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泼水节》听课反思 陈荷花
发表日期:2015/5/20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柏斯兵 有649位读者读过
《欢乐的泼水节》一课,生动地描写了傣族泼水节的盛大场面,表现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课文描述得具体生动,可是,它们与我们学生的生活、感知是有一定距离的,学生从来没有经历过。在教学时,孔老师让学生观看泼水节的有关图片视频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活动起来,让他们与泼水节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
这节课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而孔老师将课文中的字词放到具体的语句和段落中去学习,不再显得死板硬套,呆板无力了。如:祥,让学生找出这个字的偏旁,而这个偏旁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都知道是与“祝福”有关,教者再追问,祝福的话我们应该怎么样表达,学生理所当然地说是用口,这样出示“吉”和“如”,从而带动对整个词语以及句子的理解。 另外教者引导学生对字词意思的理解十分到位。如:灌、泼,教者让孩子做动作表演来理解二者的区别,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给课堂增加了不少活跃的气氛。然后在播放视频时老师还给出相应的指点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再如:象脚鼓点这个词,学生根本不知道是什么,老师将这个词破析开来,先通过图片认识象脚鼓,再在将桌面当成象脚鼓的鼓面拍打出有节奏的曲子,告诉学生这就是象脚鼓点,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从这些微小的细节不难看出孔老师真是一位有心人。她已经打破了传统的第一课时的教学方式,在五严规定下,通过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已经迫在眉睫,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呢?那得让学生对所学习的东西感兴趣, 这就需要老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统观全篇, 第二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详细描写了泼水的欢乐场面。怎样突出文章的重点,让学生真正透过语言文字感受到泼水时的欢乐呢?教者先让学生说自己看到的景色和印象,找出一句直接写热闹场面的话。然后就扣住“老人----笑开了花。”来展开教学,让学生紧扣“早早、早已”等词来体会人们那种欢乐迫切的心情。然后教者先将课文内容与插图融合起来,并播放了动画课件,一张张精彩的图片呈现了泼水的欢乐,很感染人,看着,仿佛自己就是那照片中的角儿,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自己脑中形成更详细、更具体、更生动的画面,渐渐体会傣族人民泼水时的快乐心情,然后指导他们练习朗读。课堂上一下子热闹起来,如果刚才学生只是很努力地想象到人们的快乐,而没有看到视频中人们欢乐的场面以及自身的表演,那现在他们就不会体会人们的那种欢乐了,这时教者引导学生再一次朗读这段话,效果明显好了很多。就这样,从“看”到“想”到“演”再到读,将离学生生活比较遥远、比较陌生的生活场景搬到了课堂中,顺利地完成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