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允公小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计划
发表日期:2007/11/16 8:29:13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403位读者读过
江宁区允公小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计划
(2007-2008学年)
在实践中我们觉察到,小学素质教育难以推进,深层次的症结是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我们认为,只有通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狠抓教学质量,才能保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的重要使命。
一、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领导重视抓质量。
1、每周校办公会都安排研究教学工作的时间,根据教学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落实指导意见和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商定有力措施。
2、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了解教学工作情况,每位校级、中层干部都担任一门学科的教学,每周深入教研组指导教研工作,每学期在本校听课不少于30节,课后就教法、学法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并要及时与授课老师进行交流,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3、五认真检查分定期查和抽查两种形式。定期查分期初、期中、期末三次,检查后留有记录并及时向教师反馈情况。个别教师还需跟踪检查,督促其整改;抽查是在推门听课后随机检查,在定期查、抽查情况的基础上于期末评出优秀教学设计。
每学期定于期中阶段检查作业情况,分作业量大小、作业设计是否有层次、学生书写情况、教师批阅情况等几项,评出优秀作业。
4、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执行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教学课程、课时计划,做到三表立法。每天值日领导都要巡视每班的上课、下课情况,对随意调课、空堂、拖堂、不备课上课等违规现象做严肃处理。
5、学校成立了课改实验组,小组成员定期学习与研讨,带领教师进行课改理论的学习,大胆开展教学实验与实践。不定期听课与研究,研究出课改方案和教学模式,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小组成员不定期上示范课,推动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6、每年组织一次教学研讨会,每学期有专题研讨会或优质课评比活动。
二、加强教科研工作,重视研究出质量。
1、科研先行,全员参与。
开学初传达了教科研计划,提出实验要求,每位教师都根据学校教科研总课题,结合素质教育的目标任务,找出本学科的重点、特点及学生自身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确立实验的子课题,有目的地在课堂教学中摸索实验经验。教师在期初有研究计划,过程中有记录,有阶段小结。
2、教研组形成网络,教研活动有落实。
学校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品德、科学八个教研组,每周三下午大科组活动,每月一次小科组活动,研究教法、教材,开展说课、一人一课、评课活动。学习有关的教学先进经验,并将其结合到实际教学中,增加教学中的科研成份。
3、抓教师的师资培训工作。
分期分批派教师参加区级骨干班培训,外出参加教学观摩活动课,鼓励教师参加专科和本科进修,新教师和老教师进行“青蓝结对”和“一帮一对红”活动。
4、镇级骨干教师在区级以上要人人发表论文。学校发表区级以上的教育教学类文章要力争超出专任教师总数的30%。要求35周岁青年教师一学年至少在区级以上发表一篇文章(教育类论文、案例、随笔、通讯报道均可)。有市区级骨干称号的教师和全体行政人员要达到一学年至少2篇。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论文和案例的撰书,积极参加各种征文活动,要形成写作、投稿的浓厚氛围,从07年开始文章在区级以上发表获奖情况纳入考核加分项目。
5、坚决落实“五个一”计划,每一个教师要“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每月写一份案例分析,写一篇教学论文,上一节课改实验课,在教研活动中作一次主题发言”。
6、在原课题结题和新课题申报之际,青年教师均要成为课题研究人员,人人要有子课题,人人要开展行动研究和教育反思。要主动学习教科研知识,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开展研究。
7、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每月案例和摘记不仅要查数量,也要查质量,也纳入考核加分项目。
三、重视集体备课,坚持向课堂要质量。
1、抓好集体备课,发挥年级组的智慧,认真钻研教材,多人研究,一人主备,对重点内容集体备课材料复印下发。
2、在使用集体备课教案时,个人复备量要达到三分之一。可以直接在备课上修改,也可以在右边的空白处书写。要有个人板书设计和课后小记,严禁自己不备课照搬别人的教案上课现象。
3、每位教师要做到“三备”:课前一备教参,二备教材,三备学生。教学参考书必须要认真钻研,每位教师必须要认真领会教材的编者意图,对学生的基础和学习情况教师必须心中有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研究课堂教学,向课堂要质量。每个教师都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打造“日常优质课”,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业要当堂完成,讲究课堂教学的有效益。
5、重视教学研究活动,在教研组要人人上研究课,教研组成员要上好课、评好课,要发挥骨干带头人的示范作用,骨干教师要上示范课,教研活动要走在前列。
6、要继续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同年级同科目教师开同一课,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向课堂要质量。
四、抓好毕业班,为毕业班为龙头,争取大面积提高质量。
1、抓好毕业班的龙头作用,领导分工负责。教导处成员分工负责,中层领导分到各个学科负责,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课调研、研究教学、研究考试、质量分析等形式。
2、毕业班进行月考制度,严格组织监考、阅卷、分析工作,对后进班级进行跟踪分析,寻找原因,对症下药,限期改进。
3、教导处组织人员研究近几年的毕业试卷,出好一整套模拟试卷,发挥大家的智慧,人人出主意,个个想办法,稳步提高质量。
4、在龙头的带动下,狠抓个年级、各学科教学,做到人人把关、各个学科把关、各年级把关,做到“板板上水”, 大面积提高质量。
五、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标兵、带头人的示范作用。
1、对教师队伍进行摸底排队,形成教师梯队,培养新人,发挥骨干的带头作用,不断扩充镇级学科带头人,整顿队伍,让能起带头作用的骨干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对镇级学科带头人继续实行“四个一”:每学期上一节研究课,最少有一篇论文在区获奖,在校内开一次讲座,和一名教师结成帮学对子。
3、每年对镇级学科带头人进行一次考核,对不能履行职责的教师不发给津贴,并取消其称号。
4、区、市级带头人和标兵要带头上研究课,在教学教研工作中起带头示范作用,严格按照教育局教研室的职责考核要求去做,骨干人员的课堂教学要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