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溪小学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二)
发表日期:2015/4/17 14:13:52 出处:本站 作者:业 梅 有849位读者读过
《哪吒闹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南京市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宋 萍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摇晃水晶宫、打死夜叉、制服三太子”三个故事环节,品味关键词,感受的哪吒机灵、勇敢。
2、凭借对文本的感悟、结合生活体验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地复述“哪吒闹海”的故事。
3、体会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精神。
4、综合运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学习的意识培养。
教学准备:
《哪吒闹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字形巩固:扔、即、叉
2、哪吒闹海的原因、结果语段练读
3、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哪吒闹海经过
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按顺序每人读一段,试着完成填空:
2、交流,了解过程:“摇晃水晶宫、打死夜叉、制服三太子”
三、自主学习,我能行:
1、选择一个画面,圈出哪吒表现的词语,体会,你读懂了什么?
四、小组交流:按照序号顺序,交流自己圈画的词语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五、全班交流:
预设
1、摇晃水晶宫:一摆、滔天巨浪、摇晃(本领高强)
连……也……(威力大,说话练习)
练习朗读
2、打死夜叉:了解夜叉是一种形象丑陋的鬼怪
闪、躲、取、扔(哪咤的机灵勇敢)
一下(乾坤圈威力无穷)
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3、制服三太子:角色朗读
一纵身、趁势、喷出、紧紧(哪吒的机灵、勇敢)
语段填空,练习复述。
六、刚刚我们关注了小哪吒,龙王夫子的表现,谁来读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侧面描写,反衬出小哪吒的机灵勇敢)
七、学了这个故事,你想到用哪些词来赞美小哪吒呢?
八、布置作业:
1、把《哪吒闹海》的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家长打分。
2、《封神演义》阅读推荐。
可能性
横溪中心小学 张金花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页例1,第65页“试一试”,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分析和判断。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且设计出对双方都公平简单的游戏方案。
2、经历亲身体验的过程,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
3、通过探究游戏的公平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确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一定”、“可能”与“不可能”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颜色球、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都知道
生1:
生2:
生3:
师:哦!大家都用的可能,那你们为什么会用“可能”呢?
生:因为我们不确定
师:那既然大家现在还不能确定
生:
师:哦!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因为三个姓氏中,只有顾师左右偏旁的!
师:非常好!那我又了解了下,我们横溪有很多人姓柏,
生:不可能!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柏不在这三个姓氏当中!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那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探究新知。
1、活动一:摸球游戏。(三个盒子,一号盒子里都放黄色的球,二号盒子里都放白色的球,三号盒子里一半放黄色的球一半放白色的球)
游戏规则:
1.选择三位同学参加游戏;
2.每位选手一次只能摸一个球,每次摸球之前摇一摇再摸,不能偷看;
3.每摸到一个黄球加100分,摸到白球不加分。
(1)老师喊口令,学生抓,总共抓5次,依次累计分数,看谁得分最多!
(2)学生开始比赛,教师记录。
(3)比赛结束,宣布比赛结果:一号选手获胜。
(4)质疑:此时二组、三组的同学一定不服气,教师借机质疑,怎么一号选手每次都能摸到黄球呢?你有什么想法吗?
(5)学生猜测:一号盒子里都是黄色的球。
(6)打开盒子验证。
师追问:全是黄球,那任意摸一个,结果会是什么颜色的球?一定吗?(板书:一定)
师:没有黄球,那从二号盒子里任意摸一个,可能是黄球吗?(板书:不可能)
师:那从三号盒子里任意摸一个,一定是黄球吗?应该是?(借助比赛时记录的结果分析摸到黄球是不确定事件)(板书:可能)
游戏结束,师提问:比赛结束了,宣布一号选手获胜,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一号盒子里都是黄色的球,二号盒子里都是白色的球,三号盒子里有些是黄色的球,有些是白色的球。
师:那这样说,一号选手摸的一定是黄球(板书:一定),二号选手摸的不可能是黄球(板书:不可能),三号选手摸的可能是黄球(板书:可能)。
2、考一考你
从三个口袋里各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黄球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1:一号口袋摸出的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
生2:二号口袋摸出的不可能是黄球。
生3:三号口袋摸出的一定是黄球。
3、活动二:摸牌游戏。(每组准备20张牌,黑桃5张,梅花5张,红心5张,方块5张,小组合作,每组摆出游戏要求摆出的牌)
游戏要求:
1.摆五张牌,任意拿出一张牌,一定是黑桃。
2.摆五张牌,任意拿出一张牌,不可能是黑桃。
3.摆五张牌,任意拿出一张牌,可能是黑桃。
选择一组代表来分别展示三个要求展示摆的牌。
师:第一个要求是摸出的牌一定是黑桃,那五张牌必须全是黑桃。第二个要求是不可能有黑桃,那五张牌里不能摆黑桃的。第三个要求是可能是黑桃,那必须五张牌里有黑桃,二球黑桃的张数可以是:一张、两张、三张、四张,可不可能是五张?
