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听课反思(五)
发表日期:2015/11/6 9:33:15 出处:本站 作者:业 梅 有1401位读者读过
邵月
本节课重点学习如何介绍自己的朋友。本课中,我校的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语言结构
词汇教学不是孤立的教学环节,在教学每个词汇时,更不能脱离语境而孤立的教学,而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原则。教师要有意识地让新授词汇联系起来,置于学生熟悉的语言环境中,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新词汇。由于本课新授词汇较多,
二、多种手段进行教学与巩固
在新知呈现之后,教师如果一味地采取反复朗读、背诵等机械性的训练方式,这样不但课堂教学收效甚微,而且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将会大大降低。因此,她通过表演、唱歌、猜猜游戏、chant等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训练活动中掌握新的语言项目,从而进一步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让他们享受成功后的喜悦。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扎实有效地掌握了语言知识。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
于秋芬
今天听了
周利平
听了李倩老师的一节课。这堂课的教学重点突出,在整个教学中都运用了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过程中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的环节还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应该说是达到了突破学生掌握单词和句型的目的,活动也层层递进和深入,并且照顾到了全体学生。教师在操作时还可根据课堂和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再细细斟酌,制作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听完之后,我有些想法。在小学的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时往往为了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经常会利用游戏,因为游戏受到学生的喜爱。课堂上唱唱跳跳,说说演演,形式花哨,十分热闹,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但时间一久,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原有的最初的学习热情急剧下降,原始的兴趣正逐渐地不复存在,他们会因为有些游戏的重复,而显得无精打采。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课前教师不遗余力的精心设计游戏组织来吸引学生兴趣;课上学生走来走去,又是叫又是跑,甚是热闹,这样的教学次序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往往一堂课后,学生懵懵懂懂,一知半解;长此以往,学生捧着课本迷惑地望着你,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学习和掌握书上的哪些内容。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课堂环节安排不合理,所学的知识没及时巩固,知识没能螺旋上升,直接导致教学的畸形,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大家都不满意。面对如此频频告急的教学危机,这不能不引发我们的反思。
我个人认为,激发学生对学科兴趣的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课堂表面的“活”,“乐”,“玩”中。我们更要注重学科本身,从学得后产生的成功体验来不断滋长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郭一叶
本节课的Warming up环节,
在课文学习时,
Consolidation部分设置了Think and write环节,李老师呈现出五个问题。这些正是本课的重点句型,掌握了这些问答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也就基本达到了!板书是一节课的重要精髓所在,看着板书就能复述出课文内容,也让学生们一目了然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学然后知困,这节课确实让我感慨良多。例如:孩子们的发言不够积极踊跃时,我们跟要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展示区学习。在平时的课堂上,我还要注意放手让孩子们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平时我也应尽可能多地用英语来组织课堂教学,掌握好课堂节奏,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总之,每一次的公开教学,都是一次绝佳的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的机会。每一次我都应好好抓住机会,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不断学习心的方式方法。
郭雨雯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突出,在整个教学中都运用了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过程中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的环节还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应该说是达到了突破学生掌握单词和句型的目的,活动也层层递进和深入,并且照顾到了全体学生。
在本课的检测环节,让学生自己做题,当堂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在核对答案环节通过学生演示功能,让学生来演示答案,省去老师讲,更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以后,我上课也一定要准备充分,比如学生座位没有安排好,因为有时学生原本的组被打乱,对小组合作学习就有一定的影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充分理解以学生为主体,时刻观察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高效!
业梅
本节课的内容是五年级My e-friend第一课时.在本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这节课的教学。
首先,通过Free talk环节引出 subject类单词和hobby类单词,对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训练,发散学生思维,并引出自己的爱好I like surfing the internet,because I have an e-friend,对e-friend单词进行学习,并通过学生猜测我的朋友是哪个国家,让学生对几个国家名称的单词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小组合作方式交流这几个国家的文化知识。
再次,对课文进行教学的时候,主要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小组讨论设计本课的思维导图,并通过思维导图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
在本课的检测环节,让学生自己做题,当堂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在核对答案环节通过学生演示功能,让学生来演示答案,省去老师讲,更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