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教育教学>>教研组>>高语组>>阅览文章

阚月芹 《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表日期:2015/11/27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柏斯兵 有700位读者读过

《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部分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大意,通过学习体察诚实,感受我的品格。

教学重点:

生字词的掌握

教学难点:

1、生字“碎”、“寄”的识记。

2、体察诚实,感受我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诚实与信任》,请同学们齐读题目。

2、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2、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PPT出示生字词

(1)读音:自读、指名读、带读、齐读

(2)字形:哪几个字在写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提示“碎”、“址”、“寄”三个字。

碎:注意右边的“十”字不要伸得太长,让两个人分开。

址:左边的提土旁最后一笔要向上提。

寄:宝盖头加一个奇怪的奇,记住考试时候写过的邮寄,不要忘记。

2、梳理脉络,弄清课文主旨。

(1)出示填空题:

第一段(   至    ):“我”深夜驱车回家,撞碎了小红车的反光镜后,在小红车上留下了联系用的字条。

第二段(   至    ):“我”和小红车主人在电话中相互表示歉意或感谢,表现了讲究诚实和信任的人间真情。

第三段(   至   ) :小红车主人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2)自行读题思考。

(3)指名回答,PPT出示。

第一至三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四至十自然段为第二部分,第十一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4)这件事由起因到发展再到结果,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围绕“诚实与信任”记叙了“我”深夜驱车回家,不小心撞碎了小红车的反光镜,主动留下姓名和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事后车主打电话向我表示感谢,车主的话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深受感动的事情。

(5)所以这里的“诚实”主要是指“我”的诚实,信任是指他对“我”的信任。

板书:“我”的诚实      他对“我”的信任

三、研讨第一部分:突出重点,体察“诚实”,感受“我”的品质。

1、导入。

同学们已经明白,课文所写的这件事情着重反映了“我”“诚实”的品格。在课文的第一部分中,“我”的这种品格是怎样反映出来的呢?

2、自读课文,画出反映“我”“诚实”品格的有关词句。

3、边读边议,展开合作探究。

(1)启发。

在这一部分课文中,“我”的怎样的行动最能反映“我”是一个“诚实”的人?

明确:写字条的行动

PPT出示: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2)探讨:

为什么这么做就能反映出“我”的“诚实”?如果“我”不想做一个诚实的人,当时可能会怎么想、怎么做?

明确:因为当时没有一个人,如果我不想做一个诚实的人,完全可以逃跑。当诚实的人意味着要赔偿,说明“我”把“诚实”看得比金钱更重。

(3)齐读第三自然段。

(4)引入对“停车位置”的探讨。

在第一、二自然段中,有一句话与“我”“写字条的行动”有着直接的、紧密的联系,找找看,是哪一句话?

(明确: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这句话中有一个“但”字,它表示前面的内容与后面的内容意思相反。请同学们前半句反映出“我”当时的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活动?

(明确:碰碎小红车左侧反光镜的责任不应该在我。)

为什么“我”当时会这么想?

(明确:小红车没有按规定停车、“我”的反光镜也碎了、当时天很黑,能见度低,容易发生意外。)

既然如此,后面为什么又说“责任应该在我”呢?“我”这时想到的又是什么?

(明确:想到的是——“它毕竟是停着的”)

“毕竟”是什么意思?

(明确:“归根结底”的意思。)

小红车是停着的,如果我开车的时候小心一些、谨慎一些、车速再放慢一些,就完全有可能避开它。所以,刮碎它左侧反光镜的责任归根结底应该在“我”。

(5)明确“我”的“品质”

出了事故,严于律己,不逃避责任,自觉承担过错,这表现了“我”的一种什么品质?——诚实。

4、正是“我”的诚实打动了小红车的主人,才有了后面小红车主人对“我”的信任。请同学们看黑板,黑板上有两个短语,请同学们在这两个短语中间加上几个字,让它变成一句话。

(明确:赢得了或获得了)

板书: 赢得了 

5、下节课我们重点看看他对“我”的信任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四、作业:

1、习字册第40页。

2、帮“我”把字条内容补充完整。

板书:

“我”的诚实  赢得了  他对“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