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红听课反思2
发表日期:2015/12/30 16:12:06 出处:本站 作者:28887 有791位读者读过
《相同图案排排队》听课反思
付红
二年级学生对于二方连续排列规律以及对二方连续审美特点的理解,仅靠老师的讲解是枯燥的,于是本课中任老师设计了多个环节让学生亲自体验。第一,在激趣导入时,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挖掘二方连续中的趣味因素,从故事中引出相同图样排排队的经验,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构建支架,体验“重复”的特点,初步感知概念。进一步认识时,欣赏实例,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二方连续,从多元文化和生活美术的视角实施美术教育,学生懂得了对生活环境的观察、感悟和反思,从而更全面、更深刻地领略了艺术、生活中的美。第二,自主探索阶段,通过用单独纹样“鱼排队游戏”让学生自主探究排列规律,把学生的能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第三,合作创作阶段,努力使儿童(学生群体)成为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体验过程的乐趣和享受结果的成就感。
2015年10月9日
《表情丰富的脸》听课反思
付红
本课是苏少版美术第9册第7课的内容,是一节造型表现课。人的长相各不相同,表情更是千姿百态,人物夸张的动态和表情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也最注重学生作画兴趣的培养,注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为我认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在本科的教学过程中,赵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大量图片和优秀作品引导学生主动的思考,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培养学生绘画兴趣的过程中,我认为应首先从生活引入,从老师的表情入手,让学生在观察中,在猜一猜中,进入表情王国。学生在熟知各种表情的前提下,并且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表演一下各种表情,提高他们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学生的观察、模仿中分析、归纳、概括、疏理几种常见的表情特征,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表情变化的规律。且我准备了课件,给各个脸部表情编上了顺口溜,如:要想脸儿笑,眉开眼弯嘴上翘。……学生从观察到模仿,从表演到概括,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下来的自然是水到渠成,在学生的自由表演中,他们不仅体会到了人类的心情的喜怒哀乐,同时感受到自己脸部产生的丰富表情,为绘画时的细节表现留下了清晰的直观感受。学生情不自禁地尽情发挥、大胆创作,呈现出最佳学习状态,因此在学生的手中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诞生了。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也感到几个教学细节处理不是那么合理,有待完善,比如:在引导学生概括几种常见的表情特征时,教师可以在示范前面一、二种后,把其它的几种特征留给学生上台来板书,这样一处理,我相信学生的主动性就更突出了,学生参与性就得到进一步的彰显,也更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把课堂归还给学生。
2015年11月25日
《鱼的纹样》听课反思
付红
《鱼的纹样》一课属于设计基础课,是在认识《海洋生物》的基础上对鱼进行描绘,要通过收集资料、欣赏交流,让学生尝试用概括、简化、夸张、装饰等手段重新塑出更为丰富、生动的鱼的形象。主要是让学生初步理解“装饰”概念以及鱼纹样的表现特征,欣赏并发现纹样以及色彩的组合美和图案美,懂得运用点、线、面以及色彩等元素装饰鱼、表现鱼。
在课前,赵老师准备了大量的图片,赵老师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了《中国新炻器时代的彩陶盆》、《鱼纹玉配》、《鱼纹门帘》、《鱼盘子》等,人类赋予鱼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代的彩陶盆上,鱼纹多用简单的三角形组合成头部与躯体,以平涂的侧面形象和躯体的弯曲来表现鱼的游动。引导学生比较找出装饰鱼和真实的鱼的不同处。让学生从外形、色彩、花纹等方面去欣赏,让学生对鱼身上的自然纹样先有一个直观感受。以淡水鱼为例,让学生来分析鱼的外形结构,以学生的描述在黑板上画出鱼的外形轮廓。让学生用学习到的方法画出鱼的外形,为后面的添加花纹做下铺垫。接着欣赏大量的图片,让学生来看看装饰性的鱼图案是个什么样子?运用了哪些构成元素?
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层次、有目的的欣赏让学生了解了关于鱼的纹样的新知识。教师深入细致的讲解及设计示范让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基本的制作方法,对学生授之以“渔”。如:简化,把鱼身上的不必要的部分省略掉,让纹样显得简洁;添加点、线、面的装饰性的元素;夸张,把鱼的部分进行适当地夸张;还有变形,将鱼身体的某一个部分变化成为另一种赵老师们熟悉的形象,比如,将金鱼尾变形成花朵……最后总结出,可以运用添加、简化、夸张、变形等方法,用点、线、面三元素,再运用彩色或黑白的色彩效果来构成一幅趣味横生的装饰鱼画。有了细致的观察和大量有代表性的图片体验感受,对鱼的花纹有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学生就会绘出生动的,属于自己的鱼纹,感受和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反映了由感知美到创造美的发展过程
鱼的纹样和花的纹样、叶子的纹样一样都是人们用来装饰美化自己生活的一种装饰元素。怎样让这种装饰元素本身就具有装饰的美感,让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呢?这就要在设计的时候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与理念,让它成为独特的创造。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注意拓展、启发,渗透创新理念。可以把鱼融入到花草中去,也可以将鱼的身上装饰出花草的图案,甚至可以把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也画到鱼身上,只要点、线、面布局合理,都可以拿来借鉴到鱼的纹样当中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赵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支点,以创作为目的,以任务为基础,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教师“满堂灌”下的机械重复、简单回忆,而是自己观察、发现、创作的过程。学生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积极运用各种创作技巧,在解决问题中学到了知识,活用了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也是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创作的过程,教学内容充实,节奏紧凑,教学设计中有一些环节赵老师还是需进一步改进,可以削枝强干。如课堂绘画时间略显紧张,学生创作不够深入,提问可以更精炼更准确。最后的评价环节更具体一些,可以使学生取长补短,不断进步。在今后教学中还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提炼升华,让这节课更上一层楼。
2015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