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素材
一 预习方案设计
◆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通过预习,你想提醒同学们哪些生字的读音、字形?
2你想提醒同学们朗读时注意哪些词语和句子?
3你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吗?读给他人听听,让他给你打分。
A不流利 B比较流利 C非常流利 D流利有感情
◆对课文的疑问(提示:可以从课题、难懂的词句、课文的内容等方面质疑)
◆与同学分享的成果
我对赛特凯达斯瀑布的了解(提示:文字、图片、录像等方面)
◆搜集一两篇演说辞,自己读一读。
二 教学素材
(一)生字词提示
葬:是会意字。上下为“草”,中间为“死”,即尸体,可见上古时人死后放在野外,用草席覆之而已。《说文》:“葬,藏也。”“葬”字的本义为埋葬。“葬礼”指为死者举行的出殡和安葬的仪式。“葬送”,现在一般是当“断送”解,含有毁灭的意思,可是古代则指“掩埋死者”、“出殡”等事宜,如《宋书·谢方明传》:“数月之间,葬送并毕。”这是说:几个月的时间,出殡、埋葬的事情全办完了。
慕:是形声字。下面是“心”的变体,所以右边两点并排,含有心里喜欢仰慕的意思。可类推“幕”下面是“巾”,含有布的意思;“墓”下面是“土”,埋死人的地方,与土有关。
旬:本是象形字。中间的“日”表示时间,外面的有循环之意。《说文》:“旬,遍也,十日为旬。”如《庄子·逍遥游》:“旬有五日而后反。”就是说:“十五天以后再回来。”“十年”也可称为“旬”,所谓“七旬”就是“七十岁”。
(二)词语提示
除“不辞而别、毫无节制、饱含深情”外,可放在感受第三、第四自然段的语言魅力中进行。
(三)问题提示
1 为什么说是特殊的葬礼?
(1)在一条河上举行的;
(2)巴西总统亲自主持的;
(3)为一条瀑布举行的;
(4)来自世界各地的生态学、环境学专家教授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参加的。
解决这个问题,重在培养孩子思维的完整性,要让理由找得不完整的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没找全。如有完全正确的同学可让其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2 赛特凯达斯瀑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
由课后练习第四题演化而来。可让学生直接找到课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主要是第四自然段,训练学生选用阅读材料中的语言完整回答问题的能力。(去掉第一句,用上“因为……所以……”即可。)
(四)感受第三、第四自然段的语言魅力
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
问:反复阅读第三、第四自然段,思考有什么相同于不同的地方。
相同:
1 都是三句话;
2 第一句话都是写水势;
3第三句话都是些游客的态度。
不同:
1第三自然段第二句讲的是原来瀑布汛期时的样子,第五自然段第二句讲的是现在瀑布的样子。
训练:
1 假如第五自然段也写现在瀑布汛期时的样子,应该怎么写?
(预设:即使(就是)到了汛期,瀑布的流量也很小。)
2 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把瀑布当成奄奄一息的老人来写,更加形象,更加让人同情,更加引起人们的深思。)
(五)学写演说辞
1什么叫演说辞:演说辞,是指在群众集会上或会议上发表讲话的文稿。演讲的作用是表达个人的主张与见解,介绍一些学习、工作中的情况、经验、教训,以便互相交流思想和感情。 演讲稿的主题要鲜明,例证要动人,感情要深厚,结构要清晰、完整。力求灵活、朴实、形象、幽默、并善于运用警句。本次演说词运用幽默不太合适。
2 格式:一般分开头、主体和结尾。开头依据演讲人的身份除了对不同对象加上不同的称呼外,开头一句要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或主要内容,说明演讲意图。主体要突出和强调讲话的中心问题,不可轻重不分,面面俱到。结尾要总结全文,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给人以启示,充满激情给人以鼓舞,提出奋斗口号,发出号召,展示美好前景等。
3 本次训练的注意事项:(1)称呼要合适;开头可点明在此举行葬礼。(2)主体部分可回忆瀑布曾经带给巴西和世界人民的欢乐和骄傲(可用书上语言,也可用自己搜集的资料)。(3)结尾可发出号召和呼吁。(可用书上语言,也可用自己的话。)
(六)相关资料
1点“赛特凯达斯瀑布”搜索;
2 课件:本校课件《特殊的葬礼》。
四 策略选择
1学生预习后交流、评议;
2教师直接讲解;
3朗读、勾画;
4随堂完成《补充习题》和《评价手册》上的相关作业题。
5课件强化。
五 建议习题
1默写生词
2抄写词语
3完成演说辞的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