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教研组>>科学组>>阅览文章

[原创]2015-2016第二学期科学备课组活动2

发表日期:2016/4/3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业 梅 有733位读者读过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主持人:朱宽东

    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性质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具有基础性、广泛性和发展性,三年级下册内容和生活密切相关,并且涉及领域广泛,很好地体现了科学的基础性和广泛性,教材内容就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展开,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科学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很好的体现了科学的发展性。

下面我就新课程标准为抓手,结合本册内容以及三年级学生特点,对学生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具体要求:

科学探究方面:

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能运用已有知识提出假设,对假设问题认真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学会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热爱大自然。

科学知识方面:

通过本册内容的学习,了解固体和液体的一般性质,知道人类、动物、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作用。

一、依据知识体系,分析一下本册教材的内在结构: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五个单元,分别为《土壤与生命》、《植物的一生》、《固体和液体》、《关心天气》、《观察与测量》。

1、《土壤与生命》单元包括四课--“我们周围的土壤”“了解土壤”“肥沃的土壤”“土壤的保护”,各课之间是一个递进关系,知识相关,层层递进;

2、《植物的一生》采用“先分后总”的方法来安排教学内容,由“果实和种子”、“根和茎”、“叶和花”、“植物和我们”四课构成。前三课是并列的关系,引导学生分别认识植物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第四课是一节总结性的课。小结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由六个部分组成。

3、《固体和液体》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认识固体以及固体的性质。(2).认识液体以及液体的性质。(3).了解改变沉浮状态的方法并感知其中的原理。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所示的研究主题,开展一系列的实验活动,渗透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关心天气》这一单元是综合整体布局与逐渐引申的结构,围绕天气这个主题,分三层展开次级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天气现象,关心天气变化。

第一次级主题为天气与我们。即本单元首课“今天天气怎么样”,概要介绍天气的变化,为第三次级主题展开埋下伏笔。

第二次级主题为天气测量。其紧接第一次级主题活动中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关注,用“气温是多少”、“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么风"三课来指导学生进行气象观测活动

第三次级主题为气候变化。该次级主题以“气候与季节”一课为载体,与第一次级主题遥相呼应,总括在不同季节里气候变化的特征,扩展学生对天气变化的认识。

    5、《观察与测量》单元从两个方面展开:

第一方面,观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观察不仅是基本的收集问题证据的方法与技能之一,也是其他两种收集证据的基本方法,是学生首选的、最便利使用自身感官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形式。

第二方面,测量。此方面的内容起于观察,而又精准于一般的观察,促进学生逐渐学会规范地进行科学探究。

二、分析一下本册教材的逻辑关系:

本册教材从学生身边事物出发,先向学生介绍土壤常见动物,接着介绍我们熟知的植物,而这两个单元又有一个内在的联系,动物与土壤的关系,植物与土壤的关系,从而包含着隐性的动植物之间的关系。接着本册教材向我们介绍了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以及关于天气的知识,最后一单元观察预测量的设计正是为了前两单元而设计的,为学好前两个单元提供了坚实的后盾。纵观全册,单元与单元联系紧密,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根据课程标准和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我说一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教师要充分调动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并根据农村和城市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共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1、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教室内的课程资源和教室外的课程资源两类,根据我们学校的具体条件,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实验室、学校建筑和花草树木等等。

学校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途径和方式有:充分利用校内的土地,开辟科技、劳技教育基地(如百草园、气象站、饲养园地等);利用在科技方面有特长的教师,积极开发有关的校本课程。

2、家庭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家庭里也存在着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家庭课程资源较城市孩子更丰富,因此,一定要充分有效利用这一课程资源。

家庭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途径和方式有:丰富家庭的科普读物,关注科技资讯信息;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对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要求家长尽可能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进行社会实践。

3、社区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社区课程资源就我们本地区的条件来说,主要包括工厂、农场、田园等地。

社区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途径和方式有:开展改善社区环境的科技活动;聘请家长中的科技工作者定期向学生普及科学知识;组建学生科技团体,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科普宣传和实践活动。

四、具体教学分析

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单元概要分析

在我们生活周围,随处都可以看到土壤,乡村的田野里,城市的花圃里……只要有绿色植物,土壤就必然地为其提供着营养。许多小朋友在田地或花圃边玩耍的时候,会发现土壤里有许多秘密——土壤里面有虫子、岩石等。他们也许会在菜园肥沃的土壤中栽上鲜花或果实的种子,或者挤压潮湿的黏土来塑成各种有趣的形状。本单元就是在孩子们对土壤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简单实验,学习怎样鉴别土壤中的沙、黏土和腐殖质,探究植物怎样在不同的土壤中生长,并且能够观察到在虫子的帮助下,枯死的植物是怎样分解并变成土壤的一部分的。

