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教研组>>高语组>>阅览文章

15-16第二学期中高年级语文教研组活动三

发表日期:2016/4/14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柏斯兵 有793位读者读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9、少年王勃》第一课时教案

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  宋萍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显示了王勃非凡的才华。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课文配有彩色插图,有助于学生体会诗句意境,加深记忆。

学生对少年王勃比较陌生,教师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少年王勃的资料,揭示课题后,让学生汇报交流,便于学生对王勃有大致的了解,让学生带着对少年王勃无比崇敬的心情去朗读课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设计理念:

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教学时,抓住重点段落,通过理解词句、图文对照、朗读想象等方法,体会诗句蕴含的优美意境,感受课文描绘的迷人秋景和王勃的才华横溢。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特别指导“督”、“宴”、“序”,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拍案叫绝、余晖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水天一色、霞骛齐飞”之壮观秀美,初步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景之迷人,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骛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色,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和才华横溢。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王勃的资料、课件制作、生字卡片制作展示等。

教学过程:

一、古诗铺垫、揭示课题

(一)、古诗铺垫:

师:同学们,我们中华文化传承几千年,文化的魅力让我们陶醉:每逢佳节倍思亲,远方的游子就会吟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歌颂母爱时,我们会用——谁言——
生: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来表达。

师:鼓励别人时,我们会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当春回大地,春雨滋润万物时,我们会想起:“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诗句。
(二)、揭示课题

师:祖先给留下的诗文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传承。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唐代的诗人王勃,看一看王勃为我们留下了怎样精彩的诗文?教师引导学生读课题

师:(王勃资料出示)指名读

师:说说资料读后,你的感受。

相机板书:奇才

师:让我们先学好生字词,为更好地走进课文认识这位奇才,打好基础吧!

二、预习成果展示:

(一)、“字音、字形”我自学

小组内按照编号顺序,每人展示自己制作的一张生字卡片,说说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字音、字形。

(二)、“字音、字形”我巩固

读词:探    南 昌    滕王阁

   宴 会    文 章

   野 鸭    读 书    顺 序

多音字辨析:少、都

书写指导:督(第四笔,没有钩)、序(最后一笔是竖钩)

(三)、“长句子朗读”我能行

1、一位姓阎的都督正准备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

2、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3、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三、精读感悟。

师: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的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

1、按照组员的编号顺序,朗读课文一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请组长组织组员说一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3、全班交流:滕王阁修整一新,          应阎都督的邀请,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文------《             》

4、划分段落:

起因:滕王阁整修一新,阎都督邀请王勃参加宴会。

经过:都督提出写庆贺文章,客人们都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滕王阁序》。

结果:《滕王阁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5、出示段落:王勃写的这篇《滕王阁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师:这段中,哪个词说明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一篇名文?

理解“千古传诵”

师:想不想看看这篇文章?(出示《滕王阁序》文章)有些难懂吧!没关系,我们不是正在慢慢学习吗?

师:先来看看文章中出现的“滕王阁”吧!这篇文章就是王勃为了庆贺滕王阁修整一新而写的庆贺文章!(图片欣赏)

师:滕王阁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其他三楼图片)

(二)、共同探究

1、师:在回到这篇文章中,《滕王阁序》中的精彩句子非常多,书中给我们重点展示了一句,你能找到吗?

预设: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贴板书)

2、师:当王勃写出这句时,产生了怎样的反响?能找出文章的具体描写吗?

预设:生: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3、师:假设你就是那位都督,能不能以拍案叫绝的方式说说这句话?

预设:[读到拍案叫绝时真的拍了自己的桌子,并竖起大拇指说奇才!真是奇才!”]
4、师:奇才!真是奇才!这里有两个感叹号,你读懂了什么?

请大家读出感叹来。[生继续练读着]
5、师: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到底好在哪里呢?请大家继续读这篇课文,看看能否先用课文的话解释这两句话的意思。[生再读课文]
预设: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的飘荡……”

6、师:你知道什么是落霞孤鹜
预设:生:落霞就是落日的余晖与灿烂的云霞
     生:孤鹜是一只野鸭。
7、师:联系上文理解词语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8、师:(引导看图,教师示范)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的飘荡……

9、师:谁愿意欣赏着这样的画面,用书中的话说说傍晚迷人的江景?

预设:生表述,多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

10、师:晚霞、一只野鸭、天空、江水,这幅画面,王勃用十四个字把那么多的美景真实地写下来了!让我们永远记住它------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四、设置悬念:看着这美景你有怎样的感受?王勃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这篇千古传诵的名文的?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布置作业:1、《习字册》2、读熟试背第三、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9 少年王勃               奇 才

             落霞与孤骛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少年王勃》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注意立足语文,把握文本,凸现语文的本真。教学中让学生实实在在的经历读书、感悟、体验、内化等学习语文的过程,获得言语的智慧的滋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首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由介绍滕王阁延伸到赞美滕王阁的文章再延伸到王勃,从而逐步导入新课,带领学生们一步步走近那个有才气的少年。接着带领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词。通过多种方式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广泛地调动学生学习字词的积极性,让字词教学落实在学生兴趣盎然的参与中。然后紧扣才气,顺学而导。王勃令人敬佩的才华是贯穿全文的中心点,我以此为线索展开教学。通过诗文吟诵,图文对照,品读“奇才”,顺着学生的思路去感受王勃的才华,教学内容的呈现完全是学生的自主选择。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将多种形式的读贯穿课堂,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读,读出个人不同感受,在一次一次地朗读中加深感悟,升华情感,将本课的气氛带入一个全新的高潮。
通过适当地安排课外延伸,让学生在课后充分感受了王勃的才华横溢,体会到“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景象,课末,我总结性地向学生们提炼了王勃的生平,并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经典名句作为礼物送给学生们,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深情吟诵,读出秋景的壮美,读出王勃的才华和内心的敬佩之情。这样的设计令全课的主旨尽显其中,很有新意。最后,在欣赏孙道临雄浑悠远的《滕王阁序》吟诵声中,结束本堂课的学习,深有意犹未尽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