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反思(七)
发表日期:2015/5/29 9:17:11 出处:本站 作者:业 梅 有748位读者读过
Unit 8 How are you? 听课反思
郭雨雯
今天听了
一、精心备课
老师不仅只根据本课内容备课,而是联系单元前后。这个单元主要是通过打电话的形式来询问对方的身体状况。在英语里面,当你打电话给别人时通常先要自报家门,并且要用句型This is … speaking,而不能用I am…这个句型在Unit 7 What’s the matter? 的Cartoon time里已经有所涉及,所以学生们都会说。所以在开始的时候,老师先让学生欣赏了一首英文歌曲。在歌曲的动画中,主要是两个人打电话问候的语句和画面,由此引入打电话。并且在Free talk中利用打电话的形式,
二.学生兴趣很浓
一节好课,可以从学生的积极的反应中看出来。这节课在操练新句型时,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让学生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并且问候一下对方。学生都很感兴趣,也都积极参与。
注重情感教育老师不仅引导学生学会书本知识,还联系生活实际。从
杨玲生病,她朋友
同时,听了这节课,我也有点小疑惑。就是在这课的巩固部分,老师最后设计了一个打电话的对话,让学生利用所学过的句型和词组,来操练对话。虽然给出了一些图片,但是感觉学生对这样的对话操练时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总是限制在一定的框框里,我想也许不给图片,只给一些句型让他们自由编对话操练会更好。
通过这次听课,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也进行了反思,自我也思索着几个问题,如何让学生真正爱上英语,在课堂上如何把握住全体学生等,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解决难题,不断进步和创新,从而逐渐提高教学水平。
于秋芬
业梅
1、歌曲热身和巧妙导入。熟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一节优质课,
不但要求教师潜心备课,熟悉教材、了解教材,而且要求教师优化课堂,增强趣
味性,最大限度吸引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把注意力放到课堂上来。这得靠教
师巧妙构思,设计合情合理的导入方式。这节课从教师唱歌同学打拍热身到询问
学生喜欢什么饮料和水果开始,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兴奋神经,一下把他们吸引
住了,连后进生也跃跃试试,积极配合。本节课做到了这一点,从学生的反应看,
这种导入方式是值得肯定的。
2、教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灵活的教,也应有学生积
极主动地参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课堂中避免了以往教师满堂灌,学生被
动学习这一模式。把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3、掌控课堂,灵活教学。灵活过渡,必要时采取有效的取舍,游刃有余是每位
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在上课时完全按照备好的课按部就班,觉得每一步
骤都很重要不可少,时间不多时还继续按原来的思路授课,以至内容紧张。操
作过于呆板,不够灵活机智,影响到教学质量。
周利平
听了邵月老师的这节课,有些感触。
新课标所倡导的“快乐教学”,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育融于教学中,更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性,从而使教学生动、活泼,学生身心愉悦。遵循这一理念,邵月老师在教授4B Unit8时,注意在每一步教学环节中都积极创造浓厚的学习情境,把以往枯燥的英语学习真实化、具体化、生活化,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去发言、讨论,感受用英语交流的乐趣和愉悦感,从而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变原来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看图片学习新单词的过程中,邵老师先引导学生学会说新句型There’s a / There are some …。然后,让学生看自己的教室,也用所教句型What’s in the classroom? There’s a / There are some …描述一下自己的教室。在整个探究答案的过程中,先由情境激发学生自身的兴趣,然后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运用知识和信息去解决问题,完成操练任务,更在操练过程中帮助区分和运用了句型There’s a / There are some …中的is 和are。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有了具体的动机和目的,就能自主地学习,并且主动地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于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习惯,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发展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学习意识。
四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可持续时间是有限的,在课堂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学习效率是最低的,因此老师采用了任务型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并设计自己的学校,然后请个别小组交流。这种任务型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有明确具体的的目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激发自我完善的欲望,启动不断学习的内在动力,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完成任务之后,看到了成功,体验了成就,激发了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于实际的兴趣。最后,布置作业,请学生以“My bedroom”为题写一篇小短文,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学生兴致较高。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无止境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要给孩子们创设一个欢乐、活跃的学习气氛,还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探索。
郭一叶
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英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可以这样说,学会英语,不但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
小学开设英语课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英语水平。小学生模仿力、记忆力、可塑性强,具有许多成年人甚至中学生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小学开设英语可以发挥他们学习语言的潜力。小学开设英语课可以使小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开阔眼界,扩展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树立国际意识。此外,它有助于思想情感教育,注意中外文化交流,既有国际性也有民族性,并注意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和渗透。
反思一、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不能单从唱歌游戏去学习,因为培养兴趣主要是为了学习英语。小学生学习英语不是英美的移民学习英语,则只有不断学到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才可能培养持久的兴趣。而目前小学生每周只有100多分钟的英语课,单*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小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
反思二、英语应用能力需要相应的词汇。
“不学习语言规则、不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英语应用能力就是空中楼阁”。(包天仁语)俄罗斯通常在初中一年级开设英语课(相当于我国的小学5年级),每周3节课,第一学年即要求掌握约1300个英语词汇,学生到高中毕业时要掌握1万以上词汇,基本可以读懂英文原著。而我国现在对高中毕业生的要求是掌握2000词汇(包括词组),新研制的’课程标准’要求掌握4000个左右的词汇。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尽快解决英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状。
而目前在小学的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词汇,而只要求学生能根据提示或图片说出该单词,其本质无非是要学生们死记硬背,鹦鹉学舌。由于小学生们没有相应的读音规则训练,不熟悉词汇的拼写规则,单词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因而导致了单词记忆的困难,并成了小学生学英语的瓶颈。