生:不可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五张牌都是黑桃的话,那任意摸一张一定是黑桃的了!
4、说一说
在小组里,每个人用“一定”、“不可能”或者“可能”说一句话。可以大声说一说。然后再请几个学生在全班面前说一说,教师辅导。
三、巩固提升。
挑战自我。
1、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填空。
(1)三十几加五十几,( )是80多。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 )是两位数,( )是三位数。
(3)任意翻一下日历,( )翻出6月1日, ( )翻出3月32日。
(4)在除法中,余数( )比除数小。
(5)在分数中,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 )不等于1。
(6)明天( )是个晴天。
2、用符号表示下列事件。(一定——√,可能——○,不可能——×)
(1)天空中飘过一片彩云,马上就会下雨。 ( )
(2)桌子高8米。 ( )
(3)世界上有2米高的人。 ( )
(4)去商场的人,都买了商品。 ( )
(5)地球在不停地转动。 ( )
(6)公鸡会下蛋。 ( )
(7)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 )
(8)我从出生到现在一点东西都没吃。 ( )
(9)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 )
3、根据要求在黒布袋内放六支铅笔,每次摸一支,摸50次。
(1)摸到的红铅笔比蓝铅笔多,应该怎么放:放( )支红铅笔和( )支蓝铅笔。(答案不唯一)
(2)摸到的红铅笔比蓝铅笔少,应该怎么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偶尔摸到红铅笔,应该怎么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可能摸到蓝铅笔,应该怎么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小结升华。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的学习热情都很高,那么从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生:我知道了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是不能确定结果的。有些事情是一定或不可能发生的,是可以确定结果的。
师:生活里可能性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可能会发生,有些事情不可能会发生。希望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找一找生活中的可能性问题。
五、板书设计。
可能性
一定
确定
可能性 不可能
可能 不确定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也就是通过游戏的形式,从而感受最基础的知识“可能性”几种情况。
我的这一节课一开始,首先设计了一个“摸球”的游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极积性。这个部分我设计了三个盒子,第一个盒子里全部放黄球,第二个盒子全部放白球,第三个盒子一半放黄球一半放白球,让三个孩子来摸,摸黄球得100分,摸到白球得零分,这样第一个孩子得最高分,第二个孩子得0分,第三个孩子得第二,这样让孩子们猜一猜第一个盒子里摸黄球的话,是什么情况?第二个盒子里摸黄球的话,又是什么情况?最后一个盒子偶尔摸到黄球偶尔摸到白球又是什么情况呢?这活动既简单又有趣,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一定”、“可能”、“不可能”的学习内容上。通过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等一系列探究活动,进行实验、比较、分析、猜想,使学生亲历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随机性,尝到探索成功的乐趣,再让学生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然后说一说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全过程无处不是“可能性”的学习和判断,可以说活动贯穿全课,“可能性”也融贯全课。本课教学,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只是学到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首先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自然界,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很多与数学有关,学习用数学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由此而爱好数学。其次,培养学生怎样用数学去分析问题,使学生懂得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去描述事物。这节课中,加强学生对随机事件的口头表达能力、对“可能性”的判断和争辩等。从这节课看,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较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分析能力,而且还有一定的科技知识基础。另外,学生在这节课中了解到操作、比较、猜想、实验、验证对认识事物、数学分析都有重要作用。所以这些说明这样教学会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并聪明起来。不足的是:学生对“一定”的含议了解得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