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热是怎样传递的》
发表日期:2007/11/16 7:47:57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751位读者读过
“简约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
第二课《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
执教者: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 詹央青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2、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过程与方法:
1、会做热传导、热对流实验。
2、能正确使用酒精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和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2、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冬天气温低,手冷。我们会用热的东西来焐手。过一会儿,我们的手变热了。这是为什么?
生活中还有哪些热的传递的例子(板:热的传递)
(二)热传导实验
刚才大家说的都是热在固体中传递的例子,那么,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呢?
(学生预测)
我们来通过实验验证一下,好不好?
酒精灯常用来给物体加热,我们要正确地使用它。
1、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自下而上。
2、酒精灯要用灯帽压灭,要压两次。
3、酒精灯火焰分内焰、外焰(画图)要用外焰加热物体。大家记住了吗?我们在小组内来练习一下点酒精灯和灭酒精灯。
(小组练习)
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锯条。锯条上用蜡油沾了几根火柴。这种实验器材给大家什么启发?
你准备把酒精灯放在锯条的哪个位置加热?你认为加热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可以在锯条中间加热,也可以在锯条一端加热。每小组只要选择一个位置加热就可以了。
锯条被加热后,会很热,手千万不要碰到。
(学生分组实验)
汇报。
总结:热在固体中总是由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方式称为“传导”。
(板:传导)
(三)热对流实验
热在固体中是通过传导的方式传热,那么在液体和气体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
要想证明自己的想法,我们要以事实来说话。我们亲手给水加热试试看水到底是怎么传热的。我们怎么才能看清楚水的传热情况呢?可以怎么做?
我们在实验时,应注意观察什么?
(分组实验)
汇报。提醒学生,看到的虽然是茶叶在翻滚,实际上是水在运动。下面的水受热向上运动,上面的冷水又向下来补充。
总结:我们以前做过空气对流实验。大自然中,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刚才水的实验中,水遇热上升,上面的冷水下降。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板:对流)
(四)热幅射
冬天时,晒太阳,我们会感到暖和。热是怎么来的?是通过传导或是对流吗?
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板:辐射)
(五)总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热的三种传递方式。热在固体中通过传导方式传热,在液体和气体中是通过对流方式传热。不靠固体、液体、气体也能传热,这种方式叫“辐射”。
(六)拓展
热的三种传递方式大家掌握了吗?
出个题目来考考大家
看课本20页下方的图,分析图中热的传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