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营 听课反思
发表日期:2015/12/28 16:13:48 出处:本站 作者:柏斯兵 有692位读者读过
《九色鹿》听课反思
听了曹胜利老师执教的《九色鹿》,使我受益匪浅。
曹老师的这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整节课节奏轻缓、让人感觉很轻松。老师自身教态自然,富有情感,其清晰、流畅、自然、优美、干脆、利落的过渡语言为本课的教学增色不少。
曹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最大的亮点在于大胆使用了新颖独特的教学思路,用诗一般的语言串讲课文。他首先指导学生分段概括课文,然后设计了用“诗一样美的语句”夸夸九色鹿的句式训练,最后把这几处句子连成了一首赞美九色鹿的诗文。第一处是在学完第一自然段后,出示的句式是:九色鹿呀,你是一只______的鹿,你身披九色彩衣,双角洁白如雪。后面几处出示的句式分别是:九色鹿呀,你是一只善良无私的鹿,你______。九色鹿呀,你是一只______的鹿,你斥责调达反问国王决不忍受屈辱。等等。这个设计非常巧妙:一、教学主线非常明晰;二、紧扣中心,层层推进,从让学生感悟九色鹿的外表美到领悟内在美;三、突出的是九色鹿这个正面人物的形象。这一点很重要,就像写文章一样不偏题。因为我听过一些课也看过一些教案,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教学时颠倒了主次,有意无意地强调调达这一形象,却忽视了课文真正要表达的形象——九色鹿。看课题:“九色鹿”,课题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并学习九色鹿的美丽与善良,她才是课文的“主角”,而调达只是一个用来烘托主角的“配角”。九色鹿奋不顾身救起调达不求回报,体现了她不仅外表美,而且心灵美,她的语言、神情、心理我们应该让学生去好好揣摩。而调达呢?也许更容易让学生来表演体会,于是我们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后者。很多人喜欢和学生共同研究调达的心理变化,于是调达在学生心中活了,而九色鹿则成了一个苍白的“美丽、善良”的化身。导致学生课后更多的是去模仿演示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这就跟文章的主旨背道而驰了。曹老师没有偏离,是因为他深入钻研了教材。
曹老师在课上还注重让学生读写结合,给足了写的时间,而且给全班同学创作的诗命题、署名,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这是很可贵的。
总之,曹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对教材挖掘得很深,学生的表现也很精彩,我有一点小小的建议是:情节分析的分量还可以放轻一些,痕迹更淡一些,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入语言文字中细细揣摩、静静思考。
《推敲》听课反思
今天,我来到陶吴小学,听了了一节小语骨干研究班的展示课。先将自己的听后感想总结如下:
一、从解题入手,扎实生字教学
因为是第一课时,所以生字教学也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课题中的“敲”字就是其中的生字,李老师借用“敲”右半边的古意帮助学生理解字义。生字的呈现体现了自己的一些思考,由故事的主人公及身份,到生字偏旁、字形、字义的记忆,最后是形近词语,李老师通过这样的呈现形式,一方面是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一方面告知学生要有目的的读书,善于发现。
二、抓住关键语句,品读感悟
学习第2自然段时,让学生通过朗读文字想象画面,抓关键句子、关键词语体会诗人的才华横溢。一个“摸”字,突出了诗人寻找“幽居”的艰辛,“夜深人静”、“惊醒小鸟”更突出了夜的宁静,敲门声之突兀。
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贾岛斟酌“推”“敲”的重点段落。李老师让学生根据品读文字,通过四人小组合作想想加到的形象,并拍摄下来,演一演。通过揣摩关键句子和词语,体会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感受贾岛斟酌文字时的如痴如醉。
三、值得商榷修改之处
1、“睡”的笔顺。可能是李老师教惯了高年级,有些顺手的习惯就是改不过来。
2、文中插图的运用。课文中的插图即“非连续性文本”,占了很多的篇幅,该怎么用上去?关于这一点,李老师更多的关注了文字,却忽略了学生的观察。所以有些问题学生无从下手,这里有欠思考。
3、对年段目标“概括”能力的训练,教师的设问不够精细,课堂显得有些冷场。陈主任站在理论的高度,从“还原文本语言事实”、“发现文本语言现象”、“发现文本语用价值”三个维度分析了我的课,让我对课的认识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今天这节课真是让我获益匪浅。
听课反思
今天下午,江宁区小学语文骨干培训班的全体成员在解老师的组织下在竹山小学进行了本学期最后一次培训。我们有幸聆听了杨老师执教的《春联》。《春联》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知识性很强的说明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及读背春联的好处。全文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中心突出,通俗活泼,短小精悍,语言生动优美。这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听完之后,我也作了一些教学反思,具体如下:
①导入部分较为简单,没有营造出过年的气氛。如果能用“春节”的话题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就能更好地调动课堂的气氛,也能很自然地过渡到本文的课题《春联》,杨老师却只是简单地用一两句进行了导入,显得过于平淡。
②字词教学比较扎实,能手把手地教学生来写字,注意了生字的读音和容易写错的字。但教学时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来发现哪些生字需要注意。
③对于春联的学习有迁移,能够用第一幅春联教会学生抓关键词的学习方法,并组织学生用上这样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自学其它三副春联。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走进文本。但这仅仅属于表面,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地去理解春联所描绘的内容。应该让学生充分的理解、感悟四副春联。
④目标达成度比较高,但在目标的确立上显得有些单薄。面对四年级的孩子,教学目标不应仅仅只停留在理解和背诵,重点应该放在找出春联的写作特点上,并结合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春联的“对仗”。
⑤关注学生,切实为学生的发展而考虑。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应耐心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且应当能够在恰当的地方对学生作出恰当的指导,对于学生不正确的回答,应当学会合理引导,而不是一味给予正面评价。
以上是我听完《春联》这节课的一些反思,望以后能更加注重对文本的理解、对语言的品味,使语文课更有“语文味”。
听课反思
横溪小学 王营
今天有幸倾听了特级教师周婷老师的绘本阅读课《许愿》,收获实在是满满当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朴实而又富有哲理的名言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的真谛----教育是造就完美的人格,教育更是真善美的传承。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真善美呢?从周老师的这节课中我有了以下想法。学校作为人类文明的聚集地,更以精神世界充实而富有价值,教师的价值在学校中就是以传递人类精神家园的火种而体现出来的。因此,教师坚守人类精神家园的责任愈是重大,教师既要在科学与技术领域中成为学生的导师,又要成为人类精神的守望者,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周老师的课堂上真和美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周老师说她每次上公开课都不会事先和学生接触,她要为我们呈现出最真实的课堂、最真实的学生,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了一点完整而真实的呈现在我们眼前,联想起自己的每次公开课的大动干戈不由陷入深深的思索。真实的自己才能教出出真实的学生。周老师后来的讲座中更是让我们为他的率真深深折服。低年级的绘本课我没有上过,但是周老师对整节课的把握让我觉得绘本阅读课应是如此。她的四色阅读单十分新颖,四色单交流、四色单仿写、四色单接龙,层层递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特别是在写上面,启发的方法十分有效,让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孩子们都有话可写。最后周老师在精美的绘本插画中带领孩子们绘本读物的一些基本知识,在宽松温馨的气氛中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他们成功的肩膀上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真心希望多听到这样的好课,多学习这样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