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第二学期体育组集体教研备课记录(五)
发表日期:2016/5/28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28855 有825位读者读过
体育组集体教研记录
主备:王配
时间:2016-05-28
主题:低年级踢毽子教学
教材分析:
踢毽子是一项古老的民族体育运动,有一定的难度。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分成拉绳踢毽、不拉绳踢毽子、熟练踢毽子三个阶段。本课是初级阶段。目的是锻炼学生手、脚、眼协调配合能力,了解脚踢毽子的部位及感觉。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能够调动学生尝试踢毽子的积极性,主动练习。
2、 掌握一般踢毽子的正确动作及踢毽部位。
3、能连续踢5-10个毽子。
重点难点突破:
教学重点:调动学生尝试踢毽子的积极性并能主动练习。
教学难点:掌握一般踢毽子的正确动作及踢毽部位。
重点的突破:首先介绍踢毽子运动的历史,播放视频,教师示范等多种方式感受踢毽子运动的乐趣,加强对男生的正确引导,防止认识上的偏见。
难点的突破:通过挂图、教师示范、学生互评等方法,完整、系统地介绍踢毽子的正确动作及踢毽部位。
模式方法:教师示范、小组长指导、自主练习、相互学习。
作业设计:以集体、分组练习为主,以升级的方式规定踢毽子数量。
进度安排:课课练。
组内教师讨论要点:
怎样使低年级学生较主动、积极地进行练习?
伍老师: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赵老师:低年级踢毽子是高年级的基础,先要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要强调正确的动作。
刘老师:学生手、脚、眼协调配合是一个个长期训练的结果,要采用多种练习方法,防止枯燥乏味。
王老师:要加强小组练习的有效性,适当采用展示、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范老师:拉绳与不拉绳踢有一个难度跨度,可以要适当的时候要求学生高踢,以便消除跨度。
张老师:分阶段练习好处多,把较难的内容分成比较容易达到的几个层次,能增强学生练习的信心和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教学目标。
本次备课活动总结:
本次教研各位老师从不同角度对低年级踢毽子教学内容进行思考,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建议,使我对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