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学校教科研团队活动二
发表日期:2015/6/7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曹胜利 有1625位读者读过
预防近视的策略研究
1、体验“黑暗”
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当学生拥有明亮的眼睛时往往不加珍惜,我们这样来让学生体验“黑暗”:
(1)“失明十分钟”:在教室里蒙上眼睛,摸索着取物、走路,小心翼翼,提心吊胆,在家在家长的监护下也可以做;
(2)戴上老花镜看东西,模模糊糊;
(3)大热天长时间戴着眼镜,感觉很不舒服,眼镜压得鼻梁难受,留下难看的印痕;
(4)戴上眼镜后被别人碰撞掉落,结果会怎么样?这个实验有一定危险性,我们就播放影视片段中的视频。活动结束,学生们都感到不便和害怕,都认为应该保护好视力。
2、学习爱眼知识与开展活动相结合
(1)“亮晶晶形象大使”。我们在每个班级挑选视力好、眼睛亮的学生担任本班形象大使,把他们的照片做成相框在班级展览,相框上还有他们用眼心得,同学们在羡慕他们拥有明亮大眼睛的同事,也像读名人名言一样在认真阅读着他们的心得:
天天做眼操,天天好眼睛。
世界如此美丽,请保护视力。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我们从小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眼睛虽小,可以看到整个世界;眼睛是透明的,通过它们,可以看到人的心灵;爱护眼睛,从现在做起。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如果失去眼睛就等于失去一个美好的世界。
视界更清晰,未来更精彩。
眼睛亮晶晶,世界更美丽。
眼睛亮晶晶,生活更开心。
爱护眼睛,前途光明。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让我们时刻擦亮这扇窗户。
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去发现世界的美丽。
大眼睛,亮晶晶,样样东西看得清。好孩子,讲卫生,不用脏手揉眼睛。
我们的眼睛是个宝,人人都要爱护好。
(2)手抄板、板报橱窗、征文、横幅签名
围绕爱眼护眼主题,我们指导学生创作爱眼手抄板,更新板报橱窗,结合学校活动和自己的实际组织学生征文,在横幅上签名等,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眼睛提高视力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形成视力保护的强烈意识,以保护视力为荣,以损害视力为耻。
(3)“我的自述”
①“眼睛的自述”。老师和学生们一起阅读有关眼睛的文章,阅读能教育学生保护视力的典型的故事,特别是一些有严重影响和破坏的事例和图片,阅读拥有良好视力的重要性的文章【身体健康、职业需要、生活需要等方面,这样的例子在学生们身边应该会有。最近一条关于“小鸡性别鉴定师年薪百万”在微博上引起火热讨论,这个很让人心动的台湾新兴职业,对于视力不好、有近视眼的人,却只能说无缘了。乌鲁木齐普瑞眼科医院的专家指出,其实不只特殊职业需要过人的眼力,很多一般的职业都可能对视力有所要求,视力不好的近视眼们往往在职场上遭遇不少的困难和挫折】,共同创作剧本,并在班队会上进行表演,剧本内容包括眼睛的构造,眼睛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同学们是怎么对待自己的眼睛的,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出不同的眼睛不同的心理状态,最后给小主人提出希望,表演形式不限。
②“我的自述”。由老师、同学们现身说法,说说自己是怎么近视的,近视给自己带来了哪些不便和不良后果,教育同学们要爱护眼睛。通过“我的自述”,同学们普遍产生同感。
(4)校园采访
学校小记者不定期地在校园里进行随机采访,同时录音,有选择地在每周五的小百灵广播站上播出。围绕爱眼主题,采访话题非常丰富,例如有一段采访稿是这样的:
记者:您好,我是小百灵广播站的小记者,请问您是否有空,我可以问您一些有关于近视这方面的一些问题吗?
记者:请问,你身边有哪些人近视了呢?他们为什么会近视?
记者:你知道怎样让眼睛保持清洁卫生吗?
记者:如果有小虫子或灰尘进入眼睛该怎么办呢?
记者:请问应该怎么保护视力呢?
记者:好的,谢谢您精彩的回答,我也是深有感触,希望下次还能与您合作,再见。
3、家校联动。
(1)家访。班主任和课题组老师深入学生家庭,了解情况,指导方法,提高学生全家保护视力的认识。
(2)家长会。每学期至少开一次家长会,把保护视力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与家长们一起讨论。
(3)建立“亮晶晶”大眼睛QQ群。让有视力困扰的学生和家长加入群,互相探讨,共同提高。
经过家校联动,我们发现当前学生、家长对于近视预防与矫正存在的误区有很多种:小孩眼睛问题等长大了再说;近视不能太早戴眼镜;近视眼镜越换度数越高;为不戴眼镜或少长度数而盲信各种“治疗”;近视可在短时间内治愈;戴眼镜后不必复查;孩子视力差就是近视。
经过家校联动,我们还发现,电子产品对视力的影响不可忽视,所以,我们在个案研究中专门对此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