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第二学期中高年级语文教研组活动四
发表日期:2016/5/12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柏斯兵 有721位读者读过
走进文本,用心感受语言
横溪中心小学 王芳
[教材简析]
《鸟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充满童趣,生动描述了“我”从小爱鸟,乐于与鸟儿接近.交谈,终于与鸟儿建立了深厚感情的情景,揭示了“我”在聆听鸟语中所获取的启示,赞美了鸟儿的确是人类的朋友,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本文以“鸟语”为题,并非探究鸟儿的语言,而是以此激发情趣,揭示人们对“鸟语”的特有感受,并且从中获取某种启示,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爱护鸟的感情,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目标预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文本对话,体会鸟儿是人类的好朋友。
2.学习课文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并初步尝试运用。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融入文本,与文本对话,体会深深的人鸟情。
2.展开想象,写写鸟儿在说些什么。
[设计理念]
课文文质兼美,活泼富有情趣,在教学中应积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对话等方式多读课文,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以情施教,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世界进行感受和体验性阅读,达到深切感受文本的“情”,领悟其中的“理”,“三情”(教师.学生.文本)共振,实现阅读教学三个维度的交融。
[设计思路]
课文以生活中生动真实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达了“我”倾听.揣摩鸟语的情景,文章写的是“我”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产生的独特感受,使孩子们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体会鸟儿的确是人类的好朋友。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春来了,一切都欣欣然张开了眼,置身于自然,感受春的温暖,这时森林里来了一群可爱的朋友,他们是谁呢?(看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是啊,古人云:人有人言,鸟有鸟语。让我们一起走进鸟的世界,去领略那鸟类奇妙的语言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鸟语》。
3.要走进鸟儿,还得买门票奥、看门票来了!
出示词语
公冶长 勤 劳 无拘无束 傻 话 怠 慢 倍感亲切 喜 鹊
嗓 音 应 验 安 慰 疏 忽 呢 喃
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
1,你怎么知道作者爱鸟?谁来说说“软语”
2.你能听懂鸟儿的叫声吗?传说有一个神通广大的人能听懂,是谁?能给我们说说他的故事么?
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公冶长说什么?你想做公冶长吗?小作者也和你们一样。
出示“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 读好“多想” 评价
4.小作者为什么想做公冶长呢?
5.播放鸟鸣,小作者祥和鸟儿谈谈心,聊聊天,你想去吗?你听到了什么?
出示“它们的“语言”丰富极了!一听到他们的叫声,我便以“知音”自居,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
读好“丰富” 评价
6.小作者最喜欢和布谷鸟聊天啦! 出示图片 听声音
他们在聊什么? 指名说
现在你们就是那只可爱的布谷鸟咱们来对话吧?
师:你做什么? 生:写字看书
师:你喜欢什么? 生:唱歌跳舞
老师也想做布谷鸟,猜猜老师想说什么?
7.出示:“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疏忽”是什么意思? 你在生活中有疏忽的时候吗?
8小作者的有一个好朋友来了,和他打招呼吧。
出示图片,听声音 告诉他生活中有过哪些喜事?
看来作者真的要成为公冶长了。
9.今天老是想介绍一个字给大家认识,猜猜他读什么?为什么?
出示“聴”
生:读“耳”因为它的半边是耳。
师:猜的很有根据,很多字都偏旁有关系。
生:读“德”因为它和德字很像,有可能是形近字。
师:猜的很好,中国的许多孩子多是读半边的。
生:······
师:其实它读“听”,是“听”的繁体字,你再仔细看看这个字,发现了什么?
生:听时需要用耳朵
生:听时还得用心去听
师:你们说的真好,只有用心去聆听鸟儿的语言,也许你也能成为鸟儿的“知音”。
10.播放鸟鸣,用笔在书中的空白处写一写,你听出鸟儿在说什么?
三.总结
作者在和鸟人的交谈中建立深厚的感情,而无声的鸟语更能给人们深思,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鸟儿无声的语言。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言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模拟的语言情境中,通过“实践”去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在这次教学中,无论是让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学习都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习语言,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案例中“你在生活中有疏忽怠慢的事儿吗?”在创设的环境中联系实际运用语言来说话。
同时在课堂上也和注意教学的评价,教育是一门艺术,评价也有艺术。评价的艺术就在于通过评价使学生增强自尊,树立信心,掌握更多的发展本领。新课标的评价理念还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认为评价更多的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强调多元化价值和对主体差异的尊重。这就要求教师凭借教材精心设置开放的学习内容,如案例中的“你来猜猜这是什么字”。学生各抒己见,有了自主选择和判断的内容,就能充分体现“主体性评价”的有效价值。当然,在“主体性评价”过程中,教师的主导评价作用也应引起重视,那就是将学生导向新课标的预定目标,以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案例的结尾评价就是这个目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语文训练的重点:听,说,读,写,语文主要训练的就是这四个部分,教学过程中让孩子先听,听完后谈感受,案例中孩子听鸟鸣,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孩子们畅所欲言。文章中抓只关键词读好课文,案例中“多想”,“丰富”等等词语抓住后指导朗读。在教学最后训练孩子的写作,听鸟儿的鸣叫写写鸟儿在说些什么呢?这个既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有扩展了孩子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