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教研组>>音乐组>>阅览文章

《东方之珠》评课记录

发表日期:2015/12/10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李聚萍 有1114位读者读过

《东方之珠》评课记录

李聚萍:杨老师的这堂课以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顾卫娟:杨老师的这节课能针对本校学生音乐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1、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2、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3、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嵇静:一名合格的教师不是只把书本上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就是一名好教师,不是每节课都上满四十分钟不间断就是好课。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不只是教书,更重要得是育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的职责是把美育,德育教育贯穿到每一节课。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用先进的人物的品质去影响和感染他们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打下烙印,把他们真正培养成国家有用的人才。杨老师的这堂《东方之珠》正是把美育,德育教育贯穿始终一节好课。这堂课以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这节课使学生的心灵变的色彩斑斓,光芒熠熠。

  高静:杨老师的这节课应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钢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1、在音乐欣赏课上,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新课标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开拓了视野,有助于提高审美能力。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这样既避免了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学生也会比较容易掌握。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的教学设备欣赏音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了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让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总之,这一节音乐课,老师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是大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