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校园概况>>理念目标>>阅览文章

齐心协力,努力把允公打造成和谐、安康、高素质、高品位的家园

发表日期:2009/9/2 9:46:13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2657位读者读过

齐心协力,努力把允公打造成和谐、安康、

高素质、高品位的家园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齐心协力,努力把允公打造成和谐、安康、高素质、高品位的家园。

  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坐落在江宁区东南隅,属半山半圩,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始建于1931年,1991年由著名爱国华侨陶欣伯先生捐资迁址重建,1992年落成,冠名“允公小学”。现为南京市实验小学、市十佳优美校园、市绿色景观学校、市德育先进校。学校占地面积32347平方米,建筑面积6679平方米,绿化面积2500平方米,在校师生1500多名,校园内绿草如茵,花木扶疏,流丹溢翠,春有草夏有花,秋有果冬见青;道路坦荡如砥,教学楼鳞次栉比,连廊飞架;文化长廊曲曲折折,逶迤而去,周边小桥流水,更有假山盆景玲珑剔透,点缀其间,可堪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内部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多功能室、音乐室、美术室、演播系统、电脑室、阅览室、舞蹈室、实验室等二十多个专用教室里一应技装设备全部按省标配备齐全,藏书3万多册。

  多年来学校各项工作都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与称赞。于2001年创建成为南京市实验小学,于2004年、2006年顺利通过市实小年审工作。先后获得区“十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区“先进学校”、区“师德先进群体”、区 “推行职代会制度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工会”、区“文明单位”、区“优秀家长学校”、镇“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我校的省《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整体发展》课题和南京市规划课题《开发德育基地功能,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圆满结题,并获得市政府教科研成果三等奖。我们又趁热打铁,相继申报了南京市教育规划课题和南京市教育学会课题《农村小学德育基地功能的实践与研究》。

  我校现拥有南京市学科带头人1名,区学科带头人2名,区级德育学科带头人1名,区级各学科教学骨干19名,教师合格学历达标率100%。但对于专职的英语、艺体教师,学校还没有配备齐全,相对实施素质教育来说,专职教师的师资队伍还有所匮乏,资金严重缺乏,教师流失严重。面对学校的这一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改革、稳定与发展的今天,我们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因为激流泛舟,不进则退。因此,面对这一现实状况,我们提出了学校奋斗目标是:齐心协力,努力把允公打造成和谐、安康、高素质、高品位的家园, 办成省市名校。

  所谓的和谐,《左传》有云,“如乐之和,无所不谐”。意思就是说像音乐一般合乎曲调,就没有什么不融洽的。诚然,学校的发展是一部主旋律的话,我们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就是一个音符,只有和谐共处,才能将音乐演奏得生动、优美、激昂、奋进。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江泽民同志早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存在着“五育”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教育的“畸形儿”,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构建和谐校园,我认为:1、是要人与人之间要和谐。我们所有的教师生活在一个大集体之中,俗话说的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独脚难行,孤掌难鸣。集体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只有将教师这一根根线拧成一股绳,我们的心就会往一处想,劲就往一处使。因此,我们倡导并引导教师之间要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例如,有教师要赛课了,我们成立一个备课、听课小组,帮教师优化备课和课堂教学结构;一个大的活动要举行或者一个大的方案要出台,我们召集起全体教师商议,共同寻求对策,共同商榷如何做到尽善尽美;更有甚者,教师家庭的红白喜事,我们都倡导教师间去帮忙、慰问,以达到感情的沟通,教师家中有困难的事,校行政立即行动,主动安慰、帮助解决。这便于在工作中更好地团结互助,对于整个学校的发展来说,这种和谐关系是必不可少的。2、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也有人说“要用‘放大镜’来看学生的优点,用‘近视眼’来看学生的缺点”。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但一旦你做到了,你就会有很大很大的收获。你的学生自然而然的信服你,认为你是他在求学经历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师,你是他心中的偶像,值得钦敬,值得崇拜。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团结在你的周围,围绕你的指挥捧转,学生的潜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教育教学质量也就会得以提高。3、教师和社区的关系和谐。社会的关心是教育发展的关键。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十分显著。家庭的支持是教育发展的保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很多家长希望把子女送到好的学校就读,希望子女就读的学校会办好、子女会读好书。但是,家长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还不能经常关注孩子,还不懂如何教育孩子。这也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因此,我们倡导教师应和社区、家庭的关系要和谐,倡导教师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主动告知孩子在学校有哪些突出表现,向家长了解孩子的在家表现,个性倾向等等。通过多种渠道及时与家长交换教育孩子的意见;渐渐地,家长与学校间的意见和分歧就会少了,相互谅解和合作多了。家长这支队伍一旦加入,还有什么样的学生教育不好、进步不了?

  安康一词,我的理解是首先要“风雨不动安如山”,这里的安,不仅是安稳,安定,更是安全、健康。学校办学千头万绪的事务,一千多名师生的管理,大大小小的各种活动无不让人时时刻刻紧绷起安稳、安定、安全的弦。不管事情有多大,有多么复杂,首先应当从细节处入手,细节决定成败,安全稳定压倒一切,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未雨绸缪的思考,深入有效的管理,坚决将学校各项安全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在这一“安”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谈“康”。首先是要身体健康,《尚书·洪范》中说“身其康强”,人只有身体健康了才能平安、快乐,才有一门心思搞教育教学工作,才能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然后是“康足之家”。作为农村的教师,我们深深体会到农村教师的苦处,待遇低下,福利低下,为什么农村教师一门心思想到城区学校?归其原因还是城区学校环境优美、利禄丰厚。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一直倡导“以工作留人,以情感留人,以福利留人”,我们就是想逐步提高我校教师的待遇,让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有一个小康之家,这样才有一个幸福安康的大家。再,我将“康”理解为“康庄大道”。固无情于轮奂,非有欲于康庄,我们将允公打造成高素质、高品位的家园,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发展的康庄大道,那我们何愁凤凰总择他人木?对于学生的教育,我们将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班主任坐班制、值日人员巡视督护制、任课教师带队制、安全督查员定时定期开设安全讲座、学生上放学实行护导等方法措施来教育学生在校安全、校外自护自救。倡导健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树立每天锻炼一时,快乐工作3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思想意识,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活动,加强阳光体育工作,打造阳光校园,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健康中成长。

