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教研组>>低语组>>阅览文章

《识字3》教案及上课反思 横溪中心小学 董玉梅

发表日期:2015/12/21 13:22:06 出处:本站 作者:阮 弘 有711位读者读过

《识字3》教案

横溪中心小学 董玉梅

一、教材分析

《识字3》是一组以介绍公园景物与设施的词语串连起来组成的韵文,并在“公园”的统辖下按“自然美景”、“景物设施”、“儿童娱乐设施”分类组合而成的“模块”。编者通过韵文在情境中识字,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而且为今后的阅读、写作做好必要的储备。另外,课文配以相应的图画,形象地描绘了公园的美景与设施,图文对照也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词义。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笔画。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能感受韵文所描绘的公园景色的优美。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会5个生字,认识1个笔画。

 2.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了解课文中的事物,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

四、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因此,本设计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识字语境,调动学生已有的识字积累,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激发学生的自主识字愿望,培养他们的独立识字能力。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教学设计

板块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咱们先猜个谜语,猜对了大家都有礼物!请听:有个地方真美丽,绿草红花铺满地,还有木马和滑梯,小朋友们真欢喜。(谜底:公园)

过渡语:对了,就是公园。(老师出示公园字卡),指名读——引导学生齐读。礼物来了!一张进公园的门票送给你们!现在咱们就带着门票去公园逛一逛,学一学——识字(齐读课题)

板块二:初感韵文,读准字音

1.初读课文。 请大家把语文书翻到第62页,自己小声拼一拼,读一读这些词语,注意一定要读准字音哦。(学生自读课文)

 2.字词正音。课文中的生字宝宝都认识了吗?好,那老师就来检查了。(逐行出示)

板块三:教学词串,感悟词串所描写的景色之美

一、教学第一行(公园 绿树红花)

 1.指名读。正音,读准字音。

2.这一行中,有两个表示颜色的字,你能找到吗?(绿,红)

3.(幻灯树木图片)学习:绿树。你们瞧,公园里的树怎么样?(指名读)

4.(出示图)学习:红花。这个词,谁能看着图读好它。去掉图,你还会读吗?指名读。

5.拓展延伸:( )天()云()日()雪),青山绿水红墙黄瓦。

你看,加了表示颜色的词,大自然变得多美啊,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齐读。

二、教学第二行(小桥 流水宝塔)

1.公园里除了树绿花红,还美在哪里呢?

2.读准字音,正音,指名读。

3.指导个性化朗读,重点:小桥流水(你见过什么样的桥?看图体会流水。)

4.教识记象形字方法: 水火 山 木 马(三人小组合作认字、组词 、说句子。)

过渡语:这个公园可真美啊,绿树成荫,红花遍地,清澈的小河潺潺地流着。让我们一起读出公园的优美景色。(齐读,前两行)

三、教学第三、四行。

过渡语: 公园里景色虽然优美,但最吸引我们小朋友的还是那些好玩的游乐设施.

 1.哇,游乐场可热闹了,小朋友正开心地玩呢?你们想不想玩?

 2.想玩,就必须要认识每个游乐项目的名称。所有游戏项目名称,老师放在组长抽屉里,六人小组互相合作,认一认,读一读!待会儿,我要请合作最好的小组当工作人员给游戏挂上牌子,开始吧。(同桌合作,认读带拼音的词卡:转椅滑梯荡船 木马 火车 山洞) 同时,选一组挂牌子。

 3.好,大家合作好了,先请这个小组来介绍一下,其他小组听一听它们贴得对不对?

 4.还有哪组想认一认?(指名两组认读,开火车读)

 5.练习说话:公园里的游戏项目真多,谁能用公园里有(  ),有(  ),还有(  ),我们玩得真开心。(齐读后两行)

 6.想不想玩,好我们一起来玩玩。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配乐)

 7.大家玩得这么开心,来一起读出游玩的快乐。(男女生赛读)

板块四:整篇朗读,指导背诵。

 1.今天学的这些词串连在一起,就成了一篇韵文。谁来美美地读好这篇韵文?(指名一位同学配乐读。)

 2.试背课文。这么美的韵文,我们应该把它记在心里。看着板书,试着背背看(齐背一遍)

板块五:学习生字,美观书写

1.出示生字:火、水、木(齐读)

2.重点指导"水"。

水:认识笔画横撇,书空笔顺。生描红2个,观察字形、发表意见,老师范写讲解:先写中间的竖钩,竖钩两边左离右靠,不紧不松,横撇和捺写舒展,对称。生写2个,展评,修改,临写。

3.写火和木:都有撇和捺,注意撇捺舒展。火:左点低右撇点高,撇捺从中过。木:横画稍短,位于横中线上方,撇捺舒展。生描2写2,展评,修改,书写。

 

 

 

 

教后小记:《识字3》是一组以介绍公园景物与设施的词语串连起来组成的韵文,猜想编者也是想通过韵文让孩子们在情境中识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能力,并且为今后的阅读、写作做好必要的储备。结合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我总结了上这节课的得与失,分析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识字欲望,在游戏中识字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趣”贯穿整节课,巧妙地创设了多个有趣的情境,让孩子们在情境中和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事物、认读词语、学习汉字。比如开始时我们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先给孩子猜个谜语,猜对了就带你们去公园逛逛,来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的距离,激发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与热情。

二、小组合作,提升识字效率

本节课我设计了两次小组合作学习,一次是合作认字,先读准字音,再组词说句子。另一次是合作认识词,六个儿童娱乐实施,图文对照孩子们都能理解词义,但是一下子认识六个词语还是不容易的,所以让孩子们合作,认一认,读一读,互相教,互相帮,互相提醒,来促进生字记忆。

 三、鼓励孩子个性化朗读
  朗读,是是学生、教师、文本、情感之间的一种对话方式。在朗读过程中,我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充分利用多种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女读、齐读)的形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朗读的评价,善于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多元化的朗读感悟,从读中来巩固对字词的理解。如“流水”这个词的教学,让孩子读出安静的流水,清澈的流水,会唱歌的流水等等,把自己不同的感受融入词语中读出来,张扬自己的个性。
    四、巧妙地渗透说话训练
  从教材入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拓宽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的语言,如在教游戏项目设施时让孩子们用句式“公园里有,有,还有”练习说话。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学习句子、段落打下基础,而且还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所学的词语,促进了孩子识字。
  五、利用生成资源,进行语言积累
  识字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综合训练的过程。在教学中,我能及时利用学生所学的词语,把新学的写儿童娱乐实施的六个词语编成儿歌,配着音乐,作为课中操让孩子们动一动,练一练。不仅让学生积累了词汇,又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这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这节课不足之处也有很多:如1.写字这一块,我讲解的比较粗糙,对于一年级写字刚起步的孩子来说指导得还不够细致。2.对于字形的分析,不够精确到位,没有渗透给孩子基本的书写规则,如“水”和“火”,应该告诉孩子第一个字是从内到外写,第二个字是从外到内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