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教研组>>高数组>>阅览文章

中高数教研组教研活动三:喻倩执教、复式统计表

发表日期:2016/10/25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业 梅 有1053位读者读过

 

喻倩执教、复式统计表

课前思考:在研读教材时我关注到本节课重在认识并会填写复式统计表,但是结合我们生活实际,我们会发现在生活中当我们需要进行统计时,不可能就会有一张表格让我们来填,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自己来设计。同时我考虑到现在已经是五年级,学生对于复式的表格生活中肯定会有一些认识和了解,同时又有了对单式统计表的认识,于是我产生了让他们试着来经历这样一个制作的过程,尽管存在一定的难度,但通过思考,小组的合作交流,学生会越来越清晰,而且对复式统计表了解得更加深刻。

同时我又思考为什么需要学习复式统计表?如果几个项目需要统计相同的内容,就产生制作复式统计表的需求,而这一点也是需要让学生明确的。因此在出示了四个单式统计表进行交流后,我通过一个问题来激起他们要合并单式统计表的需求。通过这个问题也让学生明确,我们要制作的这张表是需要更全面地反映一些信息。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84~85页例1、“练一练”和练习十五第1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制作、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 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 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会根据收集的信息制作复式统计表,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根据收集的信息制作复式统计表,并会简单得分析。

关键点:让学生经历简单制作复式统计表的过程,认识并理解结构安排。

创新点:让孩子用贴一贴的方式设计复式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青云小学组织了四个兴趣小组,分别是古筝小组、葫芦丝小组、笛子小组和小提琴小组(课件显示例题)。

2.根据收集的数据,四个社团已经分别做好了统计表,从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兴趣小组,各有几名男生,几名女生及总人数)

单从1张表中,我们只能知道某一个美术社团的数据信息,如果作为美术社团的负责人濮老师,就需要以最简单的方式了解更全面的信息,既要了解各个社团的人数情况,还要了解男女生总人数及社团总人数情况。应该怎么办?

预设生:合并在一张表格上。

师:你很会思考,那我们就来将这4张表格整理合并成一张统计表。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来激起他们要合并单式统计表的需求并且通过这个问题也让学生明确,我们要制作的这张表是需要更全面地反映一些信息。也为后面的分析做好铺垫。

二、初步感受,认识复式统计表

1. 在合并过程中初步感受。

师:那我们先来找一找原来表格上都有哪些内容吧。

如何将这些内容放到同一张表格中呢?如果再添加一个总计,又该如何设计呢?

(给学生充分时间进行思考、设计)

教师巡视,收集需要的资源,并请同学完成设计。

2.全班交流

请同学介绍你们的设计

预设1:因为这里统计的都是男女生人数,所以可以共用一个横栏。

师:你很善于观察,发现它们统计内容相同时,就将它们纵向合并在一起。

预设2:交流两个都写合计的。

师:两个合计,怎么来区分?

生:竖着的合计是表示每个社团的人数,横着合计表示的是男女生各自总人数及一共的人数,是总的合计。

师:说的真好,为了更好地区分它们,我们把这里总的合计称为总计。

预设3没标题日期的

小结:这个小组的设计和交流过程,大家觉得怎么样?

2)说的真好,既然你们认为他们说得好,就把掌声送给他们,从你们评价中也看出下面的同学也都很善于倾听和思考,这组同学共同认为这张统计表最好了,你们还有什么补充吗?

预设:横栏,纵栏内容颠倒的。

师:对啊,你们只是形式不同,横栏与纵栏的内容交换的,我们要根据具体的统计内容来看,如果横栏只有两个栏目,而纵栏有很多,这张设计就影响美观了。

3)交流表头。

预设生将表头分为两块的。

师:你说得很好,这一块我们叫它表头,表头很重要,可以清晰地告诉我们横栏、纵栏和中间分别指的是什么。

总结:同学们刚才你们用智慧的大脑将这些信息进行重新的整理,绘制成了这样一张统计表,其实我们的数学家们也像你们一样一点点地思考,一点点地完善,最终绘制出了这样一张统计表,你们的能力一点也不亚于我们的数学家们。

3.填写并分析数据

说说你是如何填写的。

通过这张统计表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4.前面我们看到的统计表它反映的是某一个社团的数据信息,比较单一,数学上称它为单式统计表,刚才我们将4张统计表上的数据进行合并绘制出的这张可以反映多个社团数据信息的统计表,你们能给这样的统计表取个名字吗?

我们把他称为复式统计表。无论是单式的还是复式的在不同的统计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那在这里你觉得复式统计表的优点在哪?(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能反映出社团总人数和男女生总人数。

2)便于比较每个社团的人数

3)便于整体了解美术社团的情况。

说得真好,复式的表格使数据或文字信息更综合、反映问题更全面,更便于比较。

总结:刚才我们根据上面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重新的整理,绘制出复式统计表,并对数据进行描述、分析。

设计意图:设计制作表格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理解表格的结构,这样的过程比直接呈现有意义。为了减低难度,也为了不浪费时间在画表格上,我提供了做好的空表格给学生,并且表格的形式并不单一,这样组与组之间也有了一定的交流。

三、巩固应用

1.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也要活学活用,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等着大家一起来解决。

1)课前每位同学都调查了班里和你的选择一样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调查表。

2)你是怎样调查的?

预设生1:画正字。

预设生2:举手表决。

……

3)根据四张调查表,完成复式表的填写。

4)看着这张复式统计表,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2、练习十五第一题

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填写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会填写表格、分析表格,并能提出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升。

四、全课总结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与调查,你学到了什么?

教后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续学习复式统计图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对于本节课我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1. 让学生产生制作复式统计表的需要。

2. 让学生亲历复式统计表的制作过程,更好地认识复式统计表。

3. 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复式统计表进行生活中的一些统计。

在研读教材时我关注到本节课重在认识并会填写复式统计表,但是结合我们生活实际,我们会发现在生活中当我们需要进行统计时,不可能就会有一张表格让我们来填,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自己来设计。同时我考虑到现在已经是五年级,学生对于复式的表格生活中肯定会有一些认识和了解,同时又有了对单式统计表的认识,于是我产生了让他们试着来经历这样一个制作的过程,尽管存在一定的难度,但通过思考,小组的合作交流,学生会越来越清晰,而且对复式统计表了解得更加深刻。这样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使数学课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同时我又思考为什么需要学习复式统计表?如果几个项目需要统计相同的内容,就产生制作复式统计表的需求,而这一点也是需要让学生明确的。因此在出示了四个单式统计表进行交流后,我通过一个问题来激起他们要合并单式统计表的需求。通过这个问题也让学生明确,我们要制作的这张表是需要更全面地反映一些信息。

    在制作过程中,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因为学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根据自己的思考再进行交流才能从别的同学那里学到自己所需要的,这样的交流才有效。在交流过程中我重点突出(1)为什么可以共用性别这一个横栏。(2)怎样来区分两个合计,这也是填写表格的难点所在。(3)一张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应该包括哪几部分?有了这三个部分内容的充分展开,相信学生就能够很好地了解整个复式统计表。

尽管这样一个制作过程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但是我相信无论是在知识的习得还是能力的发展上,学生能都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