  在这一总体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将如何打造高素质、高品位的家园呢?我们确立了:良好的习惯是您一生成功的基础(简称:习惯教育)这一办学理念。着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举止得体、文明礼貌的绅士、淑女形象,同时也将教师塑造成师德高尚、言语谦和、行为规范、谦谦君子的师者形象。为什么将“良好的习惯是您一生成功的基础”作为我校的办学理念呢?因为:

  1、当前学校德育实效性不足的现象并没有得到令人愉悦的改观,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与学校培养目标、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合格接班人标准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2、《小学德育纲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颁布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的重新修订,再次提醒着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德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为小学生将来的发展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在重要的讲话中谈到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3、良好的习惯在人的成长中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说明在儿童时期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不仅是关键期,还是最佳期。蔡元培先生说:“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将这两句话合二为一: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一个小学生来说,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会起到极其积极的作用。

  4、深厚、强大的理论依据。一是素质教育理论:以德育为导向,以心育为基础,以智育为主干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叶圣陶的养成教育理论:教育“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三是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关注和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和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受新生活;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关注和指导学生的交往生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四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并让这种作用体现在实现目标要求过程中,培养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增强敢于进行体验的勇气,培养他们坚强的毅力和一定的自制能力,让他们在成功体验中不断前进。

  5、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编写的苏教版国标本教材,更是把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放在突出的位置。在每册教材的第一课进行的都是习惯教育,而且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的深入贯彻。

  6、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是从学小事做起,从学生自己做起,从学生身边的事做起,能从学校的教育工作真正落在实处,杜绝了教育工作的浮夸作风。试想:一个学生能做到爱自己,爱家人,爱身边的人,就自然会爱他人,爱班级、爱学校,直至爱国。

  为达到“齐心协力,努力把允公打造成和谐、安康、高素质、高品位的家园”这一奋斗目标,形成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我们遵循着以下几条措施和要求:依法治校,按章办事;以人治校也能将一所学校短时间内办好,人一换则面貌就变,而依法治校,则学校将长期、健康、持续发展。因此,依法治校、按章办事是学校每一个人必须遵守的准则,校长是其行为的典范。民主管理,和谐共进;制度无情,人有情。将柔性的人文建设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以前很多管理者只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以人为本,而没有对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其实教师是作为知识分子,职业上要求其须有更高的道德修养,但教师也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需求,更需要关怀、理解。这就要求教育的管理者要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保证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尽力为教师开创一种淡化行政手段进而以尊重人、爱护人、激发人为出发点的校园人际管理。这样的管理,能更好地调动和发挥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沟通和融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确保既定办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关注教师对人格尊重的需求,对平等竞争的需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对情感鼓励的需求,对探索科学知识的需求。营造尊重、沟通、宽容、互助、欣赏的人际和谐氛围,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化管理相结合,会使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这需要校长有宽大的胸怀和高度的自觉和超脱,严格将自我言行置于学校全员的监督之中。

  以工作论英雄,以实绩定奖惩;工作要对事不对人,以个人工作的业绩决定个人的优劣,而不循私情,工作突出、有成效的我们将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其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大开方便之门。以人为本,固本创新;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帮助人、关心人、发展人,而不是袒护别人的缺点,无原则地忍让别人的过失或过分的要求。所谓固本创新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我校原有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勤于思考,创新性地开展工作,提升办学品位,提高教育效益,将学校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层次。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前景凝聚教师人心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可以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合理的发展目标最能激励人心、凝聚人心。学校的管理者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在教师面前不断展现新的前景,使大家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永远处于新的追求之中,促进学校工作层层推进。学校的目标要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一个目标系统,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内化,做到人人明确目标,个个清楚责任。每一学年要进行总结评价,让教师体验达到目标的成就感。

  触角要敏锐,思维要敏捷,行动要迅速;在工作中我们要敏锐地感觉到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的要求,要及时发现兄弟学校办学的优点,在工作中予以借鉴;要及时看到并想到社会、家庭、学生的变化,思考可能发生的事件,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及时调整学校教育的步伐和方法,工作先行一步,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干工作的“好吃”理论。即:嘴上吃一块,筷子上夹一块,眼睛盯着下一块,心里想着另外一块,如此循环往复,工作必定有成绩。

  让素质教育和教学质量和谐共进,任何一门学科要同步,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中要不断发现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并给予机会让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这样才不是抓应试教育,而是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提出重“六抓”(抓基础、抓学生学习态度、抓智慧、抓心理、抓科研、抓发展);“六落实”(落实备课三备、落实集体备课、落实同课异构、落实三色警戒、落实日常优质课、落实课课清);充分利用好“两个资源”,(错误是宝贵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师生、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有效的教学资源)。只有这样干工作,才会彰显学校的办学效益,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尊敬的各位领导,以上是我对自身工作的一些认识和想法,言语有些粗拙,道理有点浅显,思维的广度和挖掘的深度还不够,但我想,对于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的录取通知书,更是捧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更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这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矢志不渝的理想所向,百转不回的职责所在,魂牵梦萦的最高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和我的同志们一道用毕生的精力而上下求索,为打造和谐、安康、高素质、高品位的家园,为打造名校和人民满意的学校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