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听课反思 柏斯兵
发表日期:2015/4/16 0:00:00 出处:本站 作者:柏斯兵 有719位读者读过
《赶海》是三年级下册第四组第一课。这篇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我”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
听了王芳老师执教的本课,我认为有值得肯定的是: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浅显,王芳老师主要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来领会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语感。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逐步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促进了语感的积淀,并将感悟品味的文字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来。读书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就没有语文的味道。
我认为的教材的理解除了要解决教学参考书上要求的外,还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上重点训练学生。
1、体会用词的准确。如,教师板书的:追浪花,捉螃蟹,捞海鱼,捡贝壳,摸海星,捏大虾……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都要让学生来体会。文章也正是通过这些词语来表达了“赶海”的乐趣。有专家说:语文,语文就是学语练文。学的语就是语言文字,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
2、写作方法的指导。我一直认为,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是运用语文,而习作就是运用语文的表现手段之一。我们都感到从三年级开始,最难教的就是作文。其实作文教学就应该渗透在每一堂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文模仿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手段。本课,我认为至少有两点可以让学生学习模仿:一是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的前后照应;二是把歌词引入到文章中来。另外,也要体会作者怎么把“赶海”写具体的。我想抓住每次学习课文的机会适时的进行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就会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