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听课反思(四)
发表日期:2015/10/30 9:31:01 出处:本站 作者:业 梅 有1138位读者读过
What do they do 听课反思
李倩
本课的话题是谈论如何询问某人的工作,以及相应的回答。本课中,重点学习了teacher, writer, doctor 和factory worker 等四个职业。首先
听完这一课,我的收获颇丰,现谈一下我对这节课的认识:
一、教师上课节奏清晰、明快,整个课堂驾驭能力非常强,整个课堂有张有弛,学生始处在高度兴奋、高度思考运转的状态。
二、教师上课时,注重课堂的互动,以及学生的朗读,特别是后者,通过对文章的多读成诵,可以培养学生很好的语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上课时,教师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到位,激情饱满,在情感处理上,又不象演员那样只注重自己的情感渲染,而是通过自己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给学生学习的安全感和开口表达的欲望,达到有效激活课堂气氛和同学之间默契配合的效果。
四、课堂上,教师节奏控制得当,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没有松懈的机会。整节课教学内容充实,学生学习紧张、明快而且轻松、活泼。传感给每位听课教师的是这种感觉。学生不是被“逼”着学,被“牵引”着学,而是学生切实想学,想表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明白了:一个完整的课堂,不仅仅只是老师的独舞,而是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的演绎。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停留在纸上,更应该出自口中。
周利平
听了邵月老师五年级的一节英语课,有些感触,下面谈谈我的感想:
一、教学设计灵活、新颖,别具一格。
本次每个人都能从一个主题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将学习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小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并学会用英语。首先,上课前就让孩子们做热身活动活跃课堂气氛,然后从单词的讲解,再到对话讨论,最后拓展,一环扣一环可以说衔接得非常自然,孩子们都能很好的理解和跟进,思维没有断点。孩子们很自然地完成了接触、理解、使用等一系列过程。老师们通过各种操练给了孩子们很大的空间,紧紧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角,而教师也不是单纯的旁观者,既是倾听者更是出色的指挥者,整个课堂中师生关系融洽有序。其中第一个老师的课堂设计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让我耳目一新。利用课件制作的“拍手游戏”、“自编chant”等创设情景,采用听、说、读、写、做、玩、演等多种手段或形式,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语言。她的课堂流程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教师引导得法,在学生进行各项活动之前教师都先做个示范,学生虽然不一定听懂老师的指令,但就因为有她的示范表演,所以,学生总能很快领会老师的意图,积极地开始课堂活动,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科学、合理的评价。
老师课堂评价的活动设计与本堂课的中心话题相结合,能做到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多角度,准确地给予评价,奖品形象、生动、有趣、直观、充满色彩,充满人性化;在英语课堂上能紧紧揪住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各个英语教学活动中,达到以评激趣的效果。
三、课件制作精美、实用。
老师运用了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课件设计的都很精美、实用。教师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很好的操练了这些重难点。如利用课件设计的猜单词、自编的chant等。
这次听课,让我开阔了眼界,明白了努力方向。同时,在看别人上课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也同样存在于我的课堂上,但以前没意识到。通过学习,我可以更加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做到更好。
郭一叶
平时的英语随堂课或教学公开课时,我都要将上课所需的详案准备好,并将每一环节都一字不落地背出来,有时候这会导致我忘记某些环节。而邵月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非常清晰,学生的合作活动非常多,我觉得这堂课上得悠然自得、稳扎稳打。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无论从一开始导入部分到协作探究的游戏等环节,学生在课堂上不时传来的笑声就代表着他们对课堂有着充分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的注意力能相对更集中了。
(二)充分发挥评价在课堂上的作用
课堂上,有了评价,学生能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多样化的评价还能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本节课中,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使倾听、口语、合作等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充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平时的课堂上,最常见的模式是“师提问——生回答——师总结”,学生间的两两对话也会出现在英语课堂上。第一种课堂模式学生操练的面比较单一,第二种模式已注重合作,但合作的面不够广。在本节课中,前两个环节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前着重让学生面对面围坐一起进行小组合作,学生在小组间互帮互助,其乐融融。
最后要强调地是邵月老师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扎实得掌握了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What do they do?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在熟读等口语环节,她更是下足了功夫操练得非常到位。
业梅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用句型“What do you do?” “What does your father/ his mother/her mother do?” “I’m a...” “He/she is a?” “I teach English. He helps sick people. She makes sweets.”谈论职业和职业特点,这些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因此在学习时,让学生通过谈论自己和朋友的爱好来进行学习会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所学知识。本课的新课呈现环节以及谈话内容就充分地让学生在熟悉新句型的情况下谈论自己家人及朋友的职业特点,这种方式很适合小学生的心理,让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对本课的知识学以致用。并且教学过程中还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应该说是达到了突破学生掌握单词和句型的目的,活动也层层递进和深入,并且照顾到了全体学生。教师在操作时还可根据课堂和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再细细斟酌,制作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于秋芬
本单元的主题是询问他人的职业,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教师先利用歌曲试图活跃学生的氛围,并复习一下之前所学的几个职业词汇,farmer, worker等,但是学生由于过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可能忘记了。在询问学生其他所知道的职业时,由于学生的预习工作做得不是特别深入,所以可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在导入环节多花了一些时间。在教授文本时在让学生朗读课文时,标记重音和停顿花去了一些时间,因此给学生朗读的时间比较少。可以让学生看着黑板上已给的提示进行朗读而不需要学生再自己去朗读。可以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教师在课堂中设计了一些练习的题目,主要是想锻炼学生的听力和对于职业类词汇的一个掌握情况。锻炼下来发现学生已基本上能够听懂该被描述的职业内容,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由于这部分时间花的比较长,可以适当做出改进,减少一些题目量。最后,
从整节课来看,教师对于课堂活动的调控能力比较强。明白如何调控课堂的进度,知道如何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知识,而不是光光靠做练习或者是朗读,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给学生主动权,这些都是我自己课堂上所缺少的。
郭雨雯
英语是一门学习语言的学科,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语言情景或模拟情景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触景生情,激活思维,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
在本节课中,邵老师用家庭成员与已学职业导入,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名人为主线,通过猜谜、设疑、直观呈现等方式教学单词,这样既可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还可以把职业名词及询问职业的新旧两种句型综合运用。另外,这一情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非常的贴近,学生学习后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交际与交流,这就达到了学习语言的目的了。语言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应用于生活,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能够用英语进行交际,也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在整个教学中都运用了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进行,并且教学过程中还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应该说是达到了突破学生掌握单词和句型的目的,活动也层层递进和深入,并且照顾到了全体学生。
对比自己的课堂,活动的调控能力还不够,有些地方做的比较拖沓,有时导致时间比较紧张。其次,对于学生的情况还不是特别了解。因此,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