三角形的边,顶点和角。

    同桌探究交流,你找出了几条边,几个顶点,几个角?

    完成的同学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在老师三角形上标出所有的边、角和顶点。

    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4、看看谁的眼睛最亮(课件)

认真观察,下面哪一幅图是三角形?为什么?

(第3是三角形,因为只有它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其他都不是。)

说的真好,三条线段必须要首尾相接,才能围成三角形。

5、同学们,请看这幅图,你知道图中画的是什么吗?这是一个人字梁,是建造房屋时房顶的结构,你能量出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你量的是哪条线段?它和底边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看上第3题,想一想,量一量,同桌交流你的发现。

指名回答。

  (量的是中间最高的那条线段,它和底边互相垂直。)

6、如果我们把人字梁所表示的三角形画下来,就可以这样表示出它的高和底。(课件出示三角形的高和底)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齐读这句话,注意重读红色字体。

怎样利用工具规范的画出三角形的一条高呢,请看屏幕演示。(课件)看清楚了吗?

老师在黑板上再演示一遍,拿出三角尺,让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三角形的边重合,慢慢向顶点移动,移动到顶点时,画出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要画成虚线,标出垂足,写上高和底。(板书)学会了吗?

请大家在自己刚才画的三角形中,画出一条高。

师巡视,指导画 同学们画的高真好,那么大家猜一猜,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

(三角形有三个顶点,每个顶点都可以向对边画一条高,所以三角形有3条高。)

三、巩固

同学们,下老师想请大家参加一个闯关游戏,看看大家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的到底好不好,大家想参加吗?有信心顺利通关吗?

第一关

    大家请看,方格纸上有4个点,从这4个点中任选3个作为顶点,都能画一个三角形吗?你有什么发现?哪三个点可以,哪三个点不可以,为什么?

纸上第2题中画一画,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的发现。

有小组已经完成了,请你给大家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BCD三点不可以画一个三角形,因为这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

所以我们发现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不能画一个三角形。

 

,(课件)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在纸上完成5题,可以同桌边交流边画。

完成的小组把笔放下身体坐正

指名板演,评讲。画第三个三角形的高时,你有什么发现?

(画出的高跟三角形的一条边重合了)

这个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它叫直角三角形,我们的三角尺是不是直角三角形?(是),举起你的三角尺,指一指哪个角是直角,组成直角的两条边是它的直角边,如果用它的一条直角边作底,另一条直角边就是三角形的高,如果用另一条作底,这条就是三角形的高,那如果用这条边作底呢?两条直角边还可以作三角形的高吗?不可以,这时高需要画出来。

,请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底5厘米、高3厘米的三角形,完成纸6题。指名板演。

同学们请看,这些三角形都是底5厘米高3厘米,同桌交流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底和高都相等的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请看要求。

用七巧板拼三角形。四人为一个小组,合作探究,

1)选两块拼一个三角形。请拼好的同学到前面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2)用三块拼一个三角形。请拼好的同学到前面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3)你还能用几块拼一个三角形?到前展示。(4块、5块、7块)

《认识三角形》听课反思  喻倩

听了张金花老师的《认识三角形》一课,可谓感慨颇多,也深知自己平常的教学是多么的需要改进,自己还有很多上身的空间。现在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认识三角形》属于图形概念课,对图形概念的认识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感觉(包括对图形的感知和知觉(指对一类事物的感受)?表象(有了对图形的感知后,就可以在头脑里形成表象,如:本节课知道三角形的特点后,再画出来,效果就更好了。)概念的形成

二对于本节课的三角形的认识,结合本校“善问课堂”的理念。前置学习要在课堂上有所体现:上课时,可以直接问:孩子们,通过自学导航的预习,告诉老师今天学习什么内容?然后教师汇报并总结课前的学习情况,并把学生课前的疑惑写在黑板上,等待课堂解决后一个个打勾。在疑惑(即问题)的呈现上,可以采取?学生表达,老师板书);?以问题条(组长汇集)的形式直接贴在黑板上,即把学生的思维痕迹留在黑板上。

三教师如何巧妙的处理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的过渡,即过渡语言的诉说,一定要注意。如:三角形的特征认完六,我们来学习它的高等

四怎样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非主流问题”,就需要老师深入研究教材,灵活应变了。如:学生在生活中找角的时候说:“黑板的角再补一条线是三角形.”教师应该说:“这样是对的,但是我们能不能直接找到一个三角形呢?”如果老师说:“很好。”接下来就会出现很多类似的答案,如:门的角贴一条线等。因此老师们在教学时要学会合理处理这种问题。本节课老师是让学生“课前”自带照片图形,让学生指一指,并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形成对一类事物的感知,并让学生比划一下(这样三角形就从画面上跳出来了),并在自学导航上画一画;接着再让学生说一说三角形的特点,学生就很容易说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五通过学生错误,得出三角形的概念。对学生之前画上三角形直接展示,发现问题,提炼三角形的特点与概念;如:展示学生画的图形并让其它同学对其评价;?角部尖,没有顶点,老师说,看你们华的角尖吗?有几个顶点??线段没有连,得出三条线段都要连着,老师适时补充:像这样的三条连着的线段,我们数学上叫做“首尾相接”;没用直尺画边,教师适时引导:对,围成三角形的线段是直直的。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引导再让学生说一说三角形的特点和概念,孩子们就深刻理解了,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回忆并记忆三角形。接着出示书上练习:途中的四点能组成哪些三角形?并得出: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