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教研组>>低数组>>阅览文章

乘加、乘减

发表日期:2015/10/9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张玉红 有763位读者读过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横溪小学  刘迎华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P31--32;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感受乘加乘减算式的具体的意义及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地运算;

2、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展探索、合作的能力,并体验成功的乐趣;

3、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养成保护视力的意识。

[教学重点]

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乘减的算理,并进行乘加乘减间的改写;

[教学准备]

金鱼图片,14根绿色小棒和2根蓝色小棒,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小朋友们好!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共同学习,欢迎季老师吗?

 我希望你们每个人好好表现,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季老师会把你们的出色表现记在心里头。表现好的小朋友奖励贴花纸,谁拿到的贴花纸多,下课后刘老师有特别的礼物赠送给他!哪些小朋友平时表现出色啊?

一.     复习

1.师:我们先一起复习下乘法口诀,我说上半句,你们说下半句,准备好了吗?

二二(    )   一四(    )   三四(    )   三三(    )

一三(    )   三二(    )   二四(    )   四四(    )

2.改写为乘法算式

  3+3+3

  2+2+2+2

  4+4+4

师:(个别回答)为什么可以写成3×3呢?

生:加数相同,3个3就是3×3.

二.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刘老师也非常喜欢小动物,想知道刘老师养的是什么小动物吗?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图片上有什么?

第一个鱼缸有几条?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老师这时把金鱼图片贴到黑板上去。

三.     探索新知,弄清算理

1.师:你能根据这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个别回答)生: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奖励贴花纸)

2.师:想一想这题可以怎样列算式解决!拿出纸和笔,小棒;前后四人为一组,讨论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多,谁最爱动脑筋了!只要列算式,不要算出结果。你可以用小棒操作。然后跟同桌说说为什么这么列算式!(老师巡视)

师:讨论好了吗?

生1:4+4+4+2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连加。

师:真棒!(奖励贴花纸)还可以怎样列算式?

生2:3×4+2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2:前面三个鱼缸都有四条鱼,也就是说加数相同,有3个4条相加,可以写成乘法算式:3×4,然后加上2条。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4×4-2

师:你是怎么想的?(叫学生上来用小棒摆一摆并说明想法。)

老师操作示范引导让学生要明白为什么要添2条鱼上去,要加数相同,才能列出乘法算式,但实际这两条鱼没有的,所以要减掉2条!

用小棒操作,同桌之间交流后请2名学生说说意思!

3.师:小朋友把小棒往前推,坐神气!我们一起来看一下3×4+2与4+4+4+2一样吗?4+4+4+2只有加法,而3×4+2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法,我们叫它什么呢?

(个别回答)生:乘加

师:3×4+2乘加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生答

师:在乘加里先算乘法,再算加法。那4×4-2叫什么呢?

生:乘减

师:为什么呢?

生:它既有乘法又有减法,所以叫乘减。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内容乘加乘减(板书)

4×4-2乘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个别回答师板书计算过程。)

师:乘减里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完成试一试

师生齐声小结:在乘加,乘减里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放松环节  一边拍手一边背口诀)

四.     巩固练习

师:请小朋友们把数学书翻到第32页。

1.  想想做做第一题和第三题。

师: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方法吗?说说你的想法!

2.  谁是口算大王

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先完成,做完马上站起来。时间到了就停笔,在校对答案时(可适当地问几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错一题就坐下,全对就是口算大王!

3.  想想做做第4题

师:你是怎么想?还有其他方法吗?

4.在○里填上“+”或“-”

3×2○3=9            2×2○2=6

 4×4○4=12          1×4○4=0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作业:补充习题

(教师巡视,提醒端正坐姿,作业书写工整,不要把字写得太小,纠正不正确的握笔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