同时,从日益严峻的土地问题出发,我们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土地意识和保护耕地”的教育。我国虽然国土辽阔,但我国人均国土资源却很少。如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乡村也越来越城镇化,土地资源也相应地减少。环境的恶化和水土流失的加剧,使沙漠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土地意识,进而培养其环境保护意识显得特别重要。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地球的物质之一:岩石、沙、土壤来组织的,目的是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认识一个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科学探究:

1.1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1.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1.4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2.2收集证据。

    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

 2.3分析与解释。

 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

 2.3知道土壤是岩石风化后和动植物腐烂变成的微粒等组合的物质。

 2.4意识到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及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3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1.4学习有毅力,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1.5愿意合作与交流。

 3.1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在本单元,将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主要成分,研究土壤、生物、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关于土壤的概念,促进学生探究技能的提高,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单元从实用价值出发,引导学生从了解土壤概况开始,去了解土壤的成分、肥力以及如何保护土壤,呈逐渐深入的编排体系。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组成本单元的四课:

第一课,“我们周围的土壤”。说明土壤的存在并了解学生关于土壤知识的原有概念。通过组织学生到现场实际观察土壤,让学生亲近土壤,直观认识土壤的组成,了解土壤与生物的关系。

第二课,“了解土壤"。以指导观察为手段,引导学生在观察中逐渐深入地认识土壤。这方面内容包括五个部分:

1.通过观察土壤外观,了解土壤的特征并记录,为后续认识土壤的成分做好铺垫。    、

2.通过一组实验,即土壤成分分析实验,发现土壤是由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构成的。并简单介绍古人用泥土制陶的方法。

3.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三种基本类型,并比较三者之间渗水性的差异。

4.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认识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5.号召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鉴别本地的土壤类型。

第三课,“肥沃的土壤"。揭示土壤存在肥力差异、腐殖质的来源以及腐殖质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改良土壤的方法,并通过做肥料袋的活动进一步懂得有机质是怎样转变成腐殖质的,使学生加深对用有机质改良土壤方法的理解。

第四课,“土壤的保护”。探讨土壤与生物、人类之间的关系,认识土壤的重要性,了解人类的哪些行为危害着土壤;并通过有植被和无植被土壤蓄水性和水土流失的对比实验,体会植被破坏对土壤的破坏力。

其后,指出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滥用土地、开山毁林等活动正在破坏着土壤,教育学生行动起来,积极保护土壤。

了解土壤教学设计及重难点突破

本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实验,了解土壤的组成物质,通过观察各类土壤中颗粒大小的不同及沙子、黏土之间含量不同,了解土壤有不同的种类并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进一步了解各种土壤的特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沙和黏土的颗粒大小时。学生先通过看一看、捏一捏、握一握的方式探知沙和黏土的不同之处。然后交流汇报。

生:我看到沙的颗粒小,黏土一块块的,颗粒比较大。

生:我用手捏了一下,觉得沙一粒一粒的,毛毛的。黏土有的捏不动,有的捏得很细,还会粘在手上。

师:刚才同学的交流有了一些矛盾。一个说沙的颗粒细,一个说黏土的颗粒细。同意第一种观点的举手。(生举手示意)同意第二种观点的举手。我发现两种观点的支持率差不多。谁能来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我认为沙的颗粒大,因为沙是一粒一粒的,看得很清楚,捏在手里有点硬。黏土可以捏得很细,感觉软软的。

生:不是的。我们看到的黏土是很大的,一块块的。沙没有那么大。你是把黏土捏碎了,所以觉得细了。

生:黏土是粘在一起的,所以看得大了。应该捏碎了比较。

师:你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生:有

师:比较就要公平。我们一起把黏土和沙捏碎,再比较一下。(学生开始新的探究活动)

沙和黏土谁的颗粒大?对学生来说,往往通过观察到的表象做推断,显得黏土的颗粒较大。事实上这是不科学、不公平的。怎样让学生认识到这种探究的不足呢?就要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新的探究,这样既能获得事物的认识,又能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是一个很好的生成资源。

总之,我们应该以课标为导向,以教材为依托,明晰教材的意图及作用,准确恰当地运用,以发挥教材的真正意义。研说教材,吃透教材,挖掘教材,利用教材,以教材为载体,把握科学新课标,构建高效新课堂,这是我永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