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教研组>>高数组>>阅览文章

六下数学备课组计划

发表日期:2016/3/5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业 梅 有755位读者读过

横溪小学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一、        指导思想:

以区小学数学教科研工作计划为引导,以学校的数学学科工作计划为依据,以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动力,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导,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进一步优化集体备课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结合六年级学生特点及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有效性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作为重要的组合平台,突出实施新课程这个重点,扎实开展六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利用备课组活动,组织全体六年级数学教师进行教材解读、再培训。帮助教师进一步领会2011版新课程理念,准确把握教材的目标、要求、结构和特点,掌握教材的基本教学方法,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努力实现有效教学。

2、促进学生的发展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注重教学常规的训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按计划有序地开展专题研究,加强数学教师个人专题研究的实效性,争取做到“研必所获”、“以研促教”。

4为校际间教师交流、互相学习、展示自我搭建好平台,充分发挥协作研训功能。 

5、学科组特色发展, 开展好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并以此为主题开展本学年系列活动。

6、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

建立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的工作机制,通过相关“实证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策略,提升毕业班教学质量的水平,促进数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反思。

三、工作要点:

(一)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本学期六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以集体备课为主,穿插组织一些集体备课后的实践性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以及反思性教学交流、研究活动。

1、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具体实施程序与要求

集体备课实施程序:

1)分工协作:由主备教师要提前对后一周(5课时)的教学内容精心备课,并印发到备课组成员手中。备课组其他教师在集体备课前,也要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形成基本的教学思路,为讨论交流作好准备。

2)交流修改:由备课组长组织好本组教师,按照已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开展活动。先由主备教师就预设的教学设计作详细地介绍,供其他教师学习、思考。后备课组其他成员对“主备人的教学设计”讨论交流,各抒己见,求同存异,优化方案,达成一定的共识。

3)个性自备:备课组教师依据个人教学风格和才能,对教案进行二次修改,认真备出既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又符合班级实际学情的教案,灵活运用,突出个性。

集体备课活动要求:

①集体备课的教案可以借鉴优质教学资源,但须杜绝将网上下载或往年备课直接打印的“拿来主义”;主备人须依据自身教学素养,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可操作的教学预案。

②集体备课“交流修改”前,由主备人确定每次交流5课时中的“12个重点课时内容”,并告知其他成员认真准备,以利于“交流修改”时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据。每一次集中交流的时间有限,期望通过此举措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交流的效率与质量。

③建议备课组成员加强教学反思性研究,鼓励教师将平时教学中“备课、上课、作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在下一次集体备课时与年级组其他教师探讨、反思,寻找归因。从而能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补救措施。

2、数学集体备课的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地点:教师阅览室

具体时间:星期二下午350---430

(二)重视“教学五认真”管理

本学期,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将继续加强“教学五认真”工作管理。备课组长配合学校领导对数学教学的指导和管理,以抓“集体备课效益”为突破口,做好教学的各项常规工作。

①备课:以集体备课活动为抓手,加强交流研讨,突出个性修改,切实提高质量。

②上课:围绕集体备课教案,扎实组织课堂教学;继续关注学生“双基”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成长;关注教师教学水平地提升。

③改作:严格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规范作业格式和教师批改行为,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④精心设计作业形式,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提升,做到少而精。提倡布置选择性、层次性、实践性、趣味性的作业。教师的批改、评讲应做到细而勤。

⑤单元试卷:统一时间考试,教师及时批改评讲。通过单元测试共同分析学生的学习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采取补救措施。

⑥课题研究:加强课题研究工作,将我校课题研究活动与集体备课活动、六年级数学教研活动等结合,规范研究的过程,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⑦辅导:继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⑧听课:本学年各教师参加听课总节数不少于15节,要边听边思,及时评点。

   ⑨、重视理论学习与研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育叙事、教育论文评选等活动。

    通过对以上教学常规工作要求的强化,努力在数学教师中树立优良的学风,刻苦钻研业务,加强研究性学习,强化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意识。

 

 

 

 

四、备课组活动安排:

 

周次

活动内容

主讲人

地点

第一周

备课组计划、教材修订说明、

吕荣

教师阅览室

第二周

《扇形统计图》教材分析

吕荣

教师阅览室

第三周

《圆柱和圆锥》教材分析

吕荣

教师阅览室

第四周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分析

陈家维

教师阅览室

第五周

《比例》教材分析

陈家维

教师阅览室

第七周

《确定位置》教材分析

胡木平

教师阅览室

第八周

《正比例 反比例》教材分析

胡木平

教师阅览室

第十周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统计能性” ,修订单元导学案、学习案。

方思华

教师阅览室

第十一周

期末总复习计划

方思华

教师阅览室

第十三周

期末复习情况汇总交流

    方思华

教师